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冰冰

巴黎北部,晨練女子在蒙馬特高地拍照。(圖片來源:新華社)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格林尼治時間4月13日13時,歐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人數超過94萬,近8萬人死亡。
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一環,歐盟面臨在疫情變量下重振經濟的挑戰。
當地時間2月1日深夜對于歐盟來說是一個普通的夜晚,對于華裔風險投資人陳疊來說卻有些特別。
這是英國自1月31日“脫歐”以來的第一天,陳疊在倫敦度過了她的第一個加班夜。
由于缺乏包括口罩在內的醫用物資,她在網絡上忙碌著,試圖尋找一切購買口罩的途徑,結果卻并不如意。陳疊和她負責的基金會開始考慮收購歐洲本土口罩生產廠的可行性,她想到此前曾放棄購買的一個不良債券組合中就有一家醫療急救用品廠商。撥通視頻電話后,曾經負債累累的廠商告訴陳疊,此前滯銷的產品已在兩天時間內全部售出,設置在海外的分公司位于中國廈門,無法立刻解決陳疊團隊目前的需求。
陳疊馬上聯系其他幾家歐洲廠商,結果顯示,其醫用物資廠房都位于亞洲。雖然英國已于1月31日脫離歐盟,但仍處于過渡期,仍受歐盟規則的約束。英國在此次口罩物資匱乏事件中的縮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歐盟成員國的困境。
“長期以來,由于歐洲在20世紀的互聯網革命與計算機革命中步伐稍緩,導致歐洲現階段在一定程度上過度依賴制造業。在全球化背景下,歐盟比較依賴于全球產業鏈布局。歐洲是現代工業文明發源地,處于產業鏈頂端的精密儀器、電子、化工等傳統制造業都是其強項。處于供應鏈和價值鏈的低端部分則被歐盟轉移至海外,其中就包括口罩在內的低端制造業。”疫情對歐盟產業鏈產生了哪些影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前期亞洲發生疫情時,對包括汽車零部件在內的供應鏈產生了一定影響,中國生產中間產品的原材料往往來自歐洲等地,經加工后將制成品銷往歐洲市場。后期歐盟疫情蔓延迅速,導致需求端無法購入制成品。
經歷供應端受打擊的歐盟如今正經歷自身需求端受打擊,使本已放緩的經濟腳步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再度蹣跚。
崔洪建表示,如果歐盟內部無法鞏固并開放單一市場,成員國之間不對供應鏈和產業鏈提供保障,歐盟經濟恐將進一步下滑。歐盟需要盡力維護供應鏈與產業鏈,最大程度保留基本的經濟生產活動。
歐盟的前身是歐共體。由于兩次世界大戰均在歐洲爆發,歐洲人既希望解決和平問題,同時也希望恢復戰后經濟。1952年,在主觀人為設計因素和客觀歷史驅動影響下,西歐六國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啟動了歐洲一體化進程。
聯合制造業,統一市場和經濟,西歐六國從一體化中得到的好處吸引著新成員加入。
冷戰結束后,蘇聯解體,東歐瓦解,西歐向東歐擴張,歐共體實現從傳統經濟到政治再到安全的擴張后,其潛在的經濟職能不足以滿足其外在需求,歐盟應運而生,成為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同時也是歐洲大陸經濟實力最強的超國家經濟體。
歐盟成立后,在經濟上形成了內部單一市場,發行統一貨幣,加快資本、技術、貨物、商品、人員流通,在歐盟范圍內實現了“濃縮的全球化”,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倍增效應。
在此基礎上,歐盟國家啟動了《歐盟憲法條約》,想尋求一種超國家體制,來解決他們作為單個國家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擴大和保護成員國利益。但由于政治精英與民眾之間存在認知分歧,導致該投票在法國等國家遭遇失敗,歐盟從經濟向政治擴張的跑步變成了走步,并尋求憲法以外的替代機制。
崔洪建表示,盡管歐盟在政治和安全方面有需求,但在防務問題上始終未能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除了歐盟之外,戰后的歐洲超國家組織北約一直是美國用來控制歐洲安全的工具,盡管歐盟曾提過安全、歐洲軍團、防務能力建設,但始終繞不過北約的關卡。
歐盟在疫情初期管理缺位有哪些方面原因?
“在疫情到來之前,處于發展階段中的歐盟并不具有公共衛生權力,很多權能仍在各國的地方政府手中。歐盟只有ECPC這類提供輔助性服務功能的機構,為成員國提供研究、數據分析、通報,歐盟本身沒有權能介入其中,如果介入,相當于干涉成員國內政。”
崔洪建告訴本刊記者,另一方面,歐盟并未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2019年選出的新一屆歐委會對疫情的反應相對遲鈍。歐委會上任之初制定了包括對內發展經濟、對外參與更多大國博弈的一系列戰略。疫情初期,上述戰略仍是歐盟的工作重點。
疫情暴發后,歐盟從初期平均兩周一次例會提速到一周一次。“介入疫情后的歐盟給自己定了4個目標。”崔洪建說。
首先,加強聯合合作,由ECPC來協調成員國的疫苗研究與開發。
其次,力促各成員國之間在統一防御方案上達成一致。盡管各成員國采取了大體相似的措施,有的國家關閉了邊境,有的國家居家隔離,但步驟并不協調,導致防控效果參差不齊。
第三,疫情導致歐盟暴露了缺乏醫療物資生產線的現狀,由于歐盟淘汰了包括口罩在內的附加值低的產業,為避免成員國之間再度出現爭奪醫療物資的現象,減輕該現象對歐盟的聲譽和信譽造成的影響,歐盟著力協調醫療物資。
第四,為成員國提供貨幣和財政支持。截至記者發稿前,歐洲央行已推出1200億資產購買計劃,為向包括受2009年債務危機影響導致至今債務水平仍居高不下的疫情重災區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提供信心。在財政方面,為確保抗疫期間的資金和財政充足,同時給市場和社會釋放信心,避免經濟受到過大壓力。歐盟提供了寬松的財政措施。一方面確保防疫不受資金影響,另一方面避免防疫給社會帶來經濟負擔。歐盟此前規定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不超過3%的紅線有所松動,崔洪建表示,該措施意在為歐盟給各成員國政府松綁,使各國可以跟進并推出自救措施。目前,德國已計劃投入超過8000億歐元新債務,該金額已超過德國去年GDP總量的23%,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國也在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