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從影,易劍峰,包 梅,張秀美
(宜春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參麥注射液源自明代秦景明《癥因脈治》 所載之參冬飲,由中藥紅參、麥冬提純精制而成[1]。古方以紅參為君,甘溫滋補、益氣生津;麥冬為臣,甘寒清熱、養(yǎng)陰止渴,一君一臣、一溫一寒相互配伍,具有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生脈的功效[2-3],而參麥注射液不僅具有古方功效,更具有抗腫瘤、抗休克、提高免疫力、強心擴管、抗心肌缺血、去除氧自由基等現代藥理作用[4]。研究[5-6]表明,紅參主要藥效成分為人參皂苷,有增強機體自身免疫、抗氧化和抗腫瘤效果;麥冬[7-8]有效成分主要為甾體皂苷和高異黃酮,有抗腫瘤、抗衰老、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增強免疫力等藥理作用。早期研究[9]發(fā)現,參麥注射液主要有抗心衰、抗心律失常等治療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藥理作用;近年來不少學者[10-12]發(fā)現,它對體內外Lewis 肺癌、肉瘤S180、肝癌H22 等實體瘤均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徐泳等[13]一項Meta 分析顯示,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含鉑一線化療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可增加抗腫瘤療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朱亞蘭等[14]研究表明,參麥注射液輔助化療能提高肺癌等惡性腫瘤臨床療效。
盡管參麥注射液治療肺癌效果突出,但其具體的生物分子機制仍鮮有報道。隨著網絡藥理學[15]概念的應運而生,生物信息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分子虛擬研究等手段的不斷進步,可為研究中成藥多成分、多靶標、多途徑的藥理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采用網絡藥理學技術,運用文獻檢索、分子在線模擬找靶、基因本體論分析、KEGG 通路富集分析等手段,對參麥注射液抗肺癌生物分子藥理機制進行網絡分析,為明確其提供理論線索。
1.1 數據庫與軟件 (1)ChemicalBook 數據庫(https://www.chemicalbook.net);(2)SIB 分子構效相似性靶標預測服務器(http://www.swissparam.org);(3)Stitch 化學成分-基因相互作用預測數據庫(http://stitch.embl.com);(4)GeneCards 基因數據庫、DisGeNET 疾病-基因關聯(lián)數據庫;(5)String 基因-蛋白質互作網絡數據庫(https://stringdb.com);(6)ClueGO 基因本體論富集分析插件;(7)DAVID v6.8 生物信息學分析平臺(https://DAVID.ncifcrf.gov/);(8)Cytoscape 網絡處理軟件;(9)R 語言繪圖工具。
1.2 參麥注射液成分的選擇 在CNKI 數據庫檢索關鍵詞“參麥”“參麥注射液”“成分”,將通過高效液相色譜及超高效、液質聯(lián)用等檢測參麥注射液成分的文章納入,并從中挖掘主要藥效成分。利用Chemical Book 數據庫統(tǒng)一核對名稱、CAS 號,創(chuàng)建mol2 格式文檔保存。
1.3 參麥注射液靶標集合的構建 (1)將參麥注射液有效成分mol 格式文檔導入SIB 分子構效相似性靶標預測服務器,預測其潛在靶標;(2)利用Stitch 數據庫挖掘參麥注射液有效成分的潛在靶標,參數設置為“l(fā)ow confidence 0.15;No more 20 interactors”。將2 種來源的靶標建立交集,構建參麥注射液靶標集合。
1.4 肺癌相關靶點集合的構建 本研究利用Gene Cards、Dis Ge NET 兩大基因-疾病關聯(lián)數據庫尋找與肺癌密切相關靶點。以“Lung Neoplasms”為檢索詞,按照相關度分數排序的方法,提取3 個數據庫與肺癌相關的前100 個靶點,建立交集,構建肺癌靶點集合。
1.5 參麥注射液靶點-肺癌靶點關聯(lián)網絡的構建 將參麥注射液靶基因與肺癌靶點導入String 數據庫,背景設置為“Homo sapiens”構建參麥靶點-肺癌靶點關聯(lián)網絡,將結果導入Cytoscape 網絡處理軟件,利用“NetworkAnalyzer”插件分析該網絡中心性靶標參數。“度值(Degree)”“介數(Betweenness)”“最短距離(Closeness)”是分析網絡中心性的3 個最關鍵參數,度值、介數、最短路徑越大,節(jié)點在該網絡就越重要[16]。
本研究依據2 個原則選取參麥注射液抗肺癌靶點,(1)直接抗癌靶點,參麥注射液基因與肺癌基因共同的靶點,即參麥注射液靶點與肺癌靶點的交集;(2)間接抗癌靶點(網絡中心靶點),以度值、介數、最短路徑中心性的平均值為“臨界值”,取“參麥靶靶點-肺癌靶點關聯(lián)網絡”中“臨界值”以上的參麥注射液靶點。這些靶點起到了溝通參麥注射液和肺癌的樞紐作用,是參麥注射液調控肺癌的間接關鍵靶標。
1.6 GO 分析 GO 分析包括細胞組分、分子功能、生物過程3 個部分,其中生物過程最能體現靶基因的藥理特性,故本研究利用Clue GO 插件對參麥注射液抗肺癌靶基因進行GO 生物過程富集分析,探究其潛在藥理作用。設置參數:定義來源為“Homo sapiens”,P≤0.05,Interval Min Level=2,Max Level=5。
1.7 KEGG 通路分析 將參麥注射液抗肺癌靶基因導入DAVID v 6.8 服務器,對其進行KEGG 通路富集分析,篩選出P<0.05 的癌癥通路,并運用R 語言繪圖分類,研究參麥注射液抗肺癌通路。
2.1 參麥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 初檢得到有關文獻70 篇,其中符合“1.2”項下納入標準的有9 篇[7,17-24],見表1。
通過檢索文獻,高效、超高效液相技術檢測到參麥注射液主要含有多種皂苷類藥效成分,其中人參皂苷Rb1、Rb2、Rc、Rd、Re、Rg1,麥冬皂苷D,甲基麥冬二氫黃酮A、B 等9 種活性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能較好的代表參麥注射液進行下一步研究。故將其統(tǒng)一保存為mol2 格式文件,進行網絡分析。主要成分信息如表2 所示。

表2 參麥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
2.2 參麥注射液潛在靶標 如表3~4 所示,利用SIB 服務器、STITCH 數據庫共發(fā)現參麥注射液9 種藥效成分對應126 個潛在靶標,其中人參皂苷類成分對應的靶標數目多、藥理作用廣,可能是參麥注射液的主要藥效成分。
2.3 參麥注射液靶基因-肺癌基因網絡 如圖1 所示,在Gene Cards、DisGeNET 數據庫分別搜索相關分數排序前100 的肺癌基因,建立交集后得到肺癌相關基因161 個。將“2.2”得到的126 個參麥注射液靶基因與161 個肺癌相關基因導入String 數據庫,構建參麥注射液靶基因-肺癌基因關聯(lián)網絡。如圖2 所示,除去未發(fā)生相互作用的基因,共有260 個基因參與了關聯(lián)網絡的構建,包含5 239 條相互作用連線。全網平均度值為30.46,平均介數為3.63×10-3,平均最短距離為4.64×10-1,其中包括16 個直接抗肺癌靶點(AKT1、CASP3、CHRNA3、CHRNA7、ESR1、KIT、MAPK1、MAPK14、MAPK3、MET、MMP9、NFE2L2、RB1、STAT3、STK11、VEGFA);有18 個靶點度值、介數、最短距離均超過了平均值,為網絡中心間接抗肺癌靶點(AKT1、VEGFA、MAPK3、STAT3、ESR1、SRC、CASP3、MAPK1、CREB1、MMP9、BDNF、MAPK14、STAT1、NOS3、FYN、ABCG2、F2、MAPT)。具體見表5。

表3 SIB 服務器靶標預測結果

表4 STITCH 數據庫靶標預測結果

圖1 肺癌相關基因韋恩圖
2.4 GO 分析 如圖3~4 所示,將25 個抗肺癌關鍵靶點進行GO 分析,共涉及52 個GO 生物過程條目,176 條相互作用關系。GO 生物過程條目可分為8 類,蛋白質定位到細胞核的正調節(jié)(45.16%)、細胞對活性氧的反應(20.97%)、雌性性腺發(fā)育(14.52%)、紅細胞分化(6.45%)、卵泡分化(4.84%)、細胞對血小板源生長因子(PDGF)的反應(3.23%),細胞對神經生長因子的反應(3.23%)、腎臟發(fā)育調控(19.1%)。其中,蛋白質定位到細胞核的正調節(jié)、細胞對活性氧的反應、細胞對血小板源生長因子(PDGF)的反應、細胞對神經生長因子的反應均與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
2.5 KEGG 分析 如表6、圖5 所示,對25 個抗肺癌關鍵靶點進行KEGG 分析,發(fā)現參麥注射液能調控5 大類、22條與肺癌密切相關的通路,包括①腫瘤血管的形成密切相關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缺氧誘導因子(HIF-1)等2 條信號通路;②腫瘤增殖相關的MAPK、PI3K/Akt、Ras、Rap1、ErbB、mTOR、ESR、FoxO 等8 條信號通路;③腫瘤浸潤轉移相關的黏著斑連接(Adherens junction)、縫隙連接(Gap junction)、黏著斑(Focal adhesion)等3條信號通路;④腫瘤免疫相關的腫瘤壞死因子、自然殺傷細胞、T 細胞受體、B 細胞受體等4 條信號通路;⑤其他與腫瘤代謝相關的腫瘤通路、非小細胞肺癌通路、腫瘤微小RNA 調控、腫瘤蛋白磷酸化、腫瘤碳代謝等5 條通路。

圖2 參麥注射液靶基因-肺癌基因相互作用網絡

表5 主要抗癌靶點
肺癌在腫瘤相關死亡率中排名第一,具有較高的惡質性和侵襲性[25]。中藥注射液能抑制肺癌發(fā)展,提高患者自身免疫,逆轉腫瘤的耐藥性,在抗肺癌方面有獨特優(yōu)勢[26],其中參麥注射液能緩解癌性疲勞,提高腫瘤緩解率,治療肺癌效果顯著[27]。本研究通過文獻檢索、分子相似性靶標預測、數據庫挖掘等方法,發(fā)現參麥注射液中主要含有人參皂苷Rb1、Rb2、Rc、Rd、Re、Rg1以及麥冬皂苷D、甲基麥冬二氫黃酮A、B 等9 種成分,通過構建靶基因-肺癌基因關聯(lián)網絡發(fā)現它能直接、間接作用于MAPK1、CASP3、AKT1、MMP9、RB1、STAT1、VEGFA 等25 個核心靶標,發(fā)揮抗肺癌作用。朱春燕[28]發(fā)現,人參皂苷Rd能通過下調MAPK 通路、激活caspase-3 通路,抑制肺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劉彩宏等[29]實驗表明,人參皂苷Rg1能抑制AKT 磷酸化,減緩細胞增殖與遷移;另有研究[30]證實,人參皂苷Rb1能濃度依賴性抑制MMP9 表達,使腫瘤細胞侵襲能力下降;藺娜等[31]發(fā)現,人參皂苷Rg1有下調VEGF、MMP9 的作用;羅林明等[32]發(fā)現,人參皂苷具有多種抗腫瘤機制,能抑制RB 磷酸化、抑制MAPK、AKT、MMP9、STAT 等基因過表達,發(fā)揮多途徑抗腫瘤作用;此外,研究[33]表明麥冬皂苷、麥冬高異黃酮是麥冬的主要抗腫瘤成分,能通過調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基質金屬蛋白酶(MMP)抑制腫瘤的轉移與發(fā)展;研究[34]發(fā)現,麥冬皂苷D 能抑制AKT 蛋白磷酸化,誘導肺癌A549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的侵襲與遷移。以上報道與本研究結果基本吻合,證明參麥注射液抗腫瘤成分主要為人參皂苷、麥冬皂苷、麥冬高異黃酮,能通過多靶點促進肺癌細胞凋亡、抑制肺癌的增殖與侵襲。

圖3 GO 功能注釋網絡

圖4 GO 功能注釋餅狀圖
本研究對參麥注射液25 個抗肺癌靶標進行GO 生物過程分析,發(fā)現蛋白質定位到細胞核的正調節(jié)、細胞對活性氧的反應、細胞對血小板源生長因子、細胞對神經生長因子的反應等生物過程,以上生物過程與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研究[35-36]表明,神經生長因子、血小板源生長因子能促進肺癌細胞的侵襲與轉移,在肺癌新生血管生成、增殖擴散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生長因子調控細胞增殖、遷移的主要途徑正是通過激活受體下游通路,激活定位與細胞核中相關轉錄因子,促進腫瘤的增殖發(fā)展。活性氧是與細胞凋亡相關的重要信號分子,能上調caspase 和BAX 表達、抑制BCL-2 表達,促進肺癌A549 細胞的凋亡[37]。GO生物過程提示參麥注射液可能是通過調控生長因子及其通路、活性氧途徑等分子機制,實現抗肺癌的藥理作用。
進一步對參麥注射液25 個抗肺癌靶點進行KEGG 通路富集分析,發(fā)現參麥注射液能參與調控5 大類、22 條與肺癌密切相關的通路。(1)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傅華洲等[38]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實驗證明參麥注射液總皂苷能抑制癌細胞VEFG 通路表達,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顧蒞冰等[39]發(fā)現麥注射液能降低移植瘤LoVo 細胞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的表達,抑制HIF-1 介導的血管生成信號通路,降低腫瘤組織的微血管密度,與本研究富集的抗腫瘤血管生成VEFG 通路、HIF-1 通路相符;(2)抑制腫瘤增殖,已知MAPK、PI3K/Akt、Ras、ErbB、mTOR、FoxO 等信號通路均能促進腫瘤的增殖分裂[40],本研究發(fā)現,參麥注射液能調控以上信號通路抑制肺癌的增殖;王紅寧[41]發(fā)現人參皂苷Rb1、Re、Rg1 能影響MAPK 細胞信號,抑制白血病細胞的體外增殖;陳美娟等[42]發(fā)現麥冬皂苷D 等成分能下調PI3K-AKT-mTOR 信號通路,對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NCI-H157 體外抑制作用明顯;均說明參麥注射液有效成分能通過抑制多種促腫瘤增殖信號通路,實現抗肺癌的藥理作用;(3)抗腫瘤浸潤轉移,本研究發(fā)現參麥注射液能調控縫隙連接、黏著斑連接相關通路抗肺癌浸潤轉移。王蘇萍等[43]發(fā)現人參總皂苷能影響黑色素瘤B16 細胞縫隙連接功能,促進Cx2 等蛋白表達,抑制腫瘤的增殖;提示參麥注射液具有抗肺癌細胞浸潤轉移的作用;(4)調節(jié)腫瘤免疫功能,本研究富集結果表明,參麥注射液有調控腫瘤壞死因子(TNF)及自然殺傷細胞(NK)、T 細胞、B 細胞信號通路,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賈珍等[44]臨床研究發(fā)現參麥注射液能調控T 細胞亞群(CD3+、CD4+)及NK細胞,改善腫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質量;(5)其他與腫瘤代謝相關的腫瘤通路,該部分通路在以上4 類信號通路中均有體現,比如腫瘤通路、非小細胞肺癌通路正是由MAPK、VEGF、HIF-1 等信號通路交聯(lián)網絡而成。

表6 KEGG 通路

圖5 KEGG 信號通路富集
總之,本研究運用網絡藥理學對參麥注射液主要成分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發(fā)現它能通過“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抑制肺癌的增殖發(fā)展、浸潤轉移,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實現祛邪作用;通過調節(jié)機體腫瘤免疫、腫瘤代謝,達到扶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