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情況下,高中階段的美術教育是培養藝術人才的關鍵階段。美術學科是素質教育中的組成部分,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從藝術教育整體上看很多教師都忽略了色彩教育。美術學習過程中,色彩組合搭配的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藝術作品的魅力。本文分析了美術藝考中色彩教育的現狀,并針對色彩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美術藝考;色彩教育;缺失和對策
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色彩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還能幫助教師及時完成教學任務,從整體上提高藝術教學效果。在美術藝考的教育中,注重色彩搭配訓練,能夠讓美術作品整體上看起來更加協調,畫面明亮而干凈,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 ?美術藝考中色彩教育的重要性
色彩繽紛的大自然讓我們的世界變得不再單調,而細心地研究并運用色彩,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美妙感受。美術教學的開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和提高他們發現美、認識美的能力,繼而創作出更多的優秀的作品,不斷豐富人們的情感和生活。現如今,在美術藝考中色彩組成和搭配占據的影響力在逐步增加。色調是色彩的調子,也是整幅藝術作品中靈魂所在,在美術創作中做好色彩處理,科學選擇和運用色調是非常重要的。在色彩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靜物風景或者人物肖像,色調的選擇和運用往往最能直接體現出一幅作品不同的情境氛圍,帶給人們完全不同的感覺。對于風景畫來說,季節、氣候、時間、光線的選擇使用不同,其表現的情境也就不一樣。比如,在藝術作品中,同樣是楓葉,紅色的楓葉和黃色的楓葉往往能表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意境,色彩的選擇讓作品可以是熱烈激情也可以是衰敗凋零。比如,在描繪夏天時,就應該以綠調子為主,在陽光下以暖調為主,在陰雪天以冷灰調為主。色彩的選擇和運用往往能形成各種不同的藝術效果,而且其中色彩亮度的選擇,不同的光線和時間,其透漏出情感氛圍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美術藝考中注重色彩搭配和使用,這樣才能讓作品整體氛圍更加協調,有效提高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二、 ?美術藝考中色彩教育的現狀
色彩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意義十分重要,但是我國藝術教學中色彩的學習和搭配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有待進一步提升。從藝術教學現狀來看,美術藝考中關于色彩的學習已經被過分套路化了,有所謂的國美風,也就是人們說的中國美院的那個國美風,國美風這種色彩教學體系是挺好的,有助于提高學生色彩運用能力,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學過程越來越公式化,這種比較僵化的學習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隨著時間的流逝,藝考中色彩教育的模式化、套路化現象更加明顯,這種風氣的產生已經影響到了絕大部分的考試。除此之外,美術藝考中色彩教育還存在著以下問題,主要表現在美術教學中對于色彩的基本規律認識不清,藝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色彩教學的訓練和搭配不夠重視,不能夠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對于色彩的鑒賞能力。藝術教學中關于色彩的搭配和學習,不僅僅是局限在整體上把握選擇好色彩,而且要從細節上做好色彩的管理和搭配。藝術教學過程中,對于色彩的搭配和學習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不斷的積累和實踐,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和掌握的。受到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美術教師忽視了興趣培養,直接就是切入重點,給學生無形中造成了一股很大的壓力,這種過分看重成績的行為,很有可能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美術的熱情,打擊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勇氣,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率。色彩的運用和學習,不僅讓學生認識和理解色彩,最重要的是運用色彩,科學進行搭配。在藝術作品中,色彩的明暗程度對于作品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冷暖色彩的選擇也會影響作品的感覺。很多美術教師往往忽略了冷暖色系色彩的對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對于色彩的搭配和使用,建立完善的色彩鑒賞評價體系,幫助學生更好進步和成長。
三、 ?美術藝考中色彩教育的建議
(一)明確色彩教學的重點內容
為了提高學生對于色彩的感知運用能力,提高色彩教學表現效果。美術教師要明確色彩教學的重點內容,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那些重要的理論知識講解透徹,幫助學生打牢基礎,從而提高藝術教學的效果。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藝術教師要重點講解色彩的三要素,這些最基礎的知識掌握牢靠,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效避免出現混合色判斷出現問題的情況。在色彩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紅、黃、藍這三種原色做一些色彩的調色練習,也可以是白色加上紅黃藍三原色進行互調練習,這個是能在短時間之內讓零基礎的學生在調色上實現大的突破,從而提高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需要重視的就是色彩作品的講解和色彩明暗的問題,教師可以選舉一些比較代表性的作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色彩搭配使用的明暗、純度變化等各種比較細節的問題。若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基礎屬于比較薄弱的類型,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描繪色表,從比較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同樣也能幫助學生迅速掌握色彩的理論知識,進而能夠完成對于色彩的調配。
(二)鑒賞和感悟色彩的魅力
美術作品的鑒賞和學習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快速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在日常的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準備那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學習這些作品中色彩的運用和特征,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色彩學習,也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選擇藝術作品時,若是條件比較好,教師可以選擇印刷或者圖像作品,甚至可以帶領學生去觀摩原版作品,觀察和了解作者的筆鋒走勢,這種貼近實際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快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品味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利用時機進行引導和講解。根據具體的學習情況,運用簡練的語言讓學生自行進行思索和解答,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這種比較簡單有活力的教育教學方式,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冷暖色彩的辨別使用能力,充分改善學生的色彩表現比較單一的情況和問題。因此,在作品鑒賞環節培養學生的色彩觀察領悟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于印象派的作品進行展示,引導學生積極觀察作者的表現手法,充分認識到光和色的變化對于藝術作品的意義,從而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能夠從中尋找到那些特定的變化規律。
(三)充分開展色彩寫生實踐活動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副色彩靚麗的風景線,大自然蘊含的色彩本就是豐富多樣、變化多端的,在美術教學中,色彩的搭配和使用的基礎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色彩寫生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通過色彩寫生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和美術素養。色彩有冷暖色系之分,冷色系能夠讓人感覺到清爽或者寒冷,通常會讓人們想到海洋、冰雪等事物,暖色系則會讓人感受到溫馨、熱情的感覺,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太陽、火光等。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色彩的認識和理解,有效改變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色彩比較單一化的問題,教師可以開展戶外寫生,讓學生自己感受官色彩的明暗帶來的刺激和變化,從而展現出更加生動形象的畫面。開展寫生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觀察和思考時間,讓學生組織和構思自己想要呈現的東西,色彩的使用也應當以鼓勵學生為主,不要設定一些局限,影響學生的思考和發揮。同樣的在藝術寫生實踐環節之后,教師應當選取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借助于先進的多媒體設施呈現出來,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分析這次實踐寫生活動中關于色彩的使用和搭配情況。教師可以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組織語言的時間,最后再給予學生指導和點撥,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于色彩的印象,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色彩對于藝術作品的重要作用,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四)開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每一個藝術作品都具有其獨特的一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染力。這主要得益于藝術是多變的、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同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藝術的學習過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被標準化、統一化,這樣就失去了藝術本來的魅力。同樣的是,在色彩的運用中,教師同樣不能指定學生非得使用某一種色彩,應當鼓勵學生去發揮去思考,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思維,也就是創造性。學生自己也要意識到色彩搭配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色彩思維習慣,敢于想象和表現,大膽運用各種色彩組合,從而畫出更多的具有良好的藝術表現力的作品。
四、 結束語
美術藝考教育中,注重個性化色彩的訓練和培養,提高學生對于藝術色彩的敏感力度,鼓勵學生在藝術學習中敢于嘗試運用多種繪畫材料技法在色彩中的運用,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豐富的色彩評價體系,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色彩觀察能力和使用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晶.高職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對策[J].美術文獻,2017(2):67-68.
[2]王楠.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措施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No.162(3):129-130.
[3]崔昕.高校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改革[J].藝術評鑒,2017(6):82-83.
[4]李雅楠.色彩在藝術設計中易被忽視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2018.
[5]陳席慧.淺談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
作者簡介:吳峰,山西省晉中市,晉中市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