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頌揚,關 開,周 慧,毛清雯
(1.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遼寧 沈陽 110032;2.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847)
外感風寒顆粒由桂枝、防風、葛根、白芷、荊芥穗、羌活、柴胡、白芍、桔梗、炒苦杏仁、生姜、甘草12 味藥材組成,臨床上主要用于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項強、全身酸疼、鼻塞流清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等病癥的治療[1]。方中桂枝、白芷、羌活發汗解表,祛風散寒,共為君藥;輔以防風、葛根、荊芥穗、生姜解肌退熱,溫肺止咳;炒苦杏仁、柴胡、桔梗、白芍祛痰止咳平喘,生津養血止痛;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解表散寒、退熱止咳之功效。
中藥及其制劑具有多成分、多靶點的特點,臨床療效為各成分協同作用的結果,單一成分檢測難以全面評價其質量,近年來多指標控制模式已逐步應用于相關質量控制中。外感風寒顆粒現行質量標準收載于2015 年版《中國藥典》 一部[1],但僅對葛根素進行了定量測定,未涉及方中君藥及其他藥味所含成分。本實驗參照中藥質量標志物以君藥為主,兼顧臣藥、佐藥、使藥的原則,選擇外感風寒顆粒中君藥桂枝所含肉桂酸、桂皮醛,臣藥防風所含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葛根所含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佐藥炒苦杏仁所含苦杏仁苷作為指標成分,建立HPLC 法同時測定這10 種成分含有量,為全面評價該制劑質量提供依據。
Waters e2695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BP-211D 型電子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KQ5200 型超聲波清洗機(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桂皮醛(批號110710-201821,純度99.6%)、肉桂酸(批號110786-201604,純度98.8%)、苦杏仁苷(批號110820-201808,純度88.2%)、葛根素(批號110752-201816,純度95.4%)、升麻素苷(批號111522-201712,純度96.2%)、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批號111523-201811,純度97.4%)對照品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3′-羥基葛根素(批號17051825,純度100.0%)、3′-甲氧基葛根素(批號17032021,純度99.8%)、升麻素(批號18042043,純度99.7%)、亥茅酚苷(批號17072821,純度99.5%)對照品均購自上海同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外感風寒顆粒[每袋裝 12 g(相當于原藥材 12.5 g),批號18090401、18100201、19020602)]來源于華潤三九(臨清)藥業有限公司。桂枝、防風、葛根、白芷、荊芥穗、羌活、柴胡、白芍、桔梗、炒苦杏仁、生姜、甘草均來源于沈陽中藥飲片藥業有限公司,經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曲頌揚副主任中藥師鑒定為正品,符合2015 年版《中國藥典》 一部各藥材相關要求。乙腈為色譜純(德國Merck 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純凈水。
2.1 色譜條件 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脫(0~11.0 min,9.0%A;11.0~17.0 min,9.0%~15.0%A;17.0~32.0 min,15.0%~26.0% A;32.0~50.0 min,26.0%~52.0% A;50.0~61.0 min,52.0%~60.0%A;61.0~70.0 min,60.0%~9.0% A);體積流量1.0 mL/min;柱溫25 ℃;檢測波長207 nm[1-3](0~17.0 min,苦杏仁苷)、254 nm[1,4-10](17.0~50.0 min,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280 nm[1,11-13](50.0~70.0 min,肉桂酸、桂皮醛);進樣量10 μL。
2.2 溶液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各對照品適量,甲醇制成貯備液(苦杏仁苷2.718 mg/mL、3′-羥基葛根素1.152 mg/mL、葛根素3.438 mg/mL、3′-甲氧基葛根素0.974 mg/mL、升麻素苷2.932 mg/mL、升麻素 0.946 mg/mL、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1.468 mg/mL、亥茅酚苷0.696 mg/mL、肉桂酸0.192 mg/mL、桂皮醛1.354 mg/mL),各精密量取2.5 mL,置于同一50 mL 量瓶中,甲醇稀釋至刻度,即得(苦杏仁苷135.9 μg/mL、3′-羥基葛根素57.6 μg/mL、葛根素171.9 μg/mL、3′-甲氧基葛根素48.7 μg/mL、升麻素苷146.6 μg/mL、升麻素47.3 μg/mL、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73.4 μg/mL、亥茅酚苷 34.8 μg/mL、肉桂酸9.6 μg/mL、桂皮醛67.7 μg/mL)。
2.2.2 供試品溶液 取顆粒適量,剪開內包裝,傾出內容物后研細,取約2.0 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25 mL 甲醇,密塞,稱定質量,超聲(功率200 W、頻率40 kHz)處理30 min,放冷,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0.45 μm 微孔濾膜過濾,取續濾液,即得。
2.2.3 陰性樣品溶液 按顆粒質量標準項下處方比例和工藝過程,分別制備缺苦杏仁、缺葛根、缺防風、缺桂枝的陰性樣品,按“2.2.2”項下方法制備,即得。
2.3 方法學考察
2.3.1 專屬性試驗 取對照品、供試品、陰性樣品溶液適量,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結果見圖1。由此可知,各成分色譜峰基線平穩,均能達到有效分離,分離度均大于1.5,理論塔板數均大于4 500,陰性無干擾。
2.3.2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2.2.1”項下對照品貯備液各2.0 mL,置于25 mL 量瓶中,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適量,甲醇依次稀釋2、5、10、15、20 倍,制成系列質量濃度對照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以溶液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回歸,結果見表1,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圖1 各成分HPLC 色譜圖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表1 各成分線性關系Tab.1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3.3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6 次,測得苦杏仁苷、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肉桂酸、桂皮醛峰面積RSD 分別為0.68%、1.13%、0.55%、1.22%、0.71%、1.06%、0.87%、1.31%、1.49%、1.23%,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4 重復性試驗 取顆粒適量,按“2.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 份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苦杏仁苷、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肉桂酸、桂皮醛含有量RSD 分別為1.08%、1.30%、0.99%、1.46%、1.19%、1.52%、1.25%、1.74%、1.81%、1.63%,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5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于0、2、4、6、10、16、24 h 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苦杏仁苷、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肉桂酸、桂皮醛峰面積RSD 分別為0.71%、1.06%、0.58%、1.19%、0.69%、1.03%、0.90%、1.33%、1.47%、1.24%,表明溶液在24 h 內穩定性良好。
2.3.6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各成分含有量已知的顆粒(批號18090401)9 份,研細,3 份為1 組,每份約1.0 g,精密稱定,置于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對照品溶液(苦杏仁苷1.528 mg/mL、3′-羥基葛根素0.654 mg/mL、葛根素1.968 mg/mL、3′-甲氧基葛根素 0.532 mg/mL、升麻素苷1.746 mg/mL、升麻素0.522 mg/mL、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0.838 mg/mL、亥茅酚苷0.396 mg/mL、肉桂酸0.108 mg/mL、桂皮醛0.782 mg/mL)0.5、1.0、1.5 mL 各3 份(約分別相當于樣品含的50%、100%、150%),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苦杏仁苷、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肉桂酸、桂皮醛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9.46%、98.03%、100.08%、98.54%、99.89%、97.37%、97.89%、96.97%、97.09%、100.00%,RSD 分別為0.96%、1.22%、0.80%、1.37%、0.73%、1.10%、1.45%、0.86%、1.09%、0.95%。
2.4 樣品含有量測定 取3 批顆粒(批號18090401、18100201、19020602),研細,各取約2.0 g,精密稱定,按“2.2.2”項方法平行制備3份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含有量,結果見表2。

表2 各成分含有量測定結果(mg/g,n=3)Tab.2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constituents(mg/g,n=3)
3.1 流動相選擇 本實驗考察了乙腈-水[1]、甲醇-水[1,7-8],發現兩者均出現不同程度基線漂移,部分待測成分分離不完全,前者相對效果較佳。考慮到磷酸能平穩基線,改善峰形,故又采用乙腈-磷酸[1-3,5,11,14]進行梯度洗脫。通過對磷酸體積分數和洗脫比例不斷進行摸索,最終確定乙腈-0.1%磷酸作為流動相,按“2.1”項下比例洗脫,此時各成分色譜圖基線平穩,峰形良好,分離效果理想。
3.2 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選擇 本實驗考察了提取溶劑(甲醇[1,4,7-12]、70% 甲醇、70% 乙醇[2,5]、30%乙醇[1,6])、提取方式(加熱回流[1-2,4-8]、超聲[1,11-12]),發現甲醇提取效果優于其他溶劑,超聲、加熱回流提取率差異不大,可能與各藥材均經提取濃縮后制成顆粒有關,同時還考察了提取時間(15、30、45 min)。最終,確定甲醇超聲提取30 min作為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
本實驗首次采用HPLC 法同時測定外感風寒顆粒中苦杏仁苷、3′-羥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肉桂酸、桂皮醛的含有量,該方法操作簡便,準確度高,專屬性強,可為該制劑質量控制提供參考依據,有助于方中原藥材產地、采收季節、質量標準的制定及制劑生產工藝參數的不斷細化,以確保其質量穩定性和療效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