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摘 要:商業銀行踐行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其中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風險,信用評級作為信用風險的評價手段在商業銀行全部業務流程中發揮著入口把關作用。本文主要從商業銀行內部評級視角,闡述了信用評級與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關系、作用、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通過不斷完善是完善信用評級體系,發揮其在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信用評級 ?全面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
一、信用評級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內涵
信用評級和全面風險管理是經濟全球化和金融風險管控的產物,其內涵和意義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普適性。
(一)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是對信用風險的考量,通過評估評級對象履行承諾的意愿及足額償還的風險給與評級對象風險程度表示,并用特定符號表示。信用評級分為外部評級和內部評級,外部評級主要來源于獨立的第三方評級機構,可供全社會參考,而內部評級主要是金融機構獨立構建的評級體系用來評價信貸對象的信用風險。
(二)全面風險管理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金融實體,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勢必要進行風險管控,利用有限的資本創造最大的利潤。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國別風險、銀行賬戶利率風險、聲譽風險、戰略風險、信息科技風險等,為管控各類風險,商業銀行建立了覆蓋全部業務、崗位、人員,與業務條線相互制衡、良性促進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二、信用評級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作用
信用評級是商業銀行評價合作對象信用風險,從而作出選擇的重要抓手,更是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控的前端要素和重要一環,具有重要作用。
(一)信用評級與全面風險管理的關系
銀行經營風險,風險的概念和細分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深化,對商業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商業銀行建立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涵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涉及的各類風險,信用評級主要是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信用風險進行評價,信用評級的結果成為商業銀行全面管控各類風險的重要抓手。
(二)信用評級的作用
一是商業銀行合作對象的準入門檻。商業銀行用內部信用評級指標體系表示合作對象的信用風險程度,成為合作對象申請商業銀行貸款的第一道關口,如若信用評級未達到商業銀行的準入等級標準,則不予合作,其所帶來的一切風險將不會傳導到商業銀行內部。
二是為商業銀行信貸指標測算提供依據。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涉及的貸款成本測算,信用結構設計等與商業銀行收益、損失挽回能力相關的環節均與合作對象的信用等級產生關聯,等級的高低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為開展該項業務所要求合作對象提供的條件,信用等級作為測算因子,也對商業銀行不良率、損失率等管理指標產生影響,因此涉及商業銀行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眾多風險管控的手段。
三是為商業銀行對合作對象進行分類管理提供依據。商業銀行合作對象的信用評級結果廣泛應用于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流程,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合作對象采用不同的監測、管理手段,分類施策、管控風險,一定程度上使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資源因信用評級的分布不同而分配比重不同。
(三)面臨的問題
信用評級執行過于嚴苛則不利于業務適應經濟發展的變化,而執行寬松則不利于后續風險管控,失去了信用評級的真正意義。
三、相關建議
(一)強化信用評級理念,不斷提升對信用評級的認識
通過宣介、培訓等方式,讓商業銀行全體員工及合作對象了解信用評級的歷史和對機構、企業聲譽的重要影響,提升對信用評級和全面風險管理文化重要性的認識。
(二)不斷優化信用評級模型,提升信用評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通過向標普、穆迪、惠譽等國際評級機構學習交流,完善商業銀行內部評級模型,或者科學選擇外部評級機構對商業銀行合作對象進行獨立評級,客觀評價合作對象的信用風險。
(三)培養信用評級專業人才,加強信用評級隊伍建設
在商業銀行內部建立獨立的信用評級職能部門,招聘財會、審計等專業領域人才從事信用評級管理、操作職責,審慎操作,合規管理,并參與全面風險管理,從更全面的角度發揮信用評級的基礎性作用和崗位制衡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強.我國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探究[J].商訊,2019(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