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貌
摘 要:縣域醫共體的科學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醫療服務的質量,提升了農村基層醫療工作的整體成效。在縣域醫共體的開展過程中,為綜合性發揮它的作用以及成效,應該加強財務管理,落實全面科學的內控制度,綜合性提升醫共體的發展成效。
關鍵詞:縣域醫共體 ?財務管理 ?內控制度
隨著我國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各類疾病納入醫保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在新醫療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傳統區域醫療聯合體的不足逐漸凸顯出來,為進一步推動改革政策的實施,全面提升我國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應該積極推動醫共體的科學開展,實現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以及村衛生室的有效聯合,積極實現基層醫療服務的一體化。作為新興的醫療組織,為推動醫共體的科學開展,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科學優化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一、縣域醫共體現狀
為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看病難的問題,縣域醫共體逐步開展起來,并日益成為一種新興且有效的醫療組織。縣域醫共體的科學開展,能夠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可靠的醫療保障,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醫療工作的整體成效。在縣域醫共體的開展過程中,縣級醫院是主力軍,也是引導者。它們擁有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同時也擁有先進的醫療資源,這些都能夠為縣域醫共體的科學開展創設良好的前提條件。在實踐過程中,由縣級醫院來牽頭,其他兩級醫療組織積極響應,以此來構建科學的縣域醫共體。按照新醫改制度下按人數總額的付費要求,對縣鄉村的醫療機構進行高度整合。積極推動縣域醫共體的科學開展,能夠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可靠的醫療保障,同時還能夠實現醫療資源的高度整合,積極為廣大居民創設一個健康有序的醫療環境,有效解決農村地區醫療資源貧瘠的問題。在縣域醫共體的開展過程中,保障它的實施與開展質量成效,必須依托于科學的建設組織體系,依托于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當然更離不開科學的財務管理。依托于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綜合性發揮縣域醫共體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醫共體財務管理制度
在縣域醫共體的開展過程中,綜合性發揮它的作用以及功能,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村醫療體系,不斷提升農村醫療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成效,應該積極推動醫共體的建設。作為一個新興的組織,在醫共體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完善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更好的梳理雙方的權責,應該積極結合醫共體的特點,全面構建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第一,構建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在縣域醫共體的開展過程中,不斷強化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需要依托于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舉措。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應該率先構建科學的預算管理機制,將全部收支等都納入到預算管理過程中,綜合性優化預算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第二,在醫共體的開展過程中,還應該構建科學的收支管理制度。在實踐過程中,應該積極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斷強化和提升信息管理的透明度以及整體效率。依托于信息技術手段,能夠將全部的收支等都納入到財務管理體系中,確保收支、核算等清晰準確。第三,構建科學的支出管理制度。在醫共體的財務管理過程中,支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內容。只有依托于科學全面的支出管理,只有依托于全面有效的支出管理,才能綜合性提升支出管理的成效,也才能科學優化支出管理的作用。在支出工作的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充分明確自身的職責,應該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標準來開展工作,確保整體工作收到成效,確保整體工作有的放矢的開展。當然,在醫共體財務管理實踐中,除上述內容外,還包括科學的內控制度。內控管理的科學實施,能夠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夯實的基礎,能夠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缺陷,繼而全面推動財務管理的科學規范實施。因此,在實踐過程中,還應該建立科學的內控管理體系。事實證明,醫共體的科學發展,與財務內控制度存在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性。若財務內控質量不高,或者財務內控管理缺乏實效,則勢必直接影響著醫共體的長效快速發展。
三、加強醫共體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在醫共體財務內控管理過程中,還應該積極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實現醫共體內信息系統數據的互融互通。醫共體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醫共體內部控制機制與財務運行監督管理,才能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也才能整體優化財務管理的效益。因此,在現階段,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應該積極推動信息化建設力度。一方面,在縣域醫共體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構建信息化系統,不斷提升信息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另一方面,在縣域醫共體的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切實提升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不斷優化他們的信息意識,促使他們能夠在信息化環境中科學開展內控管理。同時,在內控管理實踐中,依托于信息技術手段,內控管理人員應該注重信息的科學篩查,應該注重信息的全面管控,繼而全面提升信息資源的利用成效,科學優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質量。
四、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醫共體涉及到的醫療組織相對比較多,在整合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能夠為農村基層醫療提供充分的資源以及醫療保障,但也容易凸顯其他的問題。為優化醫共體的發展成效,不斷明確不同醫療機構的職責以及任務,全方位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應該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管理。一方面,在醫共體的發展過程中,有必要構建科學的內部審計監督制度,全面保障內部審計監督的科學性與全面性,綜合性提升內控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同時,在內控審計監督過程中,還應該成立獨立權威的內控審計部門,由它們來具體實施內控審計監督工作,全方位提升內控審計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水平。另一方面,在醫共體的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切實提升內控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不斷優化內控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醫共體應該科學配置內控審計人員,明確內控審計人員的職責與分工,優化內控審計人員的整體素養,全面提升內控審計人員的工作成效。
五、結束語
縣域醫共體的科學開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能夠充分提升農村醫療服務的水平。在醫共體的建設過程中,應該落實科學的財務內控管理,依托于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依托于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全面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綜合性提升醫共體的發展成效。
參考文獻
[1]陶澤兵,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初探[J],山西農經,2018(24).
[2]王偉達,馬駿,馬高祥,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初探[J],現代醫院管理,2018(06).
[3]吳利明,縣域醫共體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會計路徑探討[J],會計師,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