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黨成立早期成員少之又少,這個大多數由知識分子組成的隊伍,面對處于內憂外患之中的中國,試圖利用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來尋求隊伍的擴大。首先在新式報刊如《新青年》、《覺悟》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其次進行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翻譯,如《共產黨》月刊中刊載了大量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譯文。這些都收到了很大的成功。面對軍閥混戰的局面、敵對勢力的鎮壓,擁有中國共產黨自己的黨刊是尤為重要的。此后,從《新青年》改組開始,一系列黨刊破土而出。
關鍵詞:創黨早期;中共黨刊;思想宣傳
一、中共黨刊概述
(一)中共黨刊簡介
(1)黨刊性質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無論是急劇變化的環境還是復雜的國情,都對中央報刊的發行和出版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由此也使得各種思想風起云涌。不管如何變化,黨刊都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
(2)創刊環境
首先是各種反動軍閥的強力鎮壓,迫使黨刊的發行只能在秘密情況下進行。其次就是經費的問題,共產國際的資助以及黨費還是遠遠不足的。而且一開始很多黨刊都是免費的,一直到后來支撐不下去了,才求助于讀者。
(3)發展歷程
從《新青年》到《共產黨》月刊、《向導》周報、《前鋒》月刊以及《熱血周報》等一系列黨刊的創辦,中共早期黨刊始終在壓制中不斷奮斗,不斷繁榮,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二)中共黨刊的首要內容
(1)關于中國國情
中共早期中國存在多方勢力,國情十分復雜。對此,中共黨刊對中國國情做了詳細的介紹,主要從政治、經濟兩個維度展開。
(2)關于中國共產黨
《向導》主編蔡和森曾說,中共黨刊發揮的最大的作用就是,通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促進共產黨隊伍的擴大。
(3)關于馬克思主義思想
隨著新文化運動的不斷發展,一部分激進的知識分子在各種思潮的比較中逐步認識和了解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且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心中的信仰。
(三)中共黨刊的主要撰稿人
(1)陳獨秀
陳獨秀是中共早期的著名領導人,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報刊活動家。其創辦的《新青年》、《每周評論》、《向導》、《勞動界》等對青年一代影響深遠,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運動。
(2)李大釗
李大釗在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的發展演變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李大釗是公認的系統傳播馬克思理論第一人,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及《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李大釗又參與和指導了《新青年》的改組,作為領導者,創辦了《勞動音》、《工人周刊》、《政治生活》等一系列刊物,使得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的言論機關。
(3)其他主要撰稿人
在中共早期報刊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許多杰出撰稿人。例如,《向導》的主編蔡和森,《熱血日報》主編瞿秋白,《中國工人》的主編鄧中夏等。
二、中共主要黨刊對早期中國共產黨的報道
(一)《新青年》
(1)創刊宣言
《新青年》雜志于1915年9月15號在上海創刊,陳獨秀任主編,初名為《青年雜志》。該雜志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影響力深遠,特別在青年群體中,更是起到了精神領袖的作用。其創刊宣言主要體現在陳獨秀的《敬告青年》一文中,這篇文章明確表達了“人權說”、“生物進化論”及“社會主義”三個概念,同時闡明新時代新青年自身的覺悟和觀念的更新是實現社會變革的關鍵。
(2)主要內容
1.宣傳反帝反封。《新青年》雜志始終宣傳反帝反封的革命精神。創刊號上,陳獨秀發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大力提倡年輕人要做“新青年”,并在心理上生理上提出新標準。批駁綱常名教,做有個性的青年。李大釗曾經發表《青春》一文,此篇文章同陳獨秀觀點類似,也在著重揭露封建制度帶給中國的嚴重危害。傳達類似精神的文章數不勝數,比如陳獨秀的《再論孔教問題》、楊昌濟的《治生篇》等,都在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學,宣傳新精神新道德。
2.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尤其是科學社會主義。由于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新青年》雜志內部也存在了思想分歧。五四運動后期,陳獨秀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新青年》也逐漸轉型為無產階級性質的報刊。1920年7月左右,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在上海秘密成立,《新青年》從第八卷第一號轉型為中國共產黨公開理論刊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確立,《新青年》轉變為中共中央臨時執行委員會理論刊物。在此期間,該雜志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方面起著重要的理論解釋和理論總結的作用。
(二)《共產黨》月刊
(1)創刊宣言
1920年11月7日,《共產黨》月刊在上海正式出版。這個名稱及這個日期明確表達了其歷史使命:宣傳馬列主義,宣傳無產階級政黨理論及相關知識,翻譯總結了世界各國有關無產階級政黨的建黨經驗和實踐,試圖在中國土地上建設俄國式政黨,帶領中國走上俄國式革命道路。
(2)主要內容
1.介紹有關共產黨的知識。《共產黨》月刊第一次在中國大地上高揚“共產黨”旗幟,呼喊“共產黨萬歲”之口號,表達了要建立中國自己的共產黨隊伍的愿望。它著重編撰共產黨相關的知識,翻譯總結了共產主義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共產主義和第三國際運動發展史,特別是有關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共產黨的知識。比如翻譯了《俄國共產黨的歷史》、《共產黨的出發點》、英國作家的著作《共產黨未來的重任》、《美國之共產黨宣言》、《美國共產黨綱領》等大量有關共產黨的知識。因此,《共產黨》月刊成為了當時早期中共組織交流思想交流信息的主要平臺。
2.介紹列寧的建黨理論經驗。《共產黨》月刊翻譯總結了大量有關列寧的建黨經驗理論,例如《列寧的歷史》、列寧的演說稿《俄羅斯的新問題》、法國著名作家的《為列寧》等等一系列列寧的著作或者有關列寧的著作。這些都成為了共產黨組織成員之間的學習材料。各位共產黨同志們在通信時也相互介紹《共產黨》月刊,比如,毛澤東給蔡和森的信里就說到:“《共產黨》月刊,旗幟鮮明。”
3.明確闡明中國革命道路。《共產黨》月刊創刊時,陳獨秀發表了一篇短言。在這篇短言中,他明確指出,“跟著俄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討論中國的國情,宣布“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中國革命要走的道路”。發行的很多文章都著重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十月革命為世界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指明了方向,我們中國也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三)《向導》周報
(1)創刊宣言。1922年9月13日,機關刊物《向導》周報創刊。瞿秋白、羅章龍、陳獨秀、李大釗、彭述之等參與了編輯和撰稿,主編由蔡和森擔任。在中共早期黨刊發展過程中,發行時間最長、連續性最好的報紙就是《向導》周報。它倡導統一與和平,并且始終致力于把中國實際和馬克思主義學說相結合,把先進理論運用在解決中國實際存在的社會問題上,為中國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2)主要內容。1.政治時事評論。《向導》周報設置多個專欄發表時事評論,如《革命運動中之印度政治近況》、《中國國際地位與承認蘇維埃格羅斯》和《土耳其國民軍勝利的國際價值》等等,都是通過分析國際國內的時事狀況,總結分析各國革命路線的經驗教訓,并提取有意義的成分形成經驗性文章。這些文章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反帝反封,特別是馬列主義思想,在國內具有極高的聲望。
2.宣傳我黨政治主張。《向導》周報在發刊詞中就明確表達了統一與和平的愿望,并且第一次面向群眾提出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口號。它記錄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和第一次大革命的全過程,在各個歷史階段都適時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例如,毛澤東發表《北京政變與商人》一文,提出革命成功的必要條件就是建立聯合戰線,號召工農商學教等統一起來反抗壓迫。陳獨秀的《革命與反革命》一文,對革命與反革命的邏輯關系做了解釋,對“第一次大革命”的全過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其他報刊
(1)《前鋒》月刊。《前鋒》月刊名義上創刊于廣州,實則在上海創刊,只不過在地下秘密發行。《前鋒》月刊著重調查研究實際問題,在分析中國的經濟政治問題時重視采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在其創刊號中,月刊始終強調通過對中國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的分析,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路線和綱領。特別是短評專欄《寸鐵》,其文字特點就是短小精悍、針砭時弊,評論各國斗爭形勢,論證中國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正確性。
(2) 《熱血日報》。《熱血日報》由瞿秋白籌辦并擔任主筆。這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份報紙,其主要目的就是揭露五卅運動的真相。《熱血日報》設有“國內要聞”、“國際要聞”等多個專欄,首先它著重宣傳我黨對于五卅運動的指導策略和政治主張,其次,貫徹中共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綱領,揭露他們的反動實質。《熱血日報》在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用以指導革命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出版不久就被反動軍閥勒令停刊了。
三、中共黨刊的輿論宣傳作用
(一)使馬克思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中國共產黨中央報刊始終是為中國人民利益奮斗的報刊,也始終為了中國的統一與和平而努力。當時的青年學者們嘗試了很多的思想與道路,最終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并將其作為心中的信仰。在堅定了心中信仰的同時,他們就在為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而努力了。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主要撰稿人、黨刊創辦人,把馬克思主義思想首先帶入中國。以震瀛(張西曼)、李季為代表的主要翻譯家,翻譯了世界各國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特別是《社會主義史》,將“階級斗爭理論”引入中國。這些都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架起了橋梁。
(二)使中國共產黨隊伍迅速擴大
中共一大召開時,與會的正式代表人數不足15人。中國共產黨要想實現其“為無產階級利益奮斗”的理想信念,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擴大隊伍。如何迅速擴大隊伍并穩固隊伍的團結?李大釗就提出了“我們的武器就是擁有共同的信仰”。作為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同志以《新青年》、《每周評論》等為陣地,把先進思想帶到中國大地,越來越多的人變換政治主張轉而站到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的短短六年時間,黨員人數從建黨之初的53名發展到了57967名。發展之快,有目共睹。
(三)監督和引導黨內群體
共產黨隊伍不斷擴大,相應的管理難度隨之增加。共產黨員們利用自己卓越的組織和宣傳才能帶領隊伍一步步走上正軌,其主要武器之一就是中共自己的報刊。首先,報刊通過翻譯和編撰發表了一系列理論性文章,如列寧的演說集和李大釗、陳獨秀的大量作品,為黨內群體工作提供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指明了社會主義方向。其次,中共報刊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敢于正視事實情況并且真實地進行報道,他們有權利有義務監督共產黨員們的活動。只有勇于揭露黨內實際存在的錯誤,我們共產黨隊伍才能及時發現及時改正。
參考文獻
[1] 秦正為.瞿秋白的馬克思主義觀[J].長江論壇,2007(02).
[2] 孔海棠.《向導》與陳獨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1.
[3] 包惠僧.包惠僧回憶錄[M].人民出版社,1982.
[4] 錢承軍.中國共產黨報人群體的出現與崛起[M].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李小西(1994.09- ),女,漢族,河南太康人,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指導老師:莊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