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吉兒,陳雙琴,夏雅雄,王 鳳,吳佳瑩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近年來,為積極響應教育部2008年提出的“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1],全國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于2010年啟動,目前已形成常態化。護理技能大賽賽項設計突出對接護理職業崗位、護理行業標準,嚴格按照臨床護理崗位實際工作需求,注重對護生護理評判性思維、整體護理、人文關懷和溝通等臨床綜合能力的考核[2]。本研究旨在以護理技能大賽為導向,創新基礎護理教學模式,以提高護生臨床綜合能力。經過近一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將方法報告如下。
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我院2017級護理專業一個班為實驗組,一個班為對照組,兩組已修課程相同。實驗組50名,年齡(19.38±0.56)歲,對照組 51 名,年齡(19.53±0.54)歲,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上學期平均成績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實驗組和對照組由經過統一培訓的同一組教師進行授課,選用的教材相同,學習內容和課時數相同,學習進度一致。
1.2.1 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基于護理技能大賽的教學模式,具體實施如下:(1)課前準備:課題組依據護理技能大賽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中案例的設計形式,結合課程標準,收集供教學用的典型案例。整理最新的護理技能大賽操作評分標準,對未出現在各級大賽中的操作,根據大賽考核要求,規范各項操作標準。上課前將導學案例發放給護生,要求護生通過預習新課和查閱資料分析討論案例。實訓課前發放實訓案例與技能操作標準,便于護生預習。(2)授課過程:理論課程采用導學案例引出授課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案例進行啟發式教學,提高護生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實訓課程采用導入—示教—模擬—競賽的形式:以導學案例引出操作內容,明確實訓目標;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示教,一是教師規范示教,精講操作標準,強調操作重難點與注意事項,二是展示護理技能大賽優秀比賽視頻,三是讓已參加過大賽或者正在進行大賽培訓的學生進行示教;學生3~4人為一組進行實訓,分角色扮演,模擬臨床情景,培養操作能力、人文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等;相應操作項目學習結束后通過個人賽或小組賽進行技能操作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檢驗實訓效果。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理論課以教師教授為主,實訓課首先由教師對護理技能操作進行詳細講解和示教,然后學生在護理實訓病房進行模擬練習,教師在旁指導,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1.3.1 成績評價 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分為理論考核與操作技能考核。理論考核為統一的期末考,采用閉卷考試,滿分100分,試卷按照評分標準由同一組教師統一批改。操作技能考核項目包括無菌技術、靜脈輸液等8項技能,每項技能滿分100分,由同一組教師進行考核與評分,8項技能的平均分為護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
1.3.2 問卷調查 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實驗組護生對基于護理技能大賽的教學模式的評價。問卷共10個條目,每條目的選項為“同意”“一般”“不同意”。問卷統一發放,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兩獨立樣本t檢驗等,以P<0.01為差異有顯著性。
表1 兩組護生成績比較(±s,分)
實驗組(n=50)t值P理論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組別 對照組(n=51)82.18±4.63 88.63±1.88 85.16±4.71 92.86±1.20 3.211 13.493<0.01<0.001

表2 實驗組護生對基于護理技能大賽的教學模式的評價[n(%)]
作為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基礎護理多采用“講解—演示—練習—考核”的傳統教學模式,該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手把手地教,強調動作的規范性和程序的準確性,造成護生機械化模仿,加上臨床護理技術和理念日新月異,而部分教材內容陳舊,課堂與臨床脫節,最終導致護生與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這種形勢下,各級護理技能大賽應運而生。護理技能大賽由案例分析和技能操作兩部分組成,技能操作中基礎護理課程內容占較大比重。通過探究近年來護理技能大賽的發展,分析競賽內容、形式、要求和標準等,總結護理技能大賽特點:一是貼近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二是強調護理工作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三是重視護理人文關懷的評價,四是突出護理綜合職業素質評價[3]。護理技能大賽對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起著導向性作用,多項研究[4-7]表明技能大賽對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生技能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均發揮出積極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3.2.1 教學模式特點 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護理技能大賽的基礎護理教學模式,將“精英式”競賽輔導普及到普通高職教育課堂中,探討與臨床需求相一致的教學過程,以實現護理技能大賽“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本教學模式主要特點有:(1)更新課程內容:以護理技能大賽為導向,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與優化,融入臨床新進展,使課堂教學貼近臨床實際,跟上臨床護理的發展步伐。(2)優化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通過任務驅動法提高護生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通過情景教學法創設臨床情景,培養護生臨床思維;通過角色扮演法模擬臨床實際,將人際溝通、人文關懷等貫穿于護理操作中,培養護生實踐能力、人文關懷能力等臨床綜合能力。(3)激發學習興趣:相應操作學習結束后通過個人賽或小組賽進行技能操作比賽,激發護生學習熱情,以賽促學。同時,在比賽環節中設置一些小差錯與小關卡,培養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護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
3.2.2 應用效果 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本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得到實驗組護生較高的評價,各項評價內容的同意率均在90%以上。
總之,基于護理技能大賽的基礎護理教學模式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具備一定的推廣價值。在今后教學中,課題組將進一步改進本教學模式并加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