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峰,尹雙成,周宗瑜,崔丙軍,楊 磊
(淮安市淮陰醫院骨科,江蘇 淮安 223300)
腰椎滑脫癥指因先天或者后天原因,腰椎椎體相對與鄰近腰椎出現向前滑移,發生腰椎滑脫,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僅會在拍片時被發現,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腰痛、下肢疼痛等癥狀,滑脫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大小便異常、腰部凹陷等情況,因此,對于腰椎滑脫癥需盡早進行有效治療[1]。目前,手術是臨床治療腰椎滑脫癥的主要方式,手術方法包括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術,為探尋高效、安全手術治療方案,亦成立本次研究,以2017年5月-2020年5月區間收治80例腰椎滑脫癥病例樣本為觀察對象,采取不同手術方案治療,比較治療效果。
基于2017年5月-2020年5月區間,納入80例腰椎滑脫癥病例樣本作為觀察對象,以治療方案差異性分組,40例歸入對比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0~70歲,均值數(55.3±12.4)歲;40例歸入研究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1~70歲,均值數(55.5±12.6)歲;2組樣本基線資料對比:P>0.05,示研究可行。
納入標準:(1)入組對象符合腰椎滑脫癥診斷指南與標準[2];(2)具有括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術治療適應癥、耐受性[3];(3)臨床病歷資料完整、真實;(4)知情研究內容、目的,配配合有效性良好。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2)對研究選擇術式存在禁忌癥者;(3)伴有語言、聽力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礙者;(4)中途脫落或者退出觀察者。
對比組(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協助患者處于最適手術體位,予以心態監護,實施麻醉方案,于腰部后正中行手術切口,在C型臂X線機引導下明確滑脫腰椎,使其充分顯露,利用Weinsten定位法將螺絲釘釘入滑脫椎體和下椎體椎間,于椎體關節相應部位鉆入椎弓根,最終深度控制在4.0-4.5cm之間,置入定位針,在C型臂X線機引導下確定進針情況,無誤后置入椎弓根螺釘。
研究組(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融合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方式與對比組一致,完成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操作,減壓狹窄椎管,松懈神經根,撐開椎弓根,擰緊螺釘,對雙側橫突、關節突等部位進行去皮質化處理,去除可對植骨造成阻擋的軟組織,將植骨床成分暴露于手術視野,修整自體骨,根據實際需求混合異體骨顆粒,進行植骨融合。
觀察分析臨床效果、VAS 和BFS評分、椎間隙高度和滑脫率、并發癥發生情況。綜合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顯效:各種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有效:各種癥狀、體征改善明顯,正常工作、生活輕微受限,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4]。VAS和BFS評分分別以VAS量表(0-10分)和BFS量表(0-32分)評價,VAS 評分低疼痛輕,BFS評分高恢復好[5]。
研究組綜合有效率97.50%較對比組82.50%更高(P<0.05),見表1。
表1 臨床效果(n,%)
術前,兩組VAS和BFS評分無差異(P>0.05),術后,研究組VAS評分更低、BFS評分更高(P<0.05),見表2。
表2 VAS和BFS評分(,分)
表2 VAS和BFS評分(,分)
組別 n VAS評分 BF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比組 40 6.35±1.38 4.12±1.03 7.57±2.55 15.12±2.14研究組 40 6.41±1.39 2.75±0.98 7.49±2.53 19.84±2.27 t-- 0.1937 6.0945 0.1409 9.5689 P-- 0.8469 0.0000 0.8883 0.0000
術前,兩組椎間隙高度和滑脫率無差異(P>0.05),術后,研究組椎間隙高度更高、滑脫率更低(P<0.05),詳細見下:術前,對比組:椎間隙高度(53.68±5.12)mm、滑脫率(28.45±1.08)%;研究組:椎間隙高度(53.71±5.05)mm、滑脫率(28.39±1.12)%。術后,對比組:椎間隙高度(88.35±6.33)mm、滑脫率(12.67±1.15)%;研究組:椎間隙高度(95.42±7.14)m m、滑脫率(7.66±1.03)%。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5.00%(2/40)較對比組20.00%(8/40)更低(P<0.05),詳細見下:對比組:發生3例感染、3例腦脊液漏、2例椎弓根螺釘松動或斷裂,總發生率為20.00%(8/40);研究組:發生1例感染、1例腦脊液漏,總發生率為5.00%(2/40)。
腰椎滑脫癥病因可以是先天性,也可能為后天性,后天性主要包括各種過度機械應力,比如:搬舉重物、體育訓練以及外傷等,另外,腰椎各種結構老化出現結構異常也可能引起腰椎滑脫癥[6]。大部分腰椎滑脫癥患者經保守治療結合理療可獲得良好效果,但是,也有部分患者通過正規保守治療后,腰痛及其他伴隨癥狀仍然存在,對工作、生活影響較大,針對這種情況,需盡早考慮實施手術治療,避免造成其他嚴重后果[7]。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年來,腰椎滑脫癥發生率呈持續上升狀態,需要行手術治療患者數量隨之增加,基于此,探尋高效、安全手術治療方案于患者而言意義重大[8]。
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是既往臨床治療腰椎滑脫癥常用術式,具有操作簡單、復位良好優勢,但是,術后在諸多因素影響下,易出現椎弓根螺釘松動、滑脫等現象,遠期效果不佳[9]。本次研究:研究組綜合有效率97.50%較對比組82.50%更高(P<0.05);術前,兩組VAS 和BFS評分無差異(P>0.05),術后,研究組VAS評分更低、BFS評分更高(P<0.05);術前,兩組椎間隙高度和滑脫率無差異(P>0.05),術后,研究組椎間隙高度更高、滑脫率更低(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5.00%(2/40)較對比組20.00%(8/40)更低(P<0.05);結果說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滑脫癥效果較佳,分析原因在于椎間植骨融合術可分散傷椎重量壓力,減輕對神經根的損傷,兩者聯合可形成穩定力學結構,實現更好治療效果。
綜上,在腰椎滑脫癥臨床治療中,采取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融合術治療方案,可獲得滿意治療效果,能夠更好改善VAS 和BFS評分、椎間隙高度及滑脫率,且并發癥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