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青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為后續臨床干預通過數據參考。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合并腦血栓分為合并組以及非合并組,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血壓、血脂、冠心病、血尿酸等指標均存在差異。結論: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患者的風險因素較多,臨床治療需要控制血糖之外還需要進行血尿酸等指標進行防控。
【關鍵詞】2型糖尿病;腦血栓;血糖;血脂
糖尿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慢性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尿毒癥、視力障礙等的主要因素,糖尿病引發的并發癥比疾病本身對患者的危害更大。目前臨床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主要通過藥物控制相關并發癥,減少器官損傷。因糖尿病會引發血管病變,糖尿病合并腦血栓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可嚴重影響患者機體健康。需要尋找糖尿病合并腦血栓形成的風險,為后續臨床預防提供參考依據?,F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基礎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腦血栓分為兩組。合并組68例,男34例、女34例,年齡62~89歲、平均(72.32±2.69)歲;非合并組78例,男38例、女40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1.29±3.04)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納入標準:2型糖尿病的診斷符合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腦血栓診斷符合中華神經科學會2010制定的腦梗死相關診斷標準;患者經CT或MRI等影像學確診。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疾病;合并癌癥等重大疾病;臨床資料不完整。
1.2 方法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脂生化指標等。
1.3 數據分析
將兩組患者數據納入統計軟件SPSS20.0中進行對比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取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基礎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壓、脂肪肝、冠心病、頸動脈粥樣硬化等情況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生化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血尿酸水平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2疾病與危險因素關聯性分析
經關聯性,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患者與高血壓、冠心病、脂肪、頸動脈粥樣硬化等情況存在明顯的關聯性(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惡性腫瘤已經取代急性感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聯合國將每年的11月14日定為聯合國糖尿病日,并且希望各國政府增加對糖尿病治療方面的投入,醫務人員加強對糖尿病的控制研究,減少糖尿病帶來的危害[1]。
我國統計局于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60歲以上人數約2.4億,其中20%以上為糖尿病患者,45%以上的老年人處于糖尿病前期狀態,而糖尿病發生后患者的心肝腎等會出現功能性障礙。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并發癥對于患者的危害程度明顯高于疾病本身,因此需要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干預,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患者生命安全[2]。
腦血栓是2型糖尿病產生的一種大血管慢性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關研究顯示[3],在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中,強化降糖治療可顯著性降低微血管并發癥,但是不能降低大血管并發癥。在病程長以及年紀較大患者中,如果進行嚴格降糖會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死亡風險,指出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需要注意血壓控制,從而減少糖尿病大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患者病程比較長,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而長期服藥會對機體產生毒性反應,增加醫療費用。腦血栓是因為腦部供血不足,患者部分神經系統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出現四肢麻木、語言障礙和偏癱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糖尿病合并腦血栓后會加大機體負擔,增加危險系數,進一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合并腦血栓主要以老年人群為主,由于患者對自身疾病了解不深,認為隨時可出現死亡,因此產生嚴重心理負擔,出現恐懼、緊張、焦慮以及頹廢等消極心理,不利于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相關研究表明[4],患者產生負面情緒會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大幅度提升,降低胰島素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病情,并形成惡性循環。
相關研究證實[5~6],高血酸血癥、血脂異常以及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高尿酸血癥會伴隨高血壓、肥胖癥,通過影響NO活性引起胰島素抵抗,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需要積極控制血尿酸水平。此外,冠心病、高血壓等也為糖尿病合并腦血栓的危險因素,提示臨床治療中除了控制血糖之外,還需要注意血壓以及血脂的控制。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組患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病程、合并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等情況與非合并組患者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提示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注意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并在疾病治療中注意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如果合并心腦血管疾病需要同時干預,不可僅僅進行降糖治療,過度降糖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合并組和非合并組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但血尿酸水平存在差異。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終產物,具有促進人體氧化應激的作用,與胰島素具有密切關系。研究顯示[7],高尿酸血癥與患者年齡、性別、血脂異常以及糖尿病一樣,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控制血尿酸水平可減少糖尿病大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保證患者安全。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患者與高血壓、冠心病等存在明顯的關聯性,提示血壓、冠心病可能是誘發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的高危因素,后續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重點分析患者血壓、冠心病情況,在降糖治療的同時注意控制血壓。
糖尿病為一種內分泌性疾病,患者機體內可出現脂糖代謝異常,糖基化代謝產物和相關炎性因子會使血管出血病變,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患者的風險因素較多,臨床治療在積極控制血糖的同時還需控制血尿酸水平。
參考文獻:
[1]Korytkowski M T,Forman D E.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the Older Adult Patient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7,40(4):476-484.
[2]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內分泌代謝分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解放軍總醫院),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編寫組.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8 年版)[J].中華內科雜志,2018,57(9):626-641.
[3]楊元菊,安中平.急性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OAST分型與尿酸、LDL-C的關系[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6,33(1):35-37.
[4]范劍,楊樹,楊均,等.早期應用前列地爾對急性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斑塊性質、血管內皮功能及炎癥介質水平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3):193-196.
[5]孫琳,王桂俠,郭蔚瑩.高尿酸血癥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4):1034-1038.
[6]李婉嬌,李強.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8(7):536-539.
[7]何建秋,王艷新,孫志新,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尿酸與氧化應激的相關性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