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莉莉 耿洲 胡展紅 潘杰
【摘要】本研究對我國現階段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現狀、職業發展及未來的人才需求做了深入淺出的探討,并著眼于醫院藥學這一職業方向,通過醫院科研創新平臺的搭建及本科生導師制的設置將科研活動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既讓藥學專業本科生對醫院藥學及藥學科研有了早期的初步認識,又逐步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思維與創新能力,在促進藥學專業本科生的社會實踐效果及新時代創新型藥學人才的培養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及新方法。
【關鍵詞】醫院藥學;本科生導師制度;科研創新
1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及未來職業發展現狀解讀
藥學是歷代人民大眾智慧的結晶,它對全人類的健康發展,種族繁衍與發展有著巨大貢獻[1]。現代藥學更是連接化學、醫學、生命科學及健康科學的橋梁,承擔著如創新藥物研發、藥品生產與質控監督、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監管等職責,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更是明確提出要將中西醫藥、生物工程、新型疫苗、先進醫療裝備及生物治療等技術的發展作為未來十年需獲得重點突破的領域,因此,擁有發散科研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專業復合型藥學人才隊伍是這些領域得以快速發展的核心原動力。
1.1 課程設置與時代發展脫節
梳理現階段我國藥學本科教育體系不難發現,藥學本科教育在授課方式、基礎及專業課程設置、實驗科學研究及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重知識傳承、輕知識創造”等教學弊端。本科生在校學習更多的是理論學習,缺少專業的實踐指導,就業之后往往會面臨學校知識與社會需求的嚴重脫節,給人一種“學無所用”的感性認知。學生在校期間更多的是忙于繁重的課業知識,而輕視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及創新能力的培育,最終導致創新能力欠缺,成為綜合能力也相對薄弱的“人才雞肋”。
1.2 本科生實踐培養體系欠缺系統性
藥學專業是一門以科學理論為引導,實踐及應用為最終目的的創新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因此,藥學專業最后階段的學習往往會以與實踐單位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生也會根據未來的就業取向選擇對應的實踐單位,高校藥學專業教研室、藥物研發機構、藥物生產企業、藥物流通及銷售企業及醫院藥學部也就相應成為學生們比較熱衷的實踐目的地。實踐環節作為高校藥學本科學生貫徹理論與實際的重要平臺,是教育活動中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也是滿足我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實現醫藥產業對創新應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環節。而我國現階段本科實踐基地對本科生的培養欠缺系統的培養模式,實踐基地與學校互補性不強,實踐基地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實踐時間較短,最終造成培養的人才很難適應未來社會及科技發展需要。因此,建立系統的實踐培訓模式,以問題為導向,將“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融入整個實踐過程中,可更好地將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補齊專業實踐能力的短板。
1.3 項目驅動式人才培養及評價體系在本科教育階段嚴重缺失
項目驅動式人才培養及評價體系在藥學本科生教育階段未能有效實施與開展。目前,本科教育階段的學生很難有機會參與科研項目的發掘、申報、實踐,也就很難承接未來更高層次學歷的培養及企業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參與科研實踐對本科生來說是一項比較有挑戰性的創新活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帶領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的實施,來激發本科生的科研熱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勤奮刻苦的科研作風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2~3]。藥學專業本科學生通過深度參與科研項目,既能激發自身的科研思維與創新能力,也能在實踐過程中拓寬自身所學的深度與廣度,在文獻查詢與篩選、數據總結與分析、標書撰寫與申報、成果形成與展示等方面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因此,在藥學本科教育過程中,項目驅動式人才培養及評價體系是創新型藥學復合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4]。
2 ?我院藥學專業本科生在醫院藥學方向的職業技能培訓實踐
2.1本科學生職業取向的建立
在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健康產業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國家對于創新復合型人才的總體需求與過去有了根本性變化,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和醫院藥學等就業方向都面臨巨大的高素質人才缺口。目前我國設有藥學院系的高等學校已有60多所,藥學及相關專業約有200多個,設有藥學專業的中等學校約有121所,每年招生超過111萬名[5]。簡而言之,藥學專業本科生未來的就業充滿了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本科階段人才的培養除了必須掌握的藥學理論與實踐知識外,還需要對自己的未來發展、職業規劃有清晰的定位。學生進入我院實踐開始前,會進行職業發展規劃的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本科生導師應協助學生完善自身定位及個人發展規劃,使接下來的實踐培訓更具針對性。
2.2 實踐階段理論課程的重構
由于我國藥學專業本科教育沿襲傳統藥學教育的軌跡,整個藥學教育還是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線,這就決定在后期的實踐環節需設置更多的契合實際應用的創新型課程與未來的職業相匹配。我院藥學部根據各個輪轉部門的特點制定了差異化的實踐課程。部分差異化課程見表1。
在實踐階段,藥學專業本科生除了定期接受差異化的更接地氣的理論學習,藥學部每2周也會邀請院外或者院內臨床專家、藥學專家及經驗豐富的臨床藥師進行前沿熱點知識培訓,拓寬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及實踐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2.3 建立本科生導師制度
本科生導師制度是高等教育體制下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導師制在14世紀源于英國牛津大學[6]。本科生導師制是對傳統藥學部帶教基礎模式的一種補充,藥學專業本科學生進入不同藥學部門輪轉培訓期間會指定相應的導師,本科生導師由具備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者副高及以上職稱者擔任,本科生導師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在藥學基礎理論、職業發展規劃、教學與實踐計劃等方面給予學生專業化的指導,根據不同部門科研項目的有無或者差異個性化定制本科學生的輪轉時間安排,常規1~3個月不等,在熟悉藥品管理、藥品相關知識、處方調配及合理用藥等常規藥學工作的同時,更多的還是通過導師的項目激發學生的職業興趣與科研激情,在鞏固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專業實踐技能。
2.4 培養臨床藥學工作思維
臨床藥學工作是醫院藥學未來發展的核心內容,是藥師深度參與患者用藥教育及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2017年,中國藥師協會從藥師的個人素養、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內驅力等六個方面頒布了《藥師藥學服務勝任力評價標準(試行)》,倒逼我國臨床藥學教育體系進行相應改革,使臨床藥學專業畢業生成為具備臨床藥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思維,能夠從事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工作的專門人才[7]。
我院作為國家級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合理用藥示范基地,已形成包括抗感染、抗凝、內分泌、腫瘤、疼痛、腎內、神經內科、重癥等多方向的臨床藥學師資帶教團隊,結合藥學專業本科學生的特點,設置了三階梯的臨床藥學人才培養體系:(1)感知學習階段,主要包括藥學部門工作制度及職能部門設置學習、職業環境熟悉、患者心理及需求溝通、醫護溝通技巧等課程的學習;(2)藥學職能部門輪轉培訓學習階段,主要包括門急診藥房、一體化住院藥房、藥學科研實驗室、臨床藥學室等的見習;(3)臨床藥物治療學習階段,在不同的臨床帶教老師的陪同下參與藥學查房及患者整個藥學監護的過程,加深對臨床藥師工作內涵的理解,結合臨床提出的問題,培養解決臨床關切的能力,讓實踐階段的藥學本科學生在醫囑審核、處方點評、不良反應發現與上報、藥歷書寫、藥物咨詢及慢病管理等方面有較為理性的認知,逐步建立適合醫院藥學學科發展的臨床藥學工作思維。
3 ? ?結語
實踐證明,以本科生導師制為基礎,通過實踐階段的課程重構、學生未來職業的規劃設計、臨床思維、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完善了藥學本科生實踐階段的崗位技能及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以科研項目為依托,創新創業為導向,實踐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培養舉措定會為新時代國家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吳立軍.天然藥物化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6.
[2]尤啟東,姚文兵,席曉宇,等.創新型藥學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9,13(2):79-83.
[3]那立欣,孫長顥,牛玉存.淺談關于醫學研究生科研素質的培[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134-137.
[4]吳超.“本科生科研訓練”模式在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6,37(2):90-92.
[5]鐘為慧,李雯,余紅麗,等.提升藥學類本科生專業認同度的教育實踐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150-151.
[6]魏志榮.本科生導師制:歷史、現狀與未來[J].山東高等教育,2015,3(10):62-67.
[7]李霽,楊長青,于鋒,等.模擬藥房實訓體系建設初探[J].藥學教育,2016,32(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