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東
(江蘇省新沂市北溝仲莊小學 221400)
簡算是新課程標準中著重強調的內容之一,簡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培養學生的數感,還能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將簡算看做是一種學習內容,教授學生簡算方法,教會他們如何根據題目探求到最優的解題途徑,提升簡算能力;另一方面,我們更要將簡算看成一種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對學生簡算意識的培養,以計算題的解題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簡算意識的培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著力:

首先,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建立數感基礎.對于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口訣等都是需在長期訓練后脫口而出的.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而且,教師要鼓勵學生善用口算.在目前的簡便計算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在考試時必須寫出具體的簡算過程,其實這種呈現運算過程的要求并不全然正確,比如76×28+28×124=?這道題,有的口算能力強的學生直接通過口算就能準確計算出答案是5600,會直接口算而寫出答案的學生肯定是具有較強的數感,也是具有一定強度的口算能力的,如果強迫他去寫出計算過程,反而讓其產生簡便計算并不簡便的感慨,從而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其次,要引領學生對數字的特征進行分析.比如975×0.25+9.75×75=?這道題乍一看無法進行簡算.此時數學教師要稍加引導,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變一變,使他們擁有相同的因數,進而展開簡算.經過點撥,學生就會發現可以將975×0.25轉變成9.75×25,也可以將9.75×75轉變成975×0.75,再結合算法定律展開簡算.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對數字進行觀察分析、變化算式,就能打開學生的思維突破口,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此外,像125×16這道題,教師就可率先去引領學生分析乘數和被乘數的特征,點撥學生將16拆分為2×8,進而湊整進行簡便計算.由此可見,注意數字的特征,掌握湊十、湊百、湊整等特殊數據是提升數感內涵,培養簡算意識的重要環節.
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嘆于菜市場老板算賬的速度之快,經常自嘆不如.其實,他們之所以算得快,是因為在長年累月的積累的訓練下發現和掌握了簡算的方法.由此可見,簡算來源于生活,教師在培養學生簡算意識時應該充分挖掘生活資源,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情境,讓抽象的簡算找到生活的支點.
首先,教師可以創建生活中常見的計算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簡算的便捷性,從而激發他們的簡算意識.比如,學校四年級的學生為了迎接秋季運動會,需要統一購買運動器械,其中跳繩一根2.5元,羽毛毽一只3.5元,參加跳繩比賽和參加踢毽子比賽的學生都是60人,請問四年級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購買運動器械?在這種情境下,不同層次的學生列式的方式不同,有的學生是2.5×60+3.5×60=360,而有的同學則列出(2.5+3.5)×60=360,通過比較學生很明顯地會感覺到第二種計算方式更簡單.顯然,這里的簡算是學生獨立判斷后的一種自我選擇,是學生在分析問題過程中經過觀察、分析、比較,自行悟出來的.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沒有進行特意的指導、暗示,學生也能自主感悟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即60個2.5加上60個3.5就是60個6元.可見,將計算回歸生活,學生能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悟出簡便計算帶來的便捷,進而促使他們簡算意識的增強.如果,每一個運算規律都是學生通過探索研究得出來的,那么學生的頭腦中就會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教師過多地去強調簡算的重要性,學生的簡算意識便自然而然地形成與強化.而這種利用生活情境,貼近生活,走進生活而激發簡算意識的方式是需要教師去做個有心人的,挖掘生活素材,同時在設置練習時注重滲透生活素材,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注重最優算法的選擇.
小學生都具有較強的求勝欲望,而且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去參加大型比賽的機會少之又少.為此,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需求設置適量、適度的簡算比賽,借助比賽的氛圍增強他們的簡算意識.
首先,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舉辦簡算選拔賽,教師按照所學的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加法交換律、加法分配律去設計比賽題目,并在題目中稍加陷阱進行限時比賽,最終從每個班級選取1至3名優秀的學生去參加年級比賽.以年級為單位的簡算比賽則要深化習題難度,除了最簡單25×4、125×24、76×12+34×12……這類簡單的計算題外,比賽題目中可以加入生活化因素,拓展簡便計算的運用范圍,如對環形面積的計算,求圓環的面積一般是把外圓的面積減去內源的面積,但是在簡算意識的影響下學生可以利用S=π(R2-r2)加快計算速度,提升計算準確率.這樣在比賽的推動下,通過直接計算與簡便計算之間的時間差、準確差,學生能進一步感受到簡便計算帶來的便捷性,為他們簡算意識的形成提供助推力.
總而言之,簡算意識的培養其實就是對學生思維方式的一種訓練,通過簡便計算能夠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拓展解題途徑,獲得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但是小學生為了簡算而簡算、能簡算卻不簡算、不能簡算卻硬要簡算……錯綜復雜的癥結折射出簡便計算意識的薄弱,這也是導致計算效率低下最直接的原因.為此,只有打開這個錯誤癥結,從學生實際學情出發,重新認識簡算,培養學生簡算意識才能真正提高中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愛上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