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小規模學校社團建設打破了傳統學習模式、學習環境限制,同時為學生實踐活動參與提供了便利,完善設施、豐富資源,由此可見,學生社團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提高綜合素養,是當前農村學校建設重要研究課題。在實際建設中,學校要因地制宜、堅持不懈、層層突破,面臨的困難較多,還需師生一同參與更好地投入到社團建設,將社團建設做得更加多元化。鑒于此,本文以農村小規模學校為例對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解決辦法展開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社團建設;實踐方法
由于農村學校面積小,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學生數量都不及城市學校發展迅速。因此,很多學校沒有建設學生社團,過于集中于課堂理論講解、填鴨式教學。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深化,提出了社團建設理念,這對學生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但目前,學生社團建設存在諸多不足,如:活動開展受限、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硬件設施配備不到位等。因此,學校還需立足于多方面、全過程,統籌協調全面做好社團建設,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一、 學生社團建設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現代教育模式提倡學生創新發展、重視創新意識培養,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特征與發展需求。由此,學生社團建設得到了重視,以共同愛好、技能特長為基礎自愿組成的社團組織具有多元化、靈活性優勢,與現代人才培養理念吻合。較傳統班級比較,學生社團是一些有共同喜好、興趣的人聚在一起在無形中生成良好的學習環境、社團文化,增強學生自我服務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二)營造和諧校園文化
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培養,促進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社團文化發揮著重要意義,占據校園文化重要位置。新課程背景下,創建校園文化新載體,發揮社團作用全面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鼓勵科技型社團,培養興趣喜好,鼓勵公益型社團。因此,建設多樣化的社團開展現代化并結合學校特色等社團活動,創建生動、靚麗的人本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并投入到文化學習中。
(三)發揮主體地位,促進全面發展
新課程背景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實現全面發展。這就要求農村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維護學生應有權益,促進發展。現如今,學生社團在校園建設發展中能夠結合學生興趣、喜好,自主參與社團中,充分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利益需求,維護主體權益,提高新課程教育效能。
二、 當前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教師指導,活動受限
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普遍缺乏教師指導,活動受限。農村學校教師資源匱乏,平行班級少,教師教學科目多、內容復雜使得社團活動建設缺少時間保障。同時,教師專業性不高,缺乏技能指導。特別是藝術類活動更是缺少有效指導,甚至不熟悉自己專業技能,活動組織存在形式化問題,缺乏實踐性。
(二)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目前,農村學生社團建設參與積極性不高且缺乏趣味性。例如:很多學生有音樂天賦但由于活動種類受限而參與二胡等活動,進而造成活動興趣表現不積極,難以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好,發展空間狹隘?;驅W生對社團認知不足,思想認識差,把社團看作完成任務,自我加壓不足導致社團活動開展效果不理想。
(三)硬件資源不足
農村學校受地理環境限制,小規模學校經濟有限,能夠投入的活動設備器材較少。而且學生家庭條件平平、家長受教育程度不高對社團建設認知不高,持可有可無的態度。因此,社團硬件資源引進成為社團活動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四)講座社團較流行
農村學校學生社團主要以講座為主,雖然有助于學生學習,但在社團中過于集中于講座活動開展,從嚴格意義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社團。通常學術性社團講座更多,其他類型的學生社團缺少價值體現。學術性社團較少,講座意義不大。因此,從整體性評價無須較多講座活動,降低社團吸引力,影響學校資源配置。
三、 新形勢下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建設的策略
學生社團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橋梁,是第二課堂的重要結構。學生社團建設有助于豐富農村小規模校園生活,培養興趣喜好,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F如今,學生社團已經成為學校建設重要路徑,在提高學生技能、社會實踐力、思想認知方面發揮著重要影響。如何建設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有待進一步完善。接下來,筆者就學生社團建設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一)擴大師資資源,學生主體地位
第一,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提供人才保證。農村條件受限,很多教師身兼數職既要做好文化課又要做好社團建設。所以,學校首先要擴大教師資源,聘請社會教師或民間藝術家投入到學生社團建設中,打造滿足本地文化特色的隊伍。減輕教師教學負擔,鼓勵學習。采取片區化管理改善師資資源不足的問題,提高專業素養、技能,營造良好的社團環境。
第二,完善教學形式,遵循社團課程化形式。將學生社團作為一項課程并給予一定活動時間,提高教師重視度。豐富社團內容,安排專業人才深入社團提供專業指導,開展體驗性社團等活動。學校單向選定轉為雙向選定的形式,擴大學生參與范圍,豐富人力資源。例如:農村地區植被多,可以組織學生感受農業種植的樂趣和興趣培養,完善認知。
第三,完善運行機制,培養創新意識。農村小規模學生社團必須要根據法律法規開展,規范社團運行制度對提升社團活動有積極作用,提高教學水平,重視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社團活動還需根據教育主體與受教育主體情況,教師發揮帶頭作用,全面落實規范運行機制。學生主動配合社團組織活動,師生共同努力推動社團建設規范化、特色化。
(二)統籌協調,創建和諧學生社團環境
第一,健全管理機制,加強管理質量。學校創建學生社團管理中心,由教育處主任擔任組長,副校長擔任副組長,政教部門聯合委會主任共同實施。遵循《社團文化管理》制度,根據組織原則與實施形式落實,堅持“八有”原則(即:有教材、有場所、有教師、有管理者、有名稱、有制度、有評價、有記錄),提升學生管理認知與管理質量。
第二,創建符合當地特色的學生社團。因為小規模學校學生數量少,社團活動學生參與少,社團范圍小。所以,社團的建設學校應在全面摸底的條件下創建最優社團,發揮社團領導作用從而推動社團活動持續發展。積極建設滿足當地發展水平的文化內容,做好長遠規劃,設置各種舞蹈社團與各級別的運動會。創建專業社團,例如:二胡、小提琴等,既有助于學生藝術性培養,又可以改善社團文化環境。此外,制定年度活動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契機。
(三)明確社團成員職責
學生社團作為獨立運行的組織,引導學生明確成員之間的職責有重要意義,增強學生責任意識、明確角色。社會建設需要各種人才的推動,每一類人才自己勝任一份社會工作有較大難度。為此,培養學生社會意識對學生發展有重要作用。例如:開設愛心超市,內部設置會計、出納、宣傳、店長等。或開設書店設置登記員、整理員、宣傳員。總而言之,社團建設盡可能要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進來,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認知。
(四)學校搭建社團活動平臺
學生社團應集中于學校操場與外部建設。其中,管理難度較大的是操場、教學樓等角落。為此,學??梢詫⑦@些角落命名并讓學生管理。同時配備硬件設施、桌椅,利用率有明顯提高且效果顯著。這樣一來,讓學校各角落都得到有效利用,拉開社團建設的新篇章。學校為學生社團開設活動室和場所,完善相關器材,掛牌子,為學生社團錦上添花?;蛟鎏頍糁i會、地震屋、玉米研究所、實驗室等社團,學生參與積極性高。
四、 學生社團建設成果
結合學生發展需求選擇趣味性、可行性強的社團活動。接下來,筆者就學生社團建設有幾點心得。第一,書畫社團。欣賞性、藝術性是每個人必須要具備的修養,是全面發展的需求。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組織書畫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欣賞性、創造性,豐富校園生活。第二,科技社團。科技社團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溝通,結構簡單、材料容易,可提高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做更加有意義的事,主動實踐,在科技中成長。第三,合唱社團。合唱有助于培養學生審美、凈化心靈,既要培養合作精神又要培養冷靜、沉著的性格。此外,娛樂身心,在課余之際放松身心。第四,排球社團。排球社團培養學生排球興趣,提升排球技能認知、終身體育意識。以快樂排球為核心,讓學生在排球運動中提升自信。小組成員之間懂得配合,培養合作意識。第五,舞蹈社團。根據舞蹈特色每周開設一節舞蹈課,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得到舞蹈熏陶。社團包括高年級、低年級,低年級學生重視興趣培養,高年級學生重視表演能力培養。舞蹈能夠讓學生活躍身心,更好地展示自我,磨煉意志。此外,定期組織舞蹈表演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平臺,做一個合格的學生,腳踏實地,不畏困難,提升自己的素養。
五、 結束語
綜合分析,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建設有助于個性化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增強責任意識、合作認知,同時,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進一步深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當前,學生社團從個別參與轉為到全體參與,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平臺,實現自我、健康發展,培養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新時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馬文起.農村小規模學校校長隊伍建設探討:基于河南省Q鎮23所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調查[J].中小學校長,2018(12).
[2]白院院,周君儀.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中華少年,2019(6).
[3]張軍強.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生課外閱讀研究[J].新課程,2018(10).
[4]吳建濤.我國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政策演進與質量提升路徑研究[J].基礎教育,2019(4).
[5]周興泉.關于農村小規模學校“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J].新課程,2019(3).
[6]趙丹.農村小規模學校校長專業發展調查研究:以甘肅省L縣為例[J].長江叢刊,2018(7).
作者簡介:馬秀梅,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新添堡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