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這幾年的教育方針,再對歷年來的高考數學題的透徹分析,我們發現對于高考數學的復習關鍵是對基礎知識的透徹理解和把握以及運用。很多題目的都是學生的正常能力范圍之內的,但是他們總是在做的時候難以去攻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只是知道了這個知識點,但是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就會在做新題的時候不斷出現磕磕碰碰。其實有一個最保守的估計,如果高三的同學能夠把知識點做到理解和掌握,高考能夠拿下110是不成問題的,因為真正難的題目是很少的,只有二十分到三十分,而且難的題目其實也是結合幾個知識點出的綜合題目,如果基礎知識點掌握到一定程度的話,難題也會迎刃而解。所以,高三同學如何認識到基礎知識點的重要性和去構建合理的動態知識網絡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高考數學;基礎知識;復習方法
在高三數學的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改變觀念,不要去一味的追求難度題目的練習。因為難題總是少數的,最重要的是對基礎題和對典型例題的把握。老師要先認真研究歷年的數學高考題,明確在新的出題背景下會出的數學題型,緊跟出題發展的步伐,爭取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去獲得更多的進步,把講課的重心放在構建學生的知識網絡上,通過對于知識網絡的不斷加深鞏固,提高復課的效益,爭取讓學生去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 動態數學知識網絡對高三數學復課的意義
(一)良好的知識體系是我們高效學習知識的保證
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們高三復習面對的知識點是比較雜的,所以我們要先將知識點整理起來,構建動態數學知識網絡,讓我們復習有方向,這樣我們在復習的時候,面對不同的題就能夠去找到相應考查的知識點,而不是在復習的時候一頭懵,
不僅某種類型的題不會,而且還不知道它用到了什么知識點,這對于我們數學學習來說是非常大的阻礙。我們通過重新梳理知識點,能夠提煉出我們解題時候所需要用到的真正核心思想。其實解數學題是一個思維不斷進步的過程,一種數學題可能不只有一個解題方法,在提煉出它核心思想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把握住解題的精髓,不管題目怎么變化,我們都能夠找到最簡單的解題辦法。并且通過構建動態數學知識網絡,我們能夠區分相似題目所應該使用的不同的解題方法,這樣也讓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區。
(二)能夠進一步明確屬于自己獨特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近幾年的數學考試有兩個最主要的特點,第一是緊跟課本,第二個就是考查同學自己的思維能力。每年的題目都是變化的,不變的只是考查的知識點,所以我們對于知識點的運用能力顯得特別關鍵。當自己的運用能力提高之后,不管面對什么樣的題目,我們都有自己的方法去做出解答,我們要做到的是會做一種題,而不是一道題。題是練習不完的,有很多人提倡題海戰術,的確,這個戰術會有一點點作用,但是必須是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不然就是在過度消耗自己的時間而不能得到相應的成果。那么,怎么去合理利用題海戰術呢,就是我們在做出一道題的時候,要學會舉一反三,針對這一個知識點去不斷地強化理解,而不是死記答案,或者只是對這一個題有所理解就結束。通過舉一反三的過程,我們能夠進一步調動自己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把相應的題型去歸類到相應的知識點身上,這樣我們在考試的過程中才不會慌,不會亂,有更好的底氣去解題。
二、 有效地構建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的策略
(一)對難易題型練習的合理把握
一份數學試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都是基礎題,如果能全部抓住的話,我們能得到的分數大概就在110分以上,所以我們在平時練習的時候應該以基礎題為主,通過對基礎題的練習,為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網絡體系,去把握不同題型應該使用的不同方法。特別是對于解答題前三題的訓練,這三個題分別為三角函數,概率統計,立體幾何。題型已經固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我們對于知識點的練習和把握,不管題目怎么變化,用到的知識點總是不會變的,這只是可能以不同角度來出題,這就考查我們對于構建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夠靈活的運用,并且找到解題的方法。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以基礎題為主,培養學生解題的自信心和解題的興趣,爭取讓學生在做出一道道題目的時候,能夠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去解決類似的問題。
(二)對于典型問題的強化記憶
典型題目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發現問題所在,以及在面對同一種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辦法來進行解決,舉一反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去學會對于重要知識點的利用。通過不斷的練習,我們對于重點知識就可以進一步強化理解,典型題目大多數都選自我們之前高考所出的題目,這是最有含金量也是最有研究價值的,通過對他們的分析,我們不僅可以做到可以對重點知識的進一步把握,還能夠去找到考試所考查的內容,綜合歷年的分析,我們就能夠更加完善我們的動態數學知識體系。其實我們在做數學試卷的時候能夠發現,很多題目都是固定的,比如選擇填空出現的知識點,每套試卷都很難有大的變化,來來回回就是對于那重點幾章的考查。所以我們對于典型例題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每一章總有那么幾個重點題型對應著值得考查的知識點,如果我們對這些重點題型能夠深入理解和分析,完成合理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那么在做高考題的時候一些基本題目就會迎刃而解,而不會出現那些模棱不清的情況。
(三)做好試卷的講評過程,通過錯題的整理進一步完善屬于自己獨特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
其實正處在高三的同學大都知道錯題本的存在,這是我們在數學復習的時候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它們幫助我們迅速找到自己不足,不斷強化鞏固,也讓我們對以后的練習有更加明確的方向。而且老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講評過程,之前老師講課的時候,對于試卷的講評都是自己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然后下面同學做筆記,這中間很明顯少了一個過程,就是同學們獨立思考的過程,這雖然讓同學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沒有獨立思考的過程,這樣以后讓他們再遇到相似題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教學方法,在講評過程前,要先讓學生自己回家去看錯題去認識到錯在哪,怎么解決,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把一些知識點先糾正過來,然后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彼此討論自己做錯的題目,通過討論再進一步加深同學對于問題的理解,最后才是老師講評,去糾正同學不正確的答案。通過這一個過程,同學對于自己已經構建的動態數學知識體系進一步靈活運用,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讓自己對于錯題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四)回歸課本,落實基礎概念
這幾年高考數學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方向就是回歸課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課本是我們最有含金量的素材,我們在平常練習當中,通過對一道道題目的分析,對于知識點的把握也越來越到位。不過我們大家發現沒有,其實很多題目經過我們一系列推敲之后,回歸的還是課本的一個基礎題型。所以,課本對于我們來說是尤為關鍵的,利用好課本對于我們構建完善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也有不言而喻的作用。我們課本每一節,每一章的課后題,都是對于每年歷年高考的一個總結,它的出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們高考數學的走向,所以我們也要把這些基礎題落實到底,進一步加深理解,把它們和前面的知識點相結合,把我們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最基本的一環把握好。
(五)重視每一次練習的過程,不斷進行對于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的靈活運用
在高考的最后階段,我們每一次練習都特別的關鍵,它訓練的不只是我們對于知識點的把握,現在數學水平的考查,它還有對我們考試心態的一次次磨煉。我們在平時出現的狀況在高考也有可能出現,所以我們要理智對待,不能放松警惕,如果因為是平常的練習就不去好好做的話,在高考的時候一旦出現問題我們也會慌張。還有就是要利用好我們的草稿紙,不能因為是草稿紙就亂寫亂畫,我們在上面也有大量的演算過程,所以,保證草稿紙的整潔和書寫認真,對于我們做題也有很大的影響。通過這一次次練習的過程,我們對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不斷的靈活運用,加深理解,這樣我們在高考這個最后的戰場上,才不會發慌。
綜上所述,構建完善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對于我們高三數學復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來我們高三復課的時間就有點倉促,所以,我們必須要高效利用我們的時間,要把我們的時間用在刀刃上。這個時候,構建完善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不僅僅能夠幫助我們對于基礎知識點加深記憶,還能夠進一步加強我們對于這些重要知識點的靈活運用,現在高考考查的就是我們對于基礎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所以,這個方法能夠在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前提下,還能夠根據我們自身去構建屬于我們每個人不一樣的數學知識體系,根據我們每個人對于不同題的掌握情況,每個人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的側重點不同,這就讓它的實用性非常高,從而能讓我們復課復習的時候能夠更高效的復習。在同樣的時間里,毫無疑問擁有更好的學習效率就能夠讓我們去更好地比別人更快地掌握知識點,也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拉開分數的一些難題上面,因為其實難題也是由基礎題構成的,每一個難題都是對于多個基礎題的綜合考查。所以,構建完善的動態數學知識網絡體系這個方法對于我們高三數學復課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值得我們去貫徹落實,幫助學生更好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陳雨婷,劉旭紅,劉秀磊.面向招投標領域的遠程監督實體關系抽取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9.
[2]劉念,馬長林,張勇,王夢.基于樹核的蛋白質相互作用關系提取的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z2):232-236.
[3]王紅,李晗,李浩飛.民航突發事件領域本體關系提取方法的研究[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9.
[4]梁九清,郭春彥.跨領域項目間聯結記憶中項目提取和關系提取的分離:一項事件相關電位研究[J].心理學報,2012,44(5):625-633.
作者簡介:雍明亮,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從化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