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蘇


摘要:造林綠化是有效解決生態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環境破壞的有力手段。文章主要結合造林綠化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進行分析和解釋,同時對具體造林綠化方案和對策以及技術要點進行闡述,為后續造林綠化工作提供思路。
關鍵詞:造林綠化;生態環境保護;意義;對策
Abstract: Afforestation and greening is a powerful means to effectively sol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afforestation and greening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elaborates on specific afforestation and greening plans and countermeasures as well as technical points to provide ideas for subsequent afforestation and greening work.
Keywords: afforestation and gre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ignificance; countermeasures
引言
植樹造林,綠色生態是改善生態污染,增加資源可利用率以及提高生態生活環境的有效舉措之一,同時對于提高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有重大的作用,同時還有助于生態環境保護,在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得到重視的今天,此舉措不僅符合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方針政策,同時還促進了相關環境保護法律的制定以及完善,同時在國家帶領和引導下,各省政府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和配套措施,在有效緩解了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的同時,還促進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后續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
一、造林綠化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
(一) 改善生態生活環境
造林綠化在現今環境污染和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有著極其重要的生態環境意義,現階段,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加速使得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以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同時還使得居民生活質量下降,造成呼吸系統疾病頻發,使得人民的生活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通過造林綠化項目工程,不僅能夠凈化被污染的空氣,同時此工作的落實還能進一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促進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擴大綠化面積,為其他環境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在進行造林綠化工作中,綠色植物通過自身植物化學作用可以充分凈化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并及時換成氧氣排出體外,從而改善環境空氣,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再加上,造成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引起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二氧化碳可以通過植物化學作用被充分凈化,因此此舉措對緩和全球氣候變暖,改善溫室效應造成的危害起著關鍵而有效的作用,若持續推進此舉措的落實實施,利用植物不斷改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溫室效應或許能得到有效的緩解[1]。
植物根系結構能有有效保有水分,促進水分子凝結,因此造林綠化的不斷推進還能有效增加土壤水的持有比例,增加土壤含水度,同時增加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有效緩解水土流失問題,減少水土流失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造林綠化的加速推進還能夠有效整合擴大地表以及林地的水流網絡,在擴大綠化面積的同時,加速水資源循環,提高環境自身凈化能力,改善河流水質,凈化污染水源,最大程度的控制水土流失量,從根本上防止土地沙漠化現象發生,阻止環境進一步惡化。造林綠化帶來了多物種綠色植被,在充分發揮環境效能的同時還可以增加當地綠色植被物種多樣性,是一項真正的多功能多好處的環境工程[2]。
(二) 防止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長久以來一直是困擾我國的嚴重生態環境問題,在進行城市化建設和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大量的建筑需求帶來的極大的木材消耗以及其他相關能源資源需求,很多地區為了追求高額度的經濟利益而隨意開采木材,亂砍亂伐,造成了林地以及原始自然環境的不可逆損失,同時不加節制的木材開發將原本作用于防風御沙的樹林破壞殆盡,導致林木資源下降,無法發揮應有的功效進行原本的防風御沙作用,從而加速了土壤荒漠化,水土流失的進程,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的同時使得人民生活環境進一步惡化,生態平衡遭到迫壞,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通過造林綠化項目對土地進項改造和改良,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3]。
二、造林綠化具體對策
(一) 科學合理的目標
措施想要更好的實施,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持續有效的對空氣以及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和改造,制定一個符合現階段環境保護工作狀態的目標便是一條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實際考察現階段當地的環境狀態,在充分考察考核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狀況,有效落實節能減排目標,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具體實施,嚴格各項指標的檢查和考核,同時及時訂立環境保護的初步目標,根據相關目標合理科學安排各項造林綠化工作內容,同時通過媒體等相關渠道,積極宣傳造林工作,大力發展造林技術,除此以外,還需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綠化情況以及環境情況確定和調整初步目標,制定確立當地長期環境保護計劃,為后續工作提出有效指導[4]。
因此,這些就要求在實行實際綠化工作時,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負責人員需要切實考察當地情況,深入走訪調查當地自然資源情況,確保造林綠化工作的實際執行并科學執行,在有序的情況下逐步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保障環境符合實際情況。同時在制定造林綠化方案時,還需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考慮在內,科學方案制定,此步驟對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二) 造林主體切實落實,提高綠化經濟利益
在進行具體的造林綠化工作之前,相關部門需要確認有關前期準備工作是否具體實施落實,并同時將一定程度的造林工作權利交給實際造林主體,使得造林主體可以正常經營林地取得相應程度的經濟利益,再此步驟的具體實施落實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制定合理的計劃,確立合理的實施方案,使得造林主要人員在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保障工作的高質量以及高效率,使得造林綠化在環境保護中能夠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的同時,還可以增加造林地的當地的經濟收入,增加社會經濟效益,提高當地經濟建設速度,同時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多經濟利益。同時當地居民作為造林綠化工作的最主要執行人,其合理利益以及切實生活質量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群眾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建設中去,只有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政策才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在享受造林的好處的同時,建設更美麗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能為社會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2017年河北雄安新區作為新城建設計劃的重要部分,開始走進公眾視野,同一年,習總書記指出,在進行城區建設時,需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人本主義同環境保護和諧共生,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理念。我公司在參與建設的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工作中,以及持續參與的其他雄安新區建設工程中堅決貫徹習總書記理念,在建設上注重順應自然,節約資源,避免形式主義帶來的浪費,同時結合已有地形和自然資源條件,對雄安新區進行具體建設開展水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為資源可持續提供保障。如圖一所示。
(三) 因地制宜
我國幅員遼闊,地產資源豐富,環境多樣,地區跨度大,因此使得各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同時地區地質狀況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實際的造林綠化工作過程中,結合當地自然條件以及相關自然因素,考慮當地氣候土壤等相關特點,同時結合當地地理情況因地制宜的進行造林工作便顯得十分重要,盡快確立科學合理的當地獨特的造林模式才是推動地區造林工作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同時在考慮因地制宜的基礎上還需考慮以下因素:在進行造林樹種,樹苗選擇時,需要注意植物和當地自然地質環境相匹配,保證樹苗選品充分滿足當地自然環境需要,保障樹苗種植存活率,從而提高造林綠化的工作效率。在設置造林綠化林時,需要注意多品種樹種搭配種植,在制定綠化方案時,需要提前對樹種相關情況做出初步的調查和研究,選出合適的樹種,在種植時進行混合搭配種植,大力建設發展混合樹林,實現多層樹林混種方式進行種植,如在樹林種植的空隙中或樹木下方種植灌木,栽種樹苗時可以將果樹種也一并引入種植范圍,再充分發揮樹種優勢的前提下提高當地生產經濟效益,在進行造林綠化工作的同時,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效益給予保障。同時有效設置調整種植范圍,合理分配土地用途,在不影響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多種植樹木,使得造林面積擴大,豐富當地綠色經濟結構,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同時還可以提高林地經濟效益,保障當地經濟發展,在環保的同時為當地經濟做出最大貢獻,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做出巨大貢獻。在制定和實行造林綠化方案時,必須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方案做出調整和改進,結合各地生態環境特點,廣泛栽種闊葉林,改善水源地環境,同時種植生態公益林,在提高土壤功能性的同時有效發展樹林特色功能,抵御沙塵以及有害生物的能力,提高樹木耐寒力和抵抗力,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使環境順利得到改善,在提高綠色生態建設的同時發展經濟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綠色經濟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5]。我公司參與的雄安新區建設項目中嚴格按照雄安集團《雄安新區造林工作手冊》,對造林工程管理、苗木質量、栽種步驟等全流程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并將質量優先、科技保障理念貫徹于全過程。每株樹上都有二維碼標識牌,可通過它查詢苗木的樹種、產地、生長信息等,實施從苗圃到種植、管護、成長的全過程監控,實現對苗木質量、施工進度到工程質量的進準監管。通過創新完善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實行實時監控與人工巡查、無人機飛防與人工養護相結合等,嚴防病蟲害、森林火災,確保雄安森林的質量和品質。
(四) 增強意識提高質量
在造林綠化工作進行和完成后,都離不開相關工作人員的配合,前期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進行作業,在造林完成后還離不開相關工作人員的后期養護工作,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工作效率和質量[6]。在造林工作完成后,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時刻注意檢查樹木質量,避免樹木因種植問題而不能存活,以提高整體林地的質量。此過程必須要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監管和護理,在進行監管工作的同時對相關問題及時發現上報,并及時解決,避免出現工作質量問題。同時還需注意宣傳工作的有效進行,讓當地群眾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造林綠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積極參與造林活動,提高造林的效率,更好的保障工作質量,讓工作能更順利的進行[7]。
三、結束語
造林綠化是有效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在實際工作進行中,相關人員還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生態情況制定相應的綠化改造方案,在保證當地經濟效益的同時努力建設綠色生態環境,提高綠色林地的改造成功率和建設質量。同時還需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關注,讓更多力量參與建設綠色林地,全面改進城市面貌建設綠色生態經濟。
參考文獻:
[1]薛剛.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J].山西農經,2020(15):117,119.
[2]解國營.生態林業循環經濟的有效發展策略[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8):12-13.
[3]王建軍,邊園園,王興偉.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要點[J].鄉村科技,2020,11(22):87-88.
[4]利用造林綠化完成生態建設措施分析[J].馬永高.南方農機.2019(05).
[5]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的應用[J].劉從起.科學技術創新.2018(02).
[6]荒山造林綠化技術的幾個要點分析[J].韓軍.農業與技術.2017(12).
[7]淺談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J].侯毅,王利峰,李芳銀.農民致富之友.2015(12).
(作者單位:江蘇星美環境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