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地想象”意指圍繞目標進行合理想象,并付諸實施,最終到達目的地的研究性學習過程。它是一個國際教育項目,也是富有挑戰的、支持兒童創意學習的項目學習資源。在創意學習項目中,兒童經歷感受、想象、行動、分享的創新歷程,充分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讓項目學習目標更清晰、思維更活躍、行動更有效、創意更精彩。
【關鍵詞】目的地想象;創意學習項目;思維工具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90-0063-02
【作者簡介】駱巍,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南京,210000)副校長,高級教師。
“目的地想象”是一個外來詞,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中文譯法(下文簡稱DI),這是一個旨在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活動。每年DI組委會向全球發布技術、科學、藝術、工程的長期類的核心挑戰。每一個挑戰,需要由5到7人組成一個團隊,學生自己設計、制造一個技術裝置,撰寫劇本,制作道具,表演一個融入技術裝置、團隊技能特長的短劇。賽事的評分既有對項目任務的完成度的評價,也有對項目完成中獨有創意的評價。隊員們除了要用幾個月時間解決核心挑戰題,還要接受一個即興挑戰。5分鐘現場制作裝置,通過團隊合作短時間內完成挑戰任務。創意思維、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是DI創新思維賽事的“硬核”。
“目的地想象”的賽題均以挑戰性任務的形式出現,每一年嶄新的賽題,就是一個個學習挑戰。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思考和實踐,體驗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學習過程。2013年以來,筆者所在的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以下簡稱致遠)堅持開展“目的地想象”課程及賽事活動的研究,多年組隊代表中國隊參加DI全球賽總決賽階段的角逐,3次奪得全球冠軍。本文以學校“目的地想象”項目如何實施,及其在過程中如何培養兒童選擇、應用思維工具做簡要闡述。
一、一門“非典型”的課程
我們利用綜合實踐課程,開設了一門非典型課程——“目的地想象創新思維訓練”。課程的目標很清晰:讓學生經歷挑戰的過程,注重團隊合作,促進多學科融合。加強時間管理和工程計劃,重視即興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幫助學生體驗創新的樂趣。
1.破冰活動。
每節課我們有10分鐘的破冰活動。通常會針對一個問題,讓學生給出與眾不同的創意答案。如果你今天沒有帶作業,你有哪些理由?學生的回答可以天馬行空。“我忘記帶了”“家里停電了”“作業本穿越了”“作業本被法老埋到地下去了”等。普通創意可以得1分,有創意的答案可以獲得5分。破冰,旨在打破思維的壁壘,跳出思維的框框,打開“腦洞”,富有創意地探討問題。
2.即時挑戰。
課堂接下來的30分鐘,我們會研究一個“即時挑戰”。在很短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一個挑戰,如“挑戰一張A4紙的極限”。“如何讓一張紙變得更長”“一張紙制作成一個不斷開的圈,最多可以站進去幾個人”“一張紙制作獨自站立的塔最高可以做到多高”“一張紙制作成橋,最多能承載多重”等。每一個項目都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做出成品,并接受評分。
3.多維評價。
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教師從解決問題的達成度,團隊合作表現,解決問題的創意三個維度進行評價。探究問題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失敗和成功,都是“目的地想象”課程寶貴的學習資源。
“目的地想象”課程是一門深受學生喜愛的“非典型課程”。它告訴學生,世界上的問題,不是都有標準答案的,所有的問題要通過動手實踐來解決,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常常事半功倍。
二、一個“酷酷”的節日
兒童的創意需要呵護,更需要激發。2016年至今,每一年我們會拿出一天的時間,作為“目的地想象”課程的匯報日——“DI嘉年華”。這是一個全校師生的創意節。這一天,學生不用上課,集中一天的時間讓全校師生一起沉浸于創意世界中,充分展示創意。
1.美得冒泡。
開幕式上每個學生要參加“美得冒泡”主題巡游。全校學生戴著一頂自己設計的創意帽子,走過主席臺。帽子必須是利用環保材料自制的,功能獨特、富有創意的帽子在巡游中更加“吸睛”。
2.目的地想象挑戰賽。
“DI嘉年華”活動當天,學生都要經歷兩個挑戰。一是核心挑戰。此前,學校每年9月發布科技類、技術類、藝術類、工程類的新一年的核心挑戰題。學生自由組成5到7人的團隊,在教師、家長不參與的情況下,自主設計制作裝置、道具,撰寫劇本、編劇、排練,并集中在嘉年華活動當天表演展示。二是所有隊伍都要接受同樣的即興測試。在規定時間內,小組合作制作裝置,完成一個挑戰任務。最后綜合兩項挑戰的得分,評選出本年度最有創意、最富特色的挑戰方案。
3.徽章交換。
比賽的間隙,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就是徽章交換。每個年級在活動前都自主畫圖設計了一套精美的徽章,并由廠家制作出成品徽章。嘉年華活動當天,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徽章與他人交換,收集其他年級學生手中的徽章。身為徽章設計師的學生,身處萬千徽章中,交換收集徽章的過程,也是印證創意、交流創意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