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志敏
【摘要】目的:分析循證護理教學法用于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神經內科實習的6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循證組和常規組各30名,分別開展循證護理教學和傳統形式教學。比較兩組護生綜合考核評分及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結果:循證組護生操作技能、理論知識、應變能力、主動學習能力考核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循證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循證護理教學能促進教學質量和視角靈活性提高,是高效的教學模式,也是提高護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神經內科;護理教學;循證護理教學;綜合成績
神經內科疾病大多較嚴重,不僅對機體、神經影響嚴重,還會影響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增加了護理難度[1]。神經內科護理教學是護生走向工作崗位、高效率開展工作的基礎,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趨向于局面化、書面化,護生的接受程度不高[2]。本研究分析了循證護理教學法用于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神經內科實習的6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循證組和常規組各30名。研究組男3名,女27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1.29±1.32)歲。對照組男4名,女26名;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1.83±1.77)歲。兩組護理實習生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教學方法
所有護生均進入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由經驗豐富的帶教老師予以教學。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教學。在常規組的教學基礎上,循征組開展循證護理教學法。這種教學手段以循征理念為基礎,主體面向護生,首先所有帶教老師共同參與探討神經內科帶教經驗,總結神經內科護理工作的特點,明確重點,分析臨床教學常出現的問題以及新形勢下護生的普遍特點,依據教學大綱,完成典型病例的選擇。教學前進行充足的教學準備,嚴格篩選帶教老師,要求帶教老師教學經驗豐富,有扎實的實踐基礎,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已開展帶教工作多年。對帶教老師進行全面的帶教前培訓,掌握如何高效完成本職工作,學習循證護理教學如何開展,明確循征護理教學的模式、意義和應用技巧。教學細節:實習開始后帶領護生盡快熟悉院內、科室環境和布局,讓護生盡早明確院內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掌握工作相關的流程,鍛煉基本護理技能,教會怎樣高效吸收和掌握護理知識。所有帶教老師共同參與,綜合教學內容、臨床和護生的需求明確循證護理教學基本的實施框架,每次授課前選擇典型病例。在授課時將病例提出,進行講解,指導護生如何對病例、病情進行評估,并和護生一同以頭腦風暴的形式探討病例特點,列出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的風險因素,并鼓勵護生針對病例與相關問題進行探討。鼓勵護生分小組就問題進行探討,通過翻閱教材、期刊、互聯網等形式查找循證支持。各小組匯總解決方法,在下次授課時將匯總的循征支持和解決要點分享給其他護生和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在旁適當予以糾正和理論支持。結束后,帶教老師進行詳盡總結,引導學生進行自評,指出每名護生在循征過程仍需強化的環節,對涉及的病例進行靈活的問題變換,衍生出新的問題并進行持續性的探尋。
1.3 教學評價
比較兩組護生綜合考核評分,包括操作技能、理論知識、應變能力、主動學習能力。評價兩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綜合考核評分比較
循證組護生操作技能、理論知識、應變能力、主動學習能力考核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兩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
循證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神經內科是醫院中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大多合并疾病多、疾病發展快且有較多并發癥,老年患者更是在其中占據較大比重。老年患者身體機能弱、合并基礎疾病多,加之疾病對心理的影響,容易發生不良事件、護患糾紛[3]。神經內科患者往往面臨更多的護理風險,也更要注重護理安全,掌握神經內科患者常常存在、潛在的風險因素,可提高治療安全性,保障患者預后,為患者及早康復打下基礎[4]。
以上論述表明了護理工作對神經內科醫療工作的重要性,也說明神經內科護理工作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因此,神經內科護理教學需要面對繁雜的教學內容與工作、特殊的患者群體與更忙碌的環境,教學和實習均存在較高難度,加之實習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讓護生掌握充分扎實的護理知識和疾病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是帶教工作關注的重點。臨床實習階段是醫學院校學生轉變理念、積累經驗的重要過程,也是將實習學生培養成實用型的臨床人才所需經歷的重要階段,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而新形勢下,面對不斷推新的治療新手段、護理新模式,實習過程中需要給護生傳授的知識更多。在實習期間,面對復雜的病種和護理操作、不同病情的患者、不同診治特點和配合要點,護生很多時候存在內容掌握不全、積極性下降的狀況。傳統的帶教模式中,很多內容都是由帶教老師予以片面的講解,教學計劃也不夠嚴謹,銜接不夠合理,帶教老師和實習生更是疏于溝通,沒有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積極性、協作能力、問題處理能力提高的教學手段。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也是更具專業性的護理理念,由循證醫學衍生而來,在臨床護理工作應用獲得了較高的認可,也體現出了針對性、優越性。循證護理主張充分考慮疾病特點、臨床需求、診治方案,將護理服務有效地向不同環境滲入,從各個環節存在的影響因素著手,探討、分析、發現臨床護理工作的問題和相關解決辦法。循證護理教學方法則可讓實踐更趨于真實,讓護生對教學更加滿意。本研究循證組護生開展循證護理教學,循證組護生操作技能、理論知識、應變能力、主動學習能力考核評分均高于常規組,且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循證護理教學能促進教學質量和視角靈活性提高,是高效的教學模式,也是提高護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愛平.循證護理教學法用于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效果觀察[J].飲食科學,2019(14):140.
[2]張海云.循證護理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4):161-162.
[3]陳婷.循證護理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9):123-124.
[4]羅影.循證護理教學法用于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