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建斌
三峽大學地處世界水電之都、長江三峽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 是一個由多民族學生組成的團結、和諧、溫馨的大家庭,有在校學生2.6 萬余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4700 余人。
近年來,三峽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及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創新成立了“聚力工作室”,凝聚“民族一家親”的團結力,匯聚“求索創新”的智慧力,融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力,多力聚合,共同灌育新時代民族團結的幸福之花,助力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受到各民族學生和社會各界好評。
為充分發揮“聚力工作室”在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中的人才培養、學生教育和協同創新作用,學校充分調動各方資源,以“專兼結合”的方式構建出了“社會-學校-學院”三方聯動的高效化工作隊伍,以少數民族學生為“點”、以校內外各方為“線”、以各項相關管理和服務內容為“面”,形成了由“點”串“線”,由“線”連“面”的少數民族學生工作齊抓共管新格局。
專職人員專業化。工作室設置專職主任1名(新疆內派管理教師擔任)、副主任1名(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擔任),并配備6名主要成員(1名新疆內派管理教師、4名分別擔任事務中心負責人的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和1名C 類輔導員)協助開展具體工作。
工作室下設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引領中心、安全教育服務中心、綜合素質提升中心和幫扶中心,同時配備專門辦公場地300 多平方米和相應計算機、圖書資料等軟硬件設施,為全校少數民族學生提供精準教育服務。
顧問成員多元化。聘請新疆駐鄂教育工作組、湖北省教育廳思政處、宜昌市公安局、宜昌市民宗委、宜昌市國家安全委員會,三峽大學黨委統戰部、黨委學生工作部、保衛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及兄弟高校專家學者組成顧問團。
兼職人員全面化。在工作室下設的各中心里,聘任經驗豐富、各具專長的優秀輔導員30 余人組成專項工作小組,對少數民族學生實行“雙輔導員制”并全覆蓋,簡化工作層級,協同開展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讓管理服務“一盤棋”,落實政策“一條線”,教育目的“一條心”。
“聚力工作室”的成立既為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物理空間,也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了在校學習生活的精神家園,更是凝結出了“步調統一、同頻共振、齊心協力”的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人才隊伍,形成了管理服務有師資、活動開展有場地、工作聯動有機制的全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創新型工作平臺。
“聚力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秉持“一本六度”工作理念,即以“立德樹人”助力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為根本,以“嚴格管理有尺度、真情關愛有溫度、精準幫扶有力度、文體活動有亮度、團結融合有深度、知行合一有高度”的工作要求,體現“嚴愛相濟、平等融合、以文化人、精細服務”的育人特點,重點面向少數民族學生開展思想引領、安全穩定、學業指導、經濟資助、心理疏導、素質提升等工作,真正為少數民族學生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形成不斷提升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聚力”平臺。
實施“引航人生”理想信念引領工程。將黨建和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相結合,讓基層黨員與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幫扶,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推進黨建帶團建工作。
通過舉辦“平語近人”讀書會、“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月”等活動,大力宣傳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形成思想引領和感情依托,使少數民族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實施“紅石榴”實踐育人創優工程。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深入開展“三大使者家鄉行”“三下鄉”社會實踐、“一帶一路快樂行”“長江大保護”等主題寒暑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少數民族學生發揮專業所長,致力科技創新,躬身社會調研,踐行實踐精神。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成立“民族政策宣講團”和“艾力(愛你)”志愿者服務隊,引導少數民族學生緊扣實踐主題,聚焦時代熱點,心系民生問題,關注弱勢群體。
實施“榜樣的力量”示范引領工程。通過舉辦“少數民族優秀學子風采展”“少數民族學生菁英訓練營”和“民族團結之星”“民族團結星級寢室”評選等活動,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挖掘優秀、培育先進、樹立典型,充分發揮身邊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全體少數民族學生向先進看齊,營造人人力爭上游的積極氛圍。
實施“民族之家”家文化培育工程。通過組建“少數民族大學生樂隊”“少數民族舞蹈培訓學校”,舉辦“金色記憶·秋之韻”少數民族文化體育藝術節、“少數民族學生才藝大比拼”“舞動青春”民族歌舞大賽、“中華文化經典吟誦暨少數民族大學生原創作品朗誦大賽”“民族風·家鄉情·校園美”民族學子風采大賽等活動,豐富少數民族學生在校業余文化生活,讓聚力工作室真正成為少數民族學生遠方的“家”。
實施“你我共攜手”家校互聯互通工程。通過寒暑假家訪、舉辦線上線下少數民族學生家長見面會、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QQ 群、微信群討論會等形式,增強學校與少數民族學生家長的聯系。

2019年5月28日,三峽大學舉辦“聚力工作室”揭牌儀式
特別是重點推進“四進二聯一交友”(即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網絡,聯系學生、聯系家長,與學生交朋友)活動,實現“家—校—生”的良性頻繁互動,聚家校之合力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聚力工作室”以新時代、新形勢、新背景下推動學校“健全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機制、搭建少數民族學生教育體系、做細少數民族學生服務標準”為目標,以“四個有力”探索激勵少數民族學生不斷刻苦學習,從而鑄造出求索奮進的夢想之“魂”,讓學生有歸屬感、獲得感、存在感和榮譽感,切實推動少數民族學生工作向縱深發展。
制度管理有力。工作室協助學校相關部門開展調研并出臺了《少數民族學生預科生學籍管理暫行條例》《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方案》《關于母語非漢語少數民族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和《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經濟資助管理辦法》《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實施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規范化、正規化、制度化,形成有效管理體系。
活動開展有力。工作室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進步的系列重要論述為遵循,準確把握“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豐富內涵,通過舉辦“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月”系列活動,大力宣傳貫徹黨的民族團結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各民族學生樹立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良好習慣,形成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氛圍。
關懷幫扶有力。工作室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進行情感培育,促進多民族文化交融。每逢節日,校、院領導及輔導員堅持與民族學生一起共度佳節,并發放慰問金及物資等;在少數民族學生家庭遭受變故遇到困難時,工作室及時組織幫扶活動,如為患白血病的維吾爾族學生買買提·阿卜拉募集愛心款達25 萬余元;鼓勵和帶領在校生開展援疆幫扶活動,采取不同形式向家鄉少數民族同胞獻愛心。
樹立榜樣有力。樹立少數民族學生在日常學習、科創競賽、公益服務、考研就業、團學工作中的模范典型,開展少數民族學生“身邊的好同學”評選活動,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愛國、愛黨和榮校意識;設立新疆和西藏少數民族學生“石榴籽”專項獎學金,在“校園百星”評選中設置“民族團結之星”,制定《優秀少數民族學生模范黨員發展專項辦法》,召開“發聲亮劍”宣講總結表彰大會等,以點帶面發揮優秀典型的帶頭作用,讓榜樣、典型接地氣、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能借鑒、可參考,逐步在少數民族學生群體中形成“榜樣帶動、比學爭先、群星閃耀”的濃郁氛圍和良好局面。
“聚力工作室”牢牢把握“思想引領”“精準幫扶”“狠抓穩定”和“引航人生”四個維度,在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愛、學習上關心、校園文化活動上關注,全面促進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堅持思想引領,讓學生有了堅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在少數民族學生中大力宣傳貫徹黨的民族團結政策,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少數民族學生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少數民族好青年。
全校少數民族學生提交入黨申請書人數和黨員(預備黨員)人數逐年上升。
開展精準幫扶,讓學生有了不斷努力學習的“源動力”。通過“小班教學”“集中輔導”等方式,在學業上進行幫扶學生達1000 余人次,幫助學業困難學生樹立了信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一對一”結對幫扶等方式,幫助230 余名少數民族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解決了就業問題。
學校通過綠色通道、助學貸款解決3378名少數民族學生緩交學費問題;通過國家獎助學金、求索助學金等措施為5849名少數民族學生提供生活保障;對家庭突發變故或遭遇自然災害的少數民族學生及時發放臨時困難補助解決學生生活困難。
狠抓安全穩定,讓學生有了健康成長環境的“壓艙石”。
工作室結合學校學生網格化管理體系,精細管理,建立健全了高效便捷的安全信息網絡,培育了一支安全可靠的少數民族學生安全網格員隊伍,形成了與省市公安、民宗等部門的有效聯系與互動機制,實現了重心前移、預防為主,能夠切實把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安全穩定。
引航人生規劃,讓學生有了提升素質能力的“方向盤”。
工作室選聘品學兼優的“泛舟學業小導師”50余名,對接幫扶300 余名少數民族新生,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發現、培育適合學生發展的知識、技能,幫助學生明確定位,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做好學業和人生規劃;成立“巴旦木漫畫社”、民族團結大劇院、“石榴籽”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應急服務隊等社團組織,引導學生根據技能、愛好開展社會公益服務和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切實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做好人生引航工作。
在“聚力工作室”的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下,學校已形成了“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月”系列活動、“少數民族學生達人秀”“國際桃花文化節”等一批關注度高、參與面廣、影響力大、深受少數民族學生喜愛的品牌活動。
培養了志愿投身“西部計劃”、被譽為“堅強的格桑花,明媚的草原卓瑪”的藏族女孩阿西蘭措;2018年度“百生講壇”省級金牌主講人、回族學生田彥禮;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考取清華大學研究生的退伍老兵、滿族學生安過等一批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