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芮



摘 要:精準扶貧政策是我國一項重要的社會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湯原縣緊跟黨中央領導,積極實踐精準扶貧政策,其中,金融扶貧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文章從農村借貸的角度出發,通過研究在銀行辦理業務的51名湯原縣農民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因農村借貸狀況導致農民自主脫貧困難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縣域金融扶貧;自主脫貧;農村借貸
湯原縣積極推動縣域金融扶貧,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基礎,不斷深化金融服務,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的貸款支持力度,鼓勵其自主脫貧。政府和銀行聯合開展金融扶貧活動,完善農村借貸有關服務。以湯原縣信用社為例,2018年,信用社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自貸自用”貸款178筆、889萬元,扶貧貸款給貧困戶吃了定心丸,增收脫貧信心大漲。同時,政府也同其他銀行溝通,努力推動湯原縣金融扶貧事業的發展。金融扶貧固然離不開政府的努力,但是也需要依靠農民的自主脫貧,而鼓勵農民自主脫貧就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借貸的有關問題。
一、湯原縣農村借貸現狀
(一)銀行借貸有關信息
湯原縣現共有43家銀行,其中村鎮銀行是農戶貸款優惠政策最多的優惠,其次是農商行和郵儲銀行。以湯原農村信用社為例,信用社發放的扶貧小額貸款主要用于貧困戶生產經營。該社積極與政府扶貧部門對接、入戶對接,以建立貧困戶分類臺賬,針對不同的貧困戶進行分類扶貧,據統計,截止2018年10月,已發放涉農貸款8億元。
(二)貸款方式
湯原縣農民現在可以選擇的借貸方式主要有銀行借貸和民間借貸兩大類。銀行借貸以信用貸款為主,還有保證貸款和抵押或質押貸款兩種方式,目前,為了推動扶貧事業的發展,湯原農村信用社還發放了扶貧小額貸款。民間借貸人們主要選擇的是擔保公司貸款和高利借貸。雖然民間貸款相對銀行貸款來說比較簡單容易,但是湯原大部分農民還是會選擇向銀行貸款或者向熟人借款。
(三)貸款人群及其需求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21-35歲和35-50歲的農民占比最高,分別占了41.18%和43.14%,可見辦理借貸業務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需要兼顧多方,因此對貸款的需求也就最大。經調查發現,農民對貸款的需求很大,近五年來,43.14%的農民向銀行貸款五萬以上,除了19.61%的農民沒有貸款,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對銀行負有貸款(詳見表1),還有58.82%農民目前需要較大數額的貸款,31.37%的農民需要小額貸款(詳見表2),但是因沒有還款能力、不符合貸款條件等原因導致他們的需要沒有辦法完全得到解決,這和銀行在農民資金供給方面存在的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為民間借貸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二、因農村借貸狀況導致農民自主脫貧困難的原因
(一)銀行
(1)借貸方式單一。現在銀行對農貸款的方式主要集中于小額貸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和農村房屋抵押貸款三種,農民可以選擇的貸款方式很少,而且大多數銀行受到對農貸款的供給困難和資產質量低下的困擾,為減少貸款風險,要么減少貸款,要么提高對貸款對象的質量要求,要么片面強調貸款抵押和擔保,使信貸投向“嫌貧愛富”。調查中,有35.29%的農民認為自己的貸款需求無法解決是因為銀行貸款方式單一,33.33%的農民是由于沒有抵押物所以無法貸款(詳見圖1)。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農民在銀行借貸無果后會選擇問熟人借貸,最后是民間高利借貸,但是熟人借貸和民間高利借貸分別存在著金額較少和利息較高的問題,從長期來看,并不能很好的解決農民的借貸困難問題,根本上還是需要從銀行借貸方式解決。
(2)期限短,數額低。發放對農貸款的銀行主要是農村信用社,一般情況下,農村信用社貸款額度不會超過3萬元,無抵押貸款額度在2萬元左右,最高貸款額度是5萬元。如果是聯名申請貸款的,也可以拿到10萬元的貸款。不同貸款方式的額度也會有差別,信用貸款的額度相對較低,抵押貸款按比例發放,相對來說金額較高,但依舊沒有辦法完全滿足農民需求。流動資金貸款還款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固定資金貸款最長不能超過八年,相較于其他貸款來說還款期限比較短,且農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農業生產活動,收入不穩定,還款期限短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農民的還款負擔。
(二)農民
(1)文化水平低。在《佳木斯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顯示,佳木斯全市在共有的10個縣(市)區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約占全市人口的6.14%;具有高中(含中專)學歷的約占全市人口的15.34%;具有初中學歷的占全市人口的49.83%;具有小學學歷的占全市人口的22.17%;其余的占總人口6.73%都為文盲。可以看出,人口的一半都是初中水平,而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口僅6.14%。湯原縣雖然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在教育方面還是有很大的缺失。農民普遍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政府有關農民的貸款和扶貧政策以及銀行貸款的相關事宜沒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詳見圖2、圖3),這給農民貸款和自主脫貧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很多農民有想法、有頭腦、有沖勁,但是不了解相關信息,在籌措資金和實踐想法時遇到重重阻礙,很多人因此放棄,堅持下來的農民也會因為缺乏知識造成的思想觀念落后、眼界狹隘等問題導致自主脫貧的難度上升。
(2)貸款資金使用不合理。本次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78.43%的農民向銀行貸款的資金用于建房或買房,49.02%的農民用來做生意,39.22%的農民用于農業生產,還有農民將資金用于其他活動(詳見表3)。政府鼓勵農民貸款最根本的原因是希望農民可以通過貸款獲得資金,進行生產創收,從而實現自主脫貧。但是就調查顯示的數據來看,農民貸款的用途主要是建房或買房,這并不能幫助農民創收,只能解決部分住房問題。并且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導致農民在借貸和生產方面往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隨意性,只關注短期利益,造成了農民資金的不合理使用。大部分農民的生產活動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收益極低,勉強夠家庭生活所需,這部分農民貸款的難度較農業生產大戶更大,貸款金額也教少,導致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發展農業生產,同時,這些問題導致了農民在做生意時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他們逐利性很強,并不在意投向及社會效益,往往將資金盲目投入正在限制的過熱行業,很難獲得收益。
(3)貸款多使用民間貸款
從調查的數據來看,農民借貸的需求量近年來有很大的增長,但是農民從銀行得到貸款的比重卻有所下降,在供需關系不平衡的狀況下,民間借貸為滿足農民借貸需求起到了重要的補充和替代作用。其次,民間借貸相較于銀行貸款來說比較容易,只要有人擔保,或者有一定的資產,就能得到貸款,一般發生在熟人之間,手續簡單方便,并且民間借貸的資金可以快速得到周轉,銀行貸款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時間,能夠短時間解決資金困難的問題,為農民借貸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許多農民從民間借貸的資金利率都比銀行同期利率高出很多,農民高息負債以后,加重了生活的負擔,壓縮了利潤空間,收益率低又造成其資金短缺,從而引發惡性循環,對未來的生產活動造成影響,導致農民很難做到真正自主脫貧。
(三)政府
政府政策法規不完善
農民要實現自主脫貧,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而銀行的本質是企業,企業的最終目的是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農民貸款很難給銀行帶來利潤,所以很多銀行會減少對農貸款的供給,導致農民資金得不到保障,這就需要政府積極與銀行溝通,協調好農民貸款和銀行之間的供給平衡,必要情況下政府應該出臺有關政策文件,規范銀行對農貸款活動。農民民間借貸具有隱蔽性,所以政府很難管控,由于沒有相關的政策法規,很多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農民又被收以高息,極易產生糾紛。
三、針對湯原縣農民借貸問題的對策
(一)銀行
(1)創新管理和服務機制。銀行應該簡化貸款手續,不要將手續設計得太過繁瑣,以方便農民理解和辦理貸款的有關業務。農民群體對于貸款往往有著不同的金額和時限需要,銀行應該與時俱進,了解不同農民的貸款需要,在特定時期推出不同的貸款方案以滿足農民需求。例如對想要擴大生產,進行規模化經營的農民群體,在對其資質、信用及想法可行性進行考察后,可以給他較大數額的貸款,降低其貸款利率,鼓勵其發展生產,讓他們在實現自主脫貧的同時帶動同村的農民脫貧。銀行還應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公布體系,將貸款的相關事宜公開化、透明化,讓農民有渠道了解貸款的有關信息。
(2)積極宣傳對農貸款方案。農民對貸款方案的不了解會在貸款時給他們造成困擾,調查顯示有47.06%的農民了解貸款事宜是通過熟人告知的,僅有21.57%的農民是通過銀行宣傳了解的(詳見表4),由此顯示了銀行在宣傳對農貸款信息方面的缺失,農民之間交流往往對有關信息沒有充足了解,容易有誤解,這就需要銀行進行較為專業、有效的宣傳。在宣傳方式中,有58.82%的農民認為由工作人員講解是最有用的,其次是宣傳手冊、視頻廣告和宣傳標語(詳見表5)。銀行應該重視對農貸款方案的宣傳,可以同時使用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定期舉辦交流會由工作人員進行講解,平時發放宣傳手冊等,這對解決農民借貸困難問題及鼓勵農民自主脫貧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民
(1)加強義務教育,提高農民自身素質。湯原縣雖然在積極實踐脫貧攻堅工作,但是農民素質仍處在比較低的水平,為此政府應該加大對教育的扶持力度,合理分配教育資源,鼓勵農民盡量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儲備基礎知識,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農民文化水平的提升,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民自主脫貧的積極性,同時,教育的發展能夠幫助農民接觸到社會發展中比較前沿的思想觀念,使其對國家的扶貧政策有更深層次的解讀,對社會發展方向有更為深刻的認識,提高農民的競爭力。為幫助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趨于科學化、規模化、高效化,政府還可以開設專門的培訓課程,教授農民科學有效的農業生產知識,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農業生產的收益。
(2)培養農民合理的金融信貸理念。農民陷入借貸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金融信貸的有關知識,不了解金融借貸的有關信息,為及時獲取錢款,盲目進行高利借貸,又無法合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終導致了極其嚴重的后果。為建設湯原縣農村借貸的良好環境,政府應該參照其他地區優秀的政策,規范湯原縣農民借貸行為,同時,制定金融借貸的有關法律規定,保護農民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在有關法律規范制定完成后,政府應該組織專業的法律人員向農民講解宣傳,還應該定期開設金融借貸方面的講座,幫助農民了解農村借貸的相關事宜,培養農民合理的金融信貸理念。
(三)政府
(1)完善有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農民貸款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貸款方式單一,目前,政府提出了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政策,使得這一問題有所緩解,政府在未來的縣域金融扶貧工作中還可以增加抵押物的種類,以解決這一問題。貸款的條件和利率是農民貸款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幫助農民自主脫貧,湯原縣政府進行了積極探索,制發了《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實施方案》、《湯原縣扶貧小額信貸實施細則》等文件,并初顯成效。例如農村合作信用社推出的扶貧小額信貸,主要是對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財政貼息專門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制的扶貧貸款產品,這一產品的推出解決了部分農民的貸款難問題。
(2)幫助農民拓寬資金渠道。銀行的資金畢竟是有限的,政府可以鼓勵民間資本家或者有能力的企業在湯原縣針對農民設立專門的貸款機構,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其行為,以此緩解農民和銀行之間供求不平衡的問題。政府還可以鼓勵有能力的農民進行專門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通過讓農民參與就業或者對其投資來拓寬其資金的使用渠道,提高農民貸款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農民的盲目使用。
四、結語
縣域金融扶貧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發展又需要依靠農村金融的支持。目前,湯原縣的農村借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農民自主脫貧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文章從銀行、農民和政府三個角度解析了農村借貸問題,發現農村借貸方式多元化發展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借貸困難的問題,推動縣域金融往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湯原縣:扶貧貸款做活水 脫貧致富信心足[EB/OL].人民網-黑龍江頻道,2018-08-30.
[2] 湯原農村信用社金融貸款帶領貧困戶富起來[EB/OL].人民網.2018-10-15.
[3] 孫程.黑龍江省湯原縣域經濟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
[4] 欒香錄,劉鐘欽.朱琳遼寧省農村民間借貸狀況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
[5] 孫雷.農戶借貸行為與金融[J].濟南金融,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