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伏安 朱先云
【摘 要】育新,就是培育新主體,這是針對辦學歷史悠久的學校而言。一所學校,無論教師隊伍有多老化,總有部分新教師,即使沒有新分配的教師,也有相對年輕的教師。育新,就是把他們作為培育的主體,從師德、師能兩個維度,精準施策,重點打造,將他們培養成學校的精神種子、業務精英、學校骨干。再把他們作為教師隊伍發展的軸心,推動學校整體教師隊伍的建設,從而達到改變一所老學校的精神風貌,實現學校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精神種子;轉動軸心;共繪藍圖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90-0050-02
【作者簡介】1.呂伏安,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南京,210041)小學部校長,高級教師;2.朱先云,江蘇省淮安市高良澗小學(江蘇淮安,223100)校長,高級教師。
無論是鄉村還是城鎮,都有一些老學校,這些老校在發展進程中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有的進化成為名校,有的轉化為普通學校,且后者居多。這樣的學校老教師偏多,他們為學校出過力、流過汗,是學校的功臣,但由于常年在一所學校工作,職業倦怠表現尤為突出。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是一所具有80多年辦學歷史的老校,江蘇省淮安市高良澗小學則是一所百年老校,在發展中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加大新教師的培養力度,培育新主體,發揮他們的軸心作用,激活學校新的生長點,讓老校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培育新主體,重塑教師形象
1.打好文化底色,重構精神長相。
我們選擇了“蓮”作為學校的文化符號,圍繞“蓮”,我們提出“教師如蓮”的隊伍建設目標。蓮品即師品,蓮的品質有很多,純潔、深耕、執著、清廉等,我們從蓮眾多的品質中選擇和教師特質關聯較大的特點,進一步提煉為教師的整體形象表述。我們依據蓮的脫俗、嫻靜的特點,提煉出一個“雅”字,依據蓮的清純、高潔的特點提煉出一個“潔”字,因此就有了教師群體形象的表達——“雅潔教師”。我們進一步將蓮的品質和教師的品質進行比照,細化出雅潔教師的四大特質,以豐富雅潔教師的內涵。如蓮一樣的大氣,對應教師“德藝雙馨”的專業素養;如蓮一樣的朝氣,對應教師“激情蓬勃”的專業形象;如蓮一樣的正氣,對應教師“廉潔自律”的專業操守;如蓮一樣的和氣,對應教師“愛生如子”的專業情懷。
2.打造中堅力量,培育精神種子。
第一,組團發展。2015年,學校分配了1名新教師,2016年分配了5名新教師,同時調進1名新教師。這7位新教師成為改變學校教師形象的精神種子。我們將7位年輕教師組成團隊的核心——“7”,由35周歲以下的教師組成“X1”,其他教師組成“X2”,后來又有教師加盟學校參與到這個團隊中,我們統稱為“X”。這樣就組成了以青年教師為發展核心,其他教師為輻射半徑的教師團隊——“7+X”成長共同體。
第二,愿景引領。“雅潔教師”是學校所有教師的發展目標,也是教師發展的愿景。這樣的愿景就像一個太陽高高懸掛在我們頭頂。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想到它,我們會感到前途光明;當心灰意冷的時候,想到它,我們會感到溫暖;當想放棄的時候,想到它,我們會堅持下去。
第三,自我錘煉。一是幸福成長線路圖。我們要求“7+X”成長共同體的核心成員依據“區級教壇新秀—青年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三級業務進階架構專業成長的階梯。設計自我發展規劃,發現自身優勢,對照發展愿景,找出努力方向,繪制自我成長線路圖。二是自我錘煉“十個一”。“7+X”成長共同體成立以來,我們要求核心成員每周一篇鋼筆字、一篇黑板粉筆字、一篇毛筆字;每周一篇教育隨筆、工作反思、教學反思(取其一);每月一篇工作小結;每學期一篇論文、一個教學案例;一年一次匯報展示活動;每年出版一本《成長看得見》匯編;每兩年完成一項個人課題。
二、轉動軸心,改變整體面貌
1.互為示范,編織榜樣網絡。
我們還組建了“砥礪前行的行政團隊”“敦樸醇厚的中年團隊”“守望教育的長者團隊”。我們建構榜樣體系,青年教師學習老教師不怕苦、能堅守的精神,老教師學習青年教師有活力、善創新的求變精神。對于老教師來說,要成為青年教師的榜樣,自然就會嚴格要求自己,發揮自己的表率作用;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剛到一所學校,都想好好表現,希望其他教師看到自己最燦爛的一面。
2.活動育人,改變教育行為。
一是新教師入職儀式。新教師入職儀式是我們學校新教師師德培訓的傳統活動。2017~2019年,學校先后分來十幾位新教師,我們為每一批新教師舉行了入職儀式。二是退休教師歡送會。老教師是學校的精神支柱,他們一輩子勤勤懇懇,為學校、為學生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們要留住他們的精神,留住他們的品質,以表達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三是課堂展播活動。我們緊緊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以“學生站在課中央”的教學觀,關注現場真研究。我們推出了以“七課型”為基礎的課堂展播活動,青年教師的入門課,骨干教師的引領課,課題組的研究課,行政團隊的亮相課,日常教學的常態課,團隊協作的競賽課,各類活動的示范課,相繼登臺、逐一亮相。
3.點燃希望,重拾教育信心。
每個人的心底都蘊藏著向上、向前、向善的欲望,渴望成功、期望認同是人的共性,尤其長期處于落后狀態的人們,對成功的期望值更高,一旦有了希望,他們會不遺余力地加倍付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由于年輕教師的加入,學校有了生機,各項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教師們在各項活動中被感化、被感動、被調動、被激活,工作積極性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