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宇



摘 要:對DRF超市存貨管理方面的商品積壓、存貨周轉率以及高效的信息反饋流程等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對商超的庫存實現科學高效的管理,提升DRF超市運營的競爭力,促進其長遠發展。
關鍵詞:零售超市;存貨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7-0114-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1.7;F274 ? ? ? ? 文獻標志碼:A
在商超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與數據分析管理手段不斷發展的前提下,DRF超市存貨的管理問題日益凸顯,因此科學分析與管理商超存貨,建立有效的對策,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尤為重要。科學的存貨管理模式對于降低存貨數量,提高資金使用率,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增強商超的市場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
近年來,國內市場經濟環境不斷完善,使我國零售行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同時國外零售商超巨頭,如沃爾瑪、家樂福等也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商超的市場競爭,在無法有效改變外部競爭環境的前提下,優化DRF超市內部管理成為當前十分有效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提升存貨管理工作效率,已經成為增強超市經營業績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但可以提高內部資金流轉速度,還能通過合理的存貨管理,提高經營業績和企業市場競爭力。
1? DRF超市概況
DRF超市創建于1996年,根據自身企業發展優勢,經過快速的發展和標準化管理,在銷售方面深耕渠道,業務擴展快速。截至2019年初,我國各線城市中已經成立近400家分店,員工數量近40萬,銷售商品2萬余種,行業排名第四。
2? DRF超市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商品積壓
根據表1可知,DRF超市2018年庫存商品總額為696 764萬元,整個超市的商品總額為721 406萬元,庫存商品占存貨總額的97%。庫存商品占用了資金,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進而導致銷售成本增加,利潤降低,同類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造成經營不善。而同規模的華聯與大商兩所超市的庫存商品金額分別占存貨總額的63%與35%,實際經營狀況也明顯好于DRF超市。通過對上組數據分析可知,DRF超市的庫存比重過大,積壓商品過多,導致經營成本升高。以上事例說明,庫存商品結構和占比是否合理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商品積壓會直接影響商超發展,影響其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2.2? 存貨運營效率較低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營業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體現企業庫存商品的變現能力。比率越高,周轉次數越多,單位時間內的利潤也就越高,企業的效益也就越好。
從表2可以看出,DRF超市效益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與行業平均值相比,其周轉率一直低于平均水平,說明與整個行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存貨流動性低,導致存貨占用大量的資金,經營成本增加,在同行業競爭力較弱。
從圖1可以看出,雖然庫存比重在2014年略有好轉,但是到2017年又基本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從長期走勢來看,存貨占比與2012年持平并略有增加,除了商品種類與供需規模增加因素的影響,與行業平均值9%~10%對比,DRF超市2017年庫存占比依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4.22個百分點,存貨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雖然大潤發超市存貨比重在2014年有一定下降,但是整體還呈上升趨勢,與行業平均值相比,超市在運行中的存貨比例較高,占比與行業平均值差距不斷增加,直接導致流動資金減少,影響后期存貨管理。
2.3? 存貨信息反饋不準確
通過表3可以看出超市存在兩方面問題。
(1)信息管理機制存在問題,在表2“超市是否對管理部門人員進行信息化培訓”統計中,僅有21%的人員表示進行過信息化培訓;而在“是否會定期升級信息管理系統”的調查中,表示有定期升級管理系統的人數也僅占27%,這說明多數員工的信息化管理培訓不夠,導致信息系統使用不熟練,多個部門溝通不及時。
(2)超市與顧客的溝通方面也存在問題,通過“顧客是否與超市進行深度溝通”調查,可知與超市溝通良好的顧客僅占23%,這反映出超市對顧客的需求了解的并不全面,采購部門與銷售部門的聯系也不密切,導致采購部門制定的采購計劃不合理,出現產品積壓。
3? DRF超市存貨管理產生問題的原因
3.1? 存貨采購計劃缺乏合理性
采購計劃的合理性決定了DRF超市存貨的合理性,是商超存貨管理的關鍵。DRF超市有專門的采購部門來制定采購計劃,但相關規章制度不完善,往往采購的部分貨物供不應求,其余貨物大量滯銷。表面上看是采購部門的問題,實際上是供需脫節,信息反饋慢造成的后果。同時,一些銷售人員利用增加購貨訂單的形式提高銷售業績,表面上看購貨多、需求多,但事實上適銷的商品少,很多銷量低的商品處于積壓的狀態,導致產生存貨管理問題。
3.2? 內部作業流程不規范
DRF超市存貨管理中,出現運營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內部作業流程不規范。一方面,采購部門根據銷售部門提供的合同清單采購商品,其數量也由管理人員經驗決定,缺乏倉儲科學評估,主觀性強,造成貨物數量與倉庫容積不符、存貨周轉不利。而采購部門又沒有科學的計劃,商品結構不合理,造成商品積壓。另一方面,管理部門缺乏對銷售的預測管理。超市中數據的采集與檢測雖然可以依賴過去的信息反饋,但未建立系統的銷售預測管理方法,沒有對貨物銷售進行后期的分析,沒有貨物種類與需求的對比分析,只是單一分析倉庫中貨物存儲量的多少來補充貨源,造成商品積壓,存貨運營效率低。
3.3? 信息傳輸效率不高
超市存貨管理信息使用率低。連鎖超市為了提升貨物配送的及時性與完善性,都創建了屬于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目的就是為了讓超市倉儲部門對貨物進行實時管理,一旦存貨量高出預警線就適當調整,但是多數員工對信息技術使用效率不高,缺乏專業性,所以即使使用庫存管理系統,效率還是不高[3]。同時,存貨管理信息系統功能不全,使信息出現偏差,需要進一步完善。
4? 優化DRF超市存貨管理策略研究
4.1? 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與管理制度
一方面,DRF超市中的銷售部門應做好預測,制定超市規章制度與采購方案,增加產品采購的精準性。基于DRF超市銷售生鮮果蔬等農產品,在存貨比重大的情況下,采購部門要考慮貨物季節性特點,嚴格遵守采購計劃,保證貨物供應充足的基礎上,提升存貨管理效率。庫管人員統計評估,及時與采購部門溝通,提升商品采購的科學性。另一方面,根據DRF超市近5年存貨管理困境,管理部門要科學制定采購計劃和管理制度,加強進貨與存貨的約束,從本質上減少存貨成本,優化超市庫存。
4.2? 實現內部作業流程標準化
超市的采購、儲存、銷售等環節良好銜接,進行科學與合理的管控,可避免過度采購,減少存貨。因此DRF超市要優化內部操作流程,按照不同的貨物種類,制定適合的存貨計劃,保證商品的正常儲存,以及貨物資源的整合。
首先,建立適合的存貨盤點核查機制,記錄已經入庫的商品,若有特殊商品,需要有專業人員管理。定期盤點,以此保證貨物數量與種類的統一,避免因為記錄不準確而出現貨物損失的情況。
其次,存貨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銷售量,所以要從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調查預測,完善銷售預測管理制度,為采購部門提供更多商品信息,保證資源分配的合理化與科學化,提升存貨管理效率。
再次,DRF超市需組織員工培訓,提升專業性和業務水平,還要培養員工良好的職業素養,以良好的管理意識參與到存貨管理工作中,提升經濟效益。
4.3? 優化信息系統溝通平臺
信息系統功能單一,運用時不能精準掌握銷售的實時數據,不能分析出消費者的需求,繼而產生采購計劃與實際需求不相符的問題,導致存貨量不斷增加。因此超市要優化信息系統的傳遞結構,由各個部門在信息平臺進行實時溝通,另外還要利用信息系統的其他功能,保證相關人員可以快速掌握存貨情況,提升貨物儲存管理的水平[4]。DRF超市要對工作人員信息系統使用進行培訓,正確利用信息技術,及時了解消費需求,而不是進行盲目的預測;利用超市近期銷售量、采購形式、存貨情況等,對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進一步提升預測科學性。只有工作人員有足夠的能力,才能客觀地分析市場需求,縮短存儲周期,以更加精準的存貨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存貨的科學化管理。
5? 結束語
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即使是DRF超市,也應進行全面創新,特別是存貨管理,關乎超市的發展。通過對存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的分析,總結出解決對策,進而縮短倉庫儲存周期。
參考文獻:
[1]明芯.淺談企業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1):135.
[2]吳文婷.基于供應鏈理念的民營企業存貨管理方法研究[J].商訊,2019(36):128-129.
[3]楊柳.關于當前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23):85.
[4]劉新貴.中小企業存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9(3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