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李蕓嘉,吳海文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1127)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2018年10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1]出臺,為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帶來新機遇。海南應鏈接自貿區(港)建設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對接中歐班列,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與新模式,推動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充分依托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契機,結合海南省既有的空、港資源優勢,將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開放“海上門戶”、“空中門戶”,將海南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跨境物流進出口基地。
Lee.Rodrigue(2006)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進行研究,發現對外貿易迅速發展促進了產品及原料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流動。Jose L Tongzon[2]和 Hong Oanh Nguyen[3]等學者對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間的協同發展情況進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國GDP 的增長及對其出口量的增加,促使澳大利亞物流運輸需求增長。陳強[4]通過對新疆進出口貿易與現代物流的耦合關系進行研究,可知新疆現代物流與新疆對外貿易發展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郭湖斌等[5]對我國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的協同發展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同發展關系。郭倩紫[6]對國際貿易中進口和出口對現代物流發展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進口和出口均能顯著促進現代物流發展,但是出口貿易對現代物流發展的影響明顯大于進口貿易。經過梳理,國內外學者均對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關系進行了研究,為后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大多數研究較偏重于現代物流和對外貿易兩者間的關系研究,對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耦合協同發展研究較為稀缺,結合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背景,針對海南地區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耦合協同發展研究則更少。本文在先前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從耦合發展角度考慮,依托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背景,鏈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根據協調發展度模型,對海南2009-2018年間對外貿易與現代物流的協調度進行測評,探究兩者之間的協同發展程度,并提出促進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海南省現代物流業規模不斷擴大,跨境物流量持續增長。2018年海南省貨運量總計22 093萬t,比上年增長3.1%,其中港口吞吐量18 282萬t。2019年航空運輸完成貨物運輸量42.2萬t,同比增長11.8%,完成貨物周轉量14.9億t·km。
2018年快遞量增長至7 107.05 萬件,與10年前相比增長約15.5 倍;其中2018年國內同城快遞達到2 222.95萬件,國內異地快遞增長到4 877.57萬件,國際及港澳臺快遞達到6.54萬件。2018年快遞業務收入163 135.29萬元,與2009年相比10年間增長近17倍。

表1 2014-2018年海南物流發展情況

表2 2009-2018年海南省快遞業務量
隨著鏈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入,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推進,海南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如圖1所示,2018年度海南省對外貿易總額8 481 758 萬美元,其中出口額2 977 680 萬美元,進口額5 504 150 萬美元。2015年海南省海口市與47 個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進出口115 180.10 萬元,占海口同期進出口的4%。其中進口40 414.83萬元,出口74 765.27 萬元,同比增長5%。從出口地區看,出口北美自由貿易區124 955.21 萬元,同比減少4.2%;出口中東17 國34 571 萬元,同比增長30.4%。從總體來看,整體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趨勢,海南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地位不斷增加。
為了綜合、全面、客觀、科學地評價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水平,一般遵循以下原則來建立評價指標:(1)科學性原則;(2)全面性原則;(3)靈活可操作性原則。在充分考慮海南自貿區(港)建設要求條件下,根據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情況,在借鑒何劍、陳強和郭湖斌等國內外研究學者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從經濟發展、流通需求、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信息化5 個方面衡量海南現代物流發展水平,以對外貿易進口額與出口額來衡量海南對外貿易發展水平,建立了由6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具體見表3。

圖1 2005-2018年海南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

表3 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熵值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法,其根據各項指標觀測值所提供的信息大小來確定指標權重。可根據各項指標的變異程度,利用信息熵這個工具,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為多指標綜合評價提供依據,具體步驟如下:
(1)數據矩陣
A=其中Xij為第i個方案第j個指標的數值。
(2)選用極差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指標量綱消除,為了方便起見,記非負化處理后的數據為
對于越大越好的指標:

對于越小越好的指標:

(3)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個方案占該指標的比重。

(4)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其中k >0 ,ln 為自然對數,ej≥0 。式中常數k 與樣本數m有關,一般令,則0 ≤ej≤1。
(5)計算第j項指標的差異系數。對于第j項指標,指標值Xij的差異越大,對方案評價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gj=1-ej,則gj越大指標越重要。
(6)求權數。

根據各指標的綜合權重,計算海南現代物流、對外貿易發展水平:M(x)和 N(y),其中其中ai和bi分別為利用熵值法計算得出的海南現代物流發展和對外貿易各指標綜合權重;x1,x2,...,xr表示海南現代物流發展的r 個指標,y1,y2,...,yz表示海南對外貿易的 z 個指標。經過計算可知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的綜合發展情況如圖2所示。
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綜合發展指數呈不同變化,海南現代物流綜合發展指數除2010年和2016年呈下降趨勢,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速較快發展;海南對外貿易綜合發展指數在2016年和2017年出現下降,在2015年和2018年呈上升發展趨勢,其余年份基本趨于一種平穩狀態。大致可以看出海南現代物流綜合發展指數高于對外貿易綜合發展指數,海南對外貿易發展滯后于現代物流發展。

圖2 2009-2018年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綜合發展變化
借鑒何劍、湯玲等學者[7,8]的前期研究,采用系統距離協調度模型計算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度,海南現代物流發展和對外貿易協調度計算公式為:其中C是協調度(0≤C≤1);k 為調節系數(k ≥2),文中k=2 。協調度C越大,海南現代物流發展與對外貿易發展協調性越高,反之則相互發展越不協調。海南現代物流發展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水平模型為:其中D是協調發展度,T為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綜合發展指數,a、b為待定系數,因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同等重要,故取a=b=0.5。
根據計算,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情況見表4。參照陸遠權、何劍等學者的研究,將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度劃分為10 個等級,見表5。

表4 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情況

表5 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耦合發展度的等級劃分[7]
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的趨勢如圖3 所示,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度2009-2014年較為平緩,協調度較小,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之間呈失衡發展狀況;2015-2018年間協調度逐漸呈增長趨勢,說明兩者之間協調發展水平在提高。根據表5耦合發展度等級劃分,海南現代物流和對外貿易2009-2014年呈極度失調、嚴重失調狀態,2015-2018年除2017年極度失調外,其余年份呈瀕臨失調、勉強協調狀態,說明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逐漸協調,二者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圖3 2009-2018年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趨勢
自2013年“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提出,海南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發展,積極發揮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的作用,不斷注重自身經濟發展,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經濟與物流都持續發展。2015年對外貿易規模迅速增大,進出口貿易額達869.1億美元,比2014年增加約4.5倍,物流方面,2014年海南港口貨物吞吐量14 164 萬t,比2013年增長約39.8%。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2018年10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出臺,為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帶來新機遇。2018年對外貿易規模進一步增大,進出口貿易額達848.2 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約21%,物流方面,2018年海南貨運量22 093萬t,比2017年增長約3.3%。海南應充分依托自貿區(港)建設契機,結合海南省既有的空、港資源優勢,將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開放“海上門戶”、“空中門戶”,將海南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跨境物流進出口基地。
本文基于海南2009-2018年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數據,采用熵值法、系統距離協調度模型對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度進行實證研究,結論如下:
(1)海南現代物流綜合發展指數高于對外貿易綜合發展指數,海南對外貿易發展滯后于現代物流發展。
(2)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逐漸呈協調發展趨勢,二者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2009-2014年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呈極度失調、嚴重失調狀態,2015-2018年除2017年極度失調外,其余年份呈瀕臨失調、勉強協調狀態,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逐漸協調,但還存在對外貿易發展滯后于現代物流發展等問題,協調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為促進海南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協調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通過深化自貿區改革創新,政府職能轉變,法治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制定適合海南物流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政府加快引導建設國際物流平臺建設,推動整個產業鏈升級,促進國際貿易對接,提高跨境交易效率。同時扶持地區物流企業做好與“一帶一路”戰略全方面對接。加快發展海南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構筑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國際物流體系。
(2)加快推進建設國際空運、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強化資源要素集聚輻射。第一,加強海口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通過能力,完善國際航運集疏運體系,建設智慧港航和平安綠色海口港。第二,加強海口美蘭機場國際航空樞紐、三亞鳳凰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將其打造為面向泛南海、鏈接洲際的國際航空樞紐。第三,推進北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圈物流網絡空間聯通與布局,南與東南亞國家的國際物流空間網絡布局建立。推進海南鐵路接入國家鐵路網,進一步強化海南自貿區對內地的輻射,通過對接中歐班列打造“一帶一路”陸海統籌的樞紐,強化海南對中國內地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
(3)鏈接國家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對接中歐班列。海南得天獨厚的熱帶農產品生產基地優勢,加快建設鏈接國際資源通道,充分發揮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空港資源優勢和海口港國際航運樞紐優勢,通過粵海鐵路與從廣州及重慶等開行的中歐班列對接,將海南生產的特色農產品通過這條暢通歐洲的“貿易捷徑”運出,創新貿易方式,拓寬拓展貿易路線。
(4)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集聚發展外貿新平臺,引進實力強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企業。創新發展服務貿易,用好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政策,積極探索發揮海南融資租賃等金融創新優勢和離岸貿易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