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楠, 徐 翔,鄧曉悅,衡曉容,劉 勇,宋燦燦, 張 喆, 蔣春先, 李 慶*
(1.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成都 溫江 611130;2.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省米易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米易 617200 )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 E. Smith),屬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屬Spodoptera,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多食性害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遷飛性害蟲。草地貪夜蛾可危害玉米、水稻、甘蔗、高粱、花生等76科353種植物,嚴重威脅玉米等作物生產[1]。截止2019年8月,草地貪夜蛾在我國24個省份的1366個縣(市、區)發生,危害面積95.4萬hm2。
目前國內外對草地貪夜蛾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化學農藥具有速效性、高效性,是目前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控工作的主要手段[2-4]。由于草地貪夜蛾田間世代重疊、適生性強、繁殖速度快、化學農藥使用容易引起“3R”問題。在國內已經發現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和Bt已經不能很好的防治草地貪夜蛾[5]。此外,化學防治還可能破壞農田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化學農藥的殘留會嚴重威脅人畜的安全[6]。因此探究包括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內的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顯得十分必要。近年來,殺蟲燈已在農業害蟲防治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7-10]。本試驗以黑光燈和頻振式殺蟲燈為對照,探究不同波長殺蟲燈對草地貪夜蛾的誘殺效果,以期為利用或進一步改進、研制新型殺蟲燈防治草地貪夜提供依據。
368nm、384nm、405nm、448nm單波長殺蟲燈及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均由四川瑞進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白馬鄉高龍村4組。驗地玉米品種為川單30,生育期為小喇叭口期。通過田間調查玉米受害株率為70%,百株蟲量為173.33頭,田間世代重疊。
試驗設368nm、384nm、405nm和448nm單波長殺蟲燈和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6個處理, 每盞燈作為1個小區,每處理3次重復,燈距100m,隨機區組排列,放置高度高于玉米冠層(約為2m)。試驗在2019年7月17~25日,開燈時間為每天20∶00至次日6∶00,每2d收集1次燈下昆蟲并分類鑒定,統計草地貪夜蛾、天敵(草蛉、瓢蟲、步甲、食蚜蠅和寄生蜂等)和其他害蟲數量。
使用SPSS20.0進行鄧肯氏新復極差法差異顯著性檢驗。
5次燈下數據表明(表1),各處理間存在不同程度差異,誘蛾量從大到小依次為368nm、384nm、405nm、448nm、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7月17日、7月19、7月23日和7.25日368nm燈下誘得草地貪夜蛾蛾數量顯著高于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405nm和448nm。從5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單波長殺蟲燈368nm誘殺草地貪夜蛾效果最好,顯著高于其它處理,384nm誘蛾量也顯著高于405nm、448nm和黑光燈及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效果。

表1 不同殺蟲燈對草地貪夜蛾誘殺效果
注:同列防效數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由表2知:4種單波長殺蟲燈誘殺天敵昆蟲數量顯著低于黑光燈和頻振式殺蟲燈。其中405nm單波長最低,384nm次之。從天敵昆蟲與草地貪夜蛾的比和益害比可以看出,368nm、384nm 和405nm在誘殺相同數量的草地貪夜蛾時對天敵影響較小。

表2 殺蟲燈對天敵及其他昆蟲的影響
注:同列防效數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本研究表明,368nm和384nm單波長殺蟲燈誘殺草地貪夜蛾的效果顯著高于405nm、448nm、黑光燈和頻振式殺蟲燈,同時368nm誘集草地貪夜蛾數量顯著高于384nm,這與國內已有報道表明對鱗翅目夜蛾科340nm~370nm是效果較好的波長基本一致[11]。同時單波長殺蟲燈對天敵昆蟲的影響小于傳統的黑光燈和頻振式殺蟲燈。通過試驗發現,供試的不同類型及波長殺蟲燈誘得的草地貪夜蛾誘數量不多,但不同波長間存在差異,并以短波368nm效果最好,因此進一步探究草地貪夜蛾對不同波長敏感性,特別是對短波光的敏感性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