杜視娟
(無錫市康復醫院,江蘇無錫 214043)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臨床發生率較高的病癥,育齡期女性是患該疾病的主要人群,疾病的特征為無排卵、高雄激素血癥,癥狀為肥胖、多毛、月經失調等,若未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可導致不孕,同時多囊卵巢綜合征還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等[1]。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的發生機制并無充分的認識,主要認為與遺傳、代謝因素存在關系。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療及研究已經超過不孕癥、月經紊亂等婦科范疇,同時涉及慢性疾病的多學科管理領域[2]。確診后,該疾病可伴隨女性一生,遠期治療目標為預防不孕癥、妊娠期并發癥、子宮內膜癌以及代謝性疾病[3]。鑒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危害性,為切實保證女性身體健康,應采取有效的治療。本研究為探討達英-35 聯合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選擇84 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分別應用不同治療藥物實施研究,結果如下。
選取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無錫市康復醫院收治的84 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雙盲法將患者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2 例。對照組年齡21 ~38 歲,平均年齡(29.54±3.26)歲;體質量53 ~83 kg,平均體質量(62.51±2.75)kg;病程為1 ~5 年,平均病程(3.06±1.64)年。研究組年齡23 ~37 歲,平均年齡(29.04±3.75)歲;體質量52 ~85 kg,平均體質量(61.57±2.79)kg;病程1 ~5 年,平均病程(3.03±1.71)年。對兩組年齡、病程、體質量等資料實施分析后,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4]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稀發排卵或不排卵、多毛、肥胖等癥狀,有治療需求;③均為已婚且確定有性生活,有生育意愿。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異常者;②體質量指數(BMI)≥30 kg/m2者。
對照組采取達英-35 治療,告知患者在月經開始的第5 天開始服用,1 次/d,1 片/ 次,共服用21 d,于睡前服用,連續治療3 個月經周期。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規格:0.5 g×20 片)治療,口服,3 次/d,500 mg/次,連續治療3 個月經周期。
臨床療效:停藥后患者月經恢復正常,各項指標正常為顯效;患者月經基本恢復正常,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為有效;上述內容均未滿足,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卵巢基礎性激素:分別對比治療前及停藥后第一個月的卵巢基礎性激素,包括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
子宮內膜與排卵情況: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第一個月排卵情況及排卵前子宮內膜厚度、卵泡期時間進行檢查并記錄。
代謝指標:檢測治療前后兩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檢測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采用SPSS 19.0 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和對照組間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經對患者卵巢功能實施檢查發現,研究組和對照組接受治療前的FSH、E2、LH 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藥物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均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FSH 水平高于對照組,E2 與LH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卵巢基礎性激素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卵巢基礎性激素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 <0.05。
0.446 0 2.974 3 0.071 6 0.282 6 0.037 1 2.668 5 0.656 7 0.003 6 0.943 0 0.025 0 0.970 5 0.009 2組別 n FSH(IU/L) E2(pg/mL) LH(I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2 5.25±1.14 7.47±1.52* 57.13±6.43 50.24±5.35* 10.53±1.24 4.07±0.45*對照組 42 5.36±1.12 6.54±1.34* 57.23±6.36 53.89±5.29* 10.54±1.23 4.58±0.24*t P
停藥后第一個周期,對照組患者中19 例恢復自發排卵,研究組中31 例恢復自發排卵。研究組卵泡期時長短于對照組,排卵期子宮內膜厚度小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及卵泡期時長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及卵泡期時長比較(±s)
組別 n 卵泡期時長(d) 子宮內膜厚度(mm)研究組 42 15.45±2.41 8.33±1.17對照組 42 17.39±2.37 10.04±1.25 t 5.636 9 6.472 4 0.000 4 0.000 0 P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治療前的FPG 與FINS 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各指標均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FPG、FINS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代謝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 <0.05。
組別 n FPG(mmol/L) FINS(p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2 5.47±0.89 4.57±0.68* 82.39±10.28 65.98±2.89*對照組 42 5.49±0.87 5.18±0.72* 82.41±10.19 67.36±2.74*t 0.104 1 3.991 7 0.008 9 2.245 7 0.917 3 0.000 1 0.992 9 0.027 4 P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患者主要特征是多囊卵巢、稀發排卵、高雄激素血癥,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不孕、多毛、閉經等[5-6]。目前,對于該疾病的發生機制尚不明確,但是多認為與環境、體質、精神、遺傳等因素有關[7]。相關研究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所存在的不同程度高雄激素血癥,可對生殖功能造成影響,此外因患者多伴有肥胖癥狀,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高雄激素血癥,進而增加治療難度[8]。臨床資料顯示約50% 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存在肥胖問題,且主要以腹型肥胖為主,因此在治療該疾病時,需有效控制體質量,改善胰島素抵抗,進而減輕疾病對于患者的不良影響[9]。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藥物治療效果、卵巢基礎性激素、卵泡期時長、子宮內膜厚度、代謝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可充分證實達英-35 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效果[10]。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研究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體內的高雄激素血癥狀態可誘發卵泡數量過多,卵巢抗繆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升高,通過采取二甲雙胍治療,可降低高雄激素水平,避免過度誘導卵泡,促進卵泡雌激素敏感度恢復到正常水平[11]。此外,達英-35 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可提高外周組織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抑制卵巢雄激素合成,有效調節內分泌系統,改善糖脂代謝紊亂。
綜上所述,多囊卵巢綜合征對于女性有較為嚴重的影響,采取達英-35 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調整相關激素水平,同時還可改善代謝指標,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采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