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潔
摘要:《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由關鶴巖、馮福寬、李若冰、徐鎖作詞,劉烽作曲,旋律優美,曲調明亮,是一首民族風味濃郁的陜北信天游民歌。這首歌曲表現了陜北地區軍民的真實生活,同時也表達了陜北人民對革命將士的敬仰之情,感激之情。有很多優秀的歌唱家演唱過這首經典民歌,并形成了不同的演唱版本,其中以郭蘭英、阿寶和王二妮的演唱版本最具有特色,最有代表性。郭蘭英演唱的版本淳樸真實、細膩深沉,聲音清脆明亮猶如百靈鳥一般;阿寶演唱的版本氣勢磅礴、鏗鏘有力,表現出戰場的威猛,轟轟烈烈;王二妮演唱的版本聲音甜美、咬字清晰、感情深厚,將自己對家鄉的熱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演唱版本? ?郭蘭英? ?阿寶? ?王二妮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6-0013-05
一、《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歌曲文本的比較
歌詞和旋律是一首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旋律能夠給我們帶來聽覺享受,歌詞給我們帶來內涵感動,一首歌有了寓意深刻的歌詞、觸人心弦的旋律,才會引起聽眾的心靈觸動,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同時,編曲配器在《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編曲配器使這首歌變得更完美、更絢麗。加上編曲配器就像給一首歌穿上了華麗的衣裳,給觀眾更強大的吸引力、震懾力。
(一)歌詞的比較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有很多歌唱家改編演唱,也有很多種演唱形式。三個版本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由于時代背景、演唱形式不同,歌詞上也有細微的改動,出現了很多版本。這首歌描寫了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的時候,正好山上的山丹丹花開,紅軍戰士和陜北人民一起高歌群舞的景象。它的旋律優美動人,曲調明亮寬廣,是陜北勞動人民情感的結晶,也是陜北人民生活的最直接的反映。這首歌抒發了陜北人民對共產黨的崇拜之情,描繪了一幅紅軍戰士革命生活的圖畫,同時也展現出當時陜北人民的朝氣、樂觀、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在語言上具有陜北民歌的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疊音”(又稱疊字),如“道道”“桿桿”“熱騰騰”“滾滾”“心窩窩”“山丹丹”“紅艷艷”。一首歌中大量運用疊音,既增強了音樂性,也增強了文學性,唱起來特別親切,有感染力。第一樂段中“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喲,一道道水,咱們中央噢紅軍到陜北”, 這幾句闡釋的是在革命道路上,紅軍戰士很多次進入困境,但是他們還是無所畏懼,最后抵達美麗的陜北。而第二樂段,具體描寫了陜北人民群眾對紅軍戰士的熱情,樸實的陜北人民每家每戶都敞開自己家門,他們把紅軍戰士們當成自己的親人,都希望把他們接到自己家里去,然后端出家里準備好的食物——熱騰騰的油糕和滾滾的米酒,展現了陜北人民對革命戰士熱情款待的畫面。 “圍定親人”“熱炕上坐……知心的話兒飛出心窩窩”形象的描繪了陜北人民與革命紅軍說長問短的熱烈場面,充分表現了軍民一家親的革命情懷。從第三樂段的歌詞來看,這里就突出了陜北人民群眾對毛主席以及紅軍戰士的感激之情。
歌詞如下:
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喲一道道水/咱們中央紅軍到陜北/一桿桿的那個紅旗喲一桿桿槍/咱們的隊伍勢力壯/千家萬戶哎咳哎咳喲把門開哎咳哎咳喲/快把咱親人迎進來咿兒呀兒咳喲/熱騰騰油糕哎咳哎咳喲擺上桌哎咳哎咳喲/滾滾的米酒捧給親人喝咿兒呀兒咳喲/圍定親人哎咳哎咳喲熱炕上坐哎咳哎咳喲/知心的話兒飛出心窩窩咿兒呀兒咳喲/滿天的烏云哎咳哎咳喲風吹散咳哎咳喲/毛主席來了晴了天晴呀晴了天/毛主席來了晴了天晴呀晴了晴呀天/千里的那個雷聲喲萬里的閃/咱們革命的力量大發展/咱們革命的力量大發展/山丹丹的那個開花喲紅艷艷/毛主席領導咱打江山/毛主席領導咱打江山。
郭蘭英所演唱的版本,歌詞、旋律都是最原始的,她的這個版本是由陜西文藝工作者集體填詞、編曲而成。她對這首歌的演唱處理帶有當時的時代特色。郭蘭英最開始是演唱新歌劇的,唱過很多大型歌劇,為新歌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她的民歌演唱藝術造詣也是非常高的。她將《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民歌最樸實的味道展現出來了,同時也表達了對革命戰士的歌頌,對新生活的向往。
阿寶的演唱版本在原來歌詞的基礎上做了修改,本身第一段歌詞是“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喲一道道水,咱們中央紅軍到陜北”,但是阿寶將結尾部分的“山丹丹滴那個開花呦紅艷艷,毛主席領導咱打江山”放到開頭,與結尾句“山丹丹滴那個開花呦紅艷艷,毛主席領導咱打江山”起到一個前呼后應的作用。他高亢的聲音、飽含深情的演唱展現了新時代新生活的美好,他將這首歌賦予了新的理解,添加了新時代的特色。從改編后的歌詞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版本把我們對共產黨、偉大領袖的感激之情表現得更濃厚了。
王二妮的版本與前兩個版本的歌詞都有所不同。王二妮版本沒有將“山丹丹滴那個開花呦紅艷艷,毛主席領導咱打江山”放到開頭,但在副歌部分去掉了第三段歌詞“圍定親人哎咳哎咳喲熱炕上坐哎咳哎咳喲,知心的話兒飛出心窩窩咿兒呀兒咳喲”和結尾部分“千里的那個雷聲喲萬里的閃,咱們革命的力量大發展,咱們革命的力量大發展”。這個版本將自己對家鄉的熱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旋律的比較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的旋律優美,自由悠揚,熱情奔放,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并且廣為傳唱。作曲家運用“信天游”的曲調使歌曲展現了濃厚的陜北風味,極具地方特色。三個版本的旋律、節拍上都有不同之處,都有自己獨特之處。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首歌原版引子部分的開頭有一個散板的符號,因此歌曲的引子部分旋律悠揚、寬廣,節奏較為自由,同時,還運用到了一些裝飾音。第一樂段旋律悠揚、寬廣,具有陜北民歌的特色,它將聽者帶入了遍地開滿山丹丹花的革命老區,在美妙的旋律中,人們的精神得到極大的放松。第二樂段,突然轉入熱鬧的場面,旋律極其歡快、熱烈,節奏規整、重拍突出,富有動力感,最為突出的是每一小節的第一拍是重點也是重拍。從整體上來說,表現出了陜北人民對革命紅軍的熱烈歡迎之情,充分體現出了陜北人民與革命紅軍軍民一家親的革命情懷。隨后,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音樂恢復到了剛開始悠揚、較為自由的節奏中,整個旋律顯得略為緩慢、悠長,這一樂段,體現了陜北人民對毛主席以及革命紅軍的敬愛之情。[3]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采用了ABA三段式的曲式結構。這首歌曲情緒激烈、寬廣,節拍比較自由,四拍子、二拍子、三拍子相互交替變換,屬于民族六聲D商調式。它是三部曲式的變奏曲式,將歌曲分為三個部分。
郭蘭英演唱的是最原始的版本,這首歌的調性是C大調,作曲家巧妙地將最具陜北特色的信天游運用其中,讓旋律極富陜北風味,四拍子、二拍子、三拍子相互交替變換,前奏古箏的進入,讓人聯想起黃土高原的遼闊寬廣、神奇美麗的自然風光,引出第一段高亢、自由的散板,使整個旋律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之情。在第二段中速度發生了變換,音樂變得快速起來,與前段形成對比,采用敘事的手法,讓聽眾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同時能想到歌曲中所描繪的畫面,使人進入歌曲的意境當中,感染人的情緒。第三段比較規整,音列層次無明顯區別,表現得比較樸素,鄉土氣息較濃。
阿寶的演唱版本比較偏現代風格,加入了很多流行音素,全曲音樂跨度大,旋律曲折,節奏變化自由,架子鼓的加入賦予了這首歌嶄新的生命,時代特征沒那么明顯了,新元素的加入給聽眾帶來了獨特的聽覺效果。這首優美明亮的歌曲加上阿寶那種“原汁原味”的演唱風格,原生態的演唱唱法,給這首歌不一樣的魅力,俘獲了觀眾的內心。
王二妮的演唱版本為D大調,整體比較規整,節拍為2/4拍,節奏上起伏沒有前兩個演唱版本那么大。這個演唱版本伴奏用的是大型交響樂團,加上和聲伴唱,使整首歌有了更出彩的地方。王二妮運用了原生態的、平腔唱法、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聲調十分高亢、嘹亮,將這首歌曲演繹得情深似海、淋漓盡致。
(三)編曲配器的比較
編曲配器對于歌曲的二度創作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幫助歌曲更好地呈現出來,能夠帶動演唱者和聽眾的情緒,影響演唱者對歌曲的情感、演唱技巧等的把握。隨著社會的發展,音樂風格呈現出多樣化,編曲配器的元素越來越創新。三個版本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在編曲配器上都各有特色。
郭蘭英演唱版本的編曲配器以民族樂器為主,前奏部分為古箏和笛子演奏,展現了一股陜北民歌風味,用古箏做主要伴奏樂器,加上二胡、笛子等等民族樂器,各種民族樂器的搭配既能表現我國民族特色,又突出了這首歌曲的陜北風味。民歌的伴奏樂器一般都會用到民族樂器,郭蘭英版編曲配器大量運用民族樂器,與她的民族唱法非常融合,展現了郭蘭英嗓音的甜美細膩,能讓聽眾感受到歌曲表達對黨和偉大領袖的敬仰之情,感激之情。
阿寶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編曲配器是中西搭配,前奏部分是嗩吶演奏,后面加上架子鼓的伴奏,使整個曲風偏向流行,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搭配使我們對這首歌有了新的認識。不同的樂器奏出的旋律跌宕起伏,使這首歌的情緒變化多端。阿寶版本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融入了許多流行元素,使整首歌曲充滿現代感,他的演唱使聽眾感到耳目一新,為之一震。
王二妮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與大型交響樂團、混聲合唱團相結合,伴奏配器用了民族樂器笛子和西洋樂器豎琴。在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的音樂會上這種伴奏方式是很常見的,王二妮的唱法就是民族唱法。交響樂團的伴奏與王二妮的演唱風格非常融洽,展現了王二妮優美、富有民族特色的嗓音,也使這首歌氣勢上變得很霸氣,展現了我國戰士給我們打下的一片大好河山的景象。
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歌曲演繹的比較
歌曲演繹是演唱者對演唱作品加上自身的見解從而進行具有自己風格的表演。演唱者通過自身的體會呈現不一樣的表演,塑造自身的風格形象,同時創作者的二次創作也會使得歌曲的演繹不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的三個演唱版本都展現了不同的風格和形式,值得我們進行對比分析。
在演繹《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首歌曲時,要時刻記住這是一首陜北民歌,所以絕對不能唱成江南小調的感覺,因為這首歌曲主要表達的是陜北人民對毛主席以及革命紅軍的敬愛之情。歌曲的第一樂段,悠揚寬廣、高亢,最能體現出陜北民歌的特色,這一樂段是抒情的,主要描述的是陜北人民熱烈歡迎革命紅軍的到來。演唱時,要注意唱出陜北遼闊的氣勢,要把聽眾帶入歌曲里,使人身臨其境。第二樂段,旋律變得極其歡快,描述的是陜北人民對紅軍戰士們的熱烈歡迎與盛情款待,所以在演唱的時候要把活力的一面展現出來,動力感要很強。這一樂段,采用的是2/4拍,要把拍子的強弱感覺唱出來,尤其是每個小節的第一拍要唱得跳躍起來,要表現得很歡快,要從自己的內心里感受到跳躍,只有這樣,音符才會跳躍。熟練的演唱技巧與細膩的情感相結合,才能把最后一段的藝術風味全面、真實、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3]
(一)演唱風格的比較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運用到陜北民歌中一種民歌形式——信天游,它形式靈活自由,每兩句為一小節,起到了押韻的作用;有的一節表達一個意思,有的幾節組成一個部分,表達比較繁雜的意思;調子自由,簡單易唱;每段常轉韻,多用比興疊字和襯字。大跳音程在陜北民歌中很常見,演唱這首歌要使用平腔唱法。演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切忌完全用真嗓來唱,真假聲的結合有助于聲音傳送的高且遼闊。演唱者掌握正確的演唱技巧,將聲音演唱得更通透,傳得更遠。陜北民歌中“信天游”很好的體現了這一特點,歌曲中有很多長音與高音,使用真假音結合的辦法能夠使聲音聽起來極其明亮且有力量。[1]
郭蘭英是當代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演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第一句“一道道滴那個山來呦”時,咬字清晰,將她嗓音甜美的性質展現出來了。她用深厚的感情抓住聽眾的內心,其精湛的演藝,帶有韻味的行腔都是她演繹這首歌的過人之處。由于她年少時受過戲曲表演的訓練,她的演唱兼備聲、情、形、神、腔、字六藝之美,藝術功底極為深厚。她所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歡快活潑,流暢自然,富有深厚的感情,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色,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歌唱特色。
阿寶從小受當地民風的影響,熱愛唱民歌,每天面對大山,扯著嗓子歌唱,日積月累的練習成就了他現在的男高音。他的聲音比較細亮,他用純凈、樸實、深情的歌聲,凈化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心靈,有人將他稱為“演繹民歌的靈魂”。他用“原汁原味”的民間原生態唱法,使歌曲聽起來別有一番味道。他獨特的地方體現在讓歌唱回到最原始的狀態,不同于為了功利做作的創作,賦予了歌曲鮮活的生命。阿寶對自己原生態唱法也有過描述,他認為自己演唱的風格和其他民歌手都不同,自成體系和風格。他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時候將所有版本結合,加入自己的處理,形成和其他歌手不一樣的風格。所以他演唱的版本集原生態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于一體,極具特色。
王二妮也是著名的民族歌唱家,她的聲音一出來陜北風味就特別的濃厚,她為人民歌唱,為藝術努力,接地氣的演唱,從人民群眾中走出來,再走進人民群眾中去。她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結合交響樂隊,她高亢激昂的演唱,既展現了她甜美的歌喉,又將這首歌的宏偉霸氣展現出來,具有強大的震撼力。
(二)演唱技巧的比較
演唱技巧是唱歌的必要技能。演唱技巧包括很多方面:腹式呼吸、運氣技巧、共鳴發聲等等。唱好《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要運用氣息發聲、氣息控制方法。呼吸是練好歌唱的基本功,運氣技巧和呼吸的控制有助于我們的身體更靈活的運用,可以使演唱者的聲音更圓潤、更動聽。
郭蘭英演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咬字清楚,情感細膩。只有把歌詞咬得清清楚楚,歌曲所要表達的意思與情感才能傳達出來,否則,聽眾就不能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藝術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她演唱第一部分聲音清脆明亮,兒化音用得很到位,她演唱第二部分進入快板的部分唱得十分活潑歡快,進入第三部分“滿天的烏云”這幾個字她演唱時放慢了速度,唱得強勁 有力,之后又回到了原速,又歡快起來。
阿寶與郭蘭英的處理不同,他將開頭一句“一道道水來……”改成與最后一句一樣“山丹丹滴那個開花喲……”。他演唱第一部分唱得特別的慢,與第二部分架子鼓進來之后的速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部分特別的歡快活躍。這里的“道”字阿寶沒有唱成“道”,而是按陜北方言唱成了“道兒”。還有“一桿桿的那個紅旗喲”中的“一桿桿”和“山丹丹的那個開花喲”中的“山丹丹”,阿寶都唱得極有陜北方言韻味。就拿“桿”字來說吧,他不是唱成“桿”,而是加個兒化音,唱成了“桿兒”,是以兒化音收尾的;“把門開”中的“門”,他不是唱成“門”,而是加個兒化音,唱成了“門兒”。結束句中的“打江山”,這三個字是重點,但這短短的三個字特別難把握的,要有力度的去展現這三個字。[3]阿寶的演唱夠鏗鏘有力,夠豪放,所以整首歌曲的演繹是特別完美的。
王二妮的演唱是那種中規中矩的演唱,沒有刻意放慢第一部分的速度,字正腔圓,氣息通暢,高音強勁有力,聲帶張力大,明亮的嗓音中帶著濃郁的陜北原生態民族風情。她的演唱與作品高度協和統一,與大型交響樂隊、和聲伴唱配合得十分融洽,一唱一和中將這首的氣勢展現出來了。
比較分析他們三人的演唱處理可以看出,郭蘭英的演唱甜美、明亮、質樸,不加任何修飾,情感表現得特別細膩深厚,將這首歌曲表達得純樸真實,與作品的時代背景、人文背景、地理特征等有潛在的高度統一。阿寶的演唱豪放、鏗鏘有力,搭配上流行因素編配,二度創作使得這首歌富有現代感,是陜北民歌的不斷升華。王二妮與交響樂隊、和聲伴唱的合作,演唱細膩,表現了紅軍戰士的堅強,表達了對毛主席的無限崇拜之情。
三、結語
本文從歌曲文本、歌曲演繹兩個方面對郭蘭英、阿寶、王二妮三人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分析,三個版本各有特色,三人對這首作品的演繹都體現出對傳統民族音樂的繼承、發揚與創新,在演繹相同的作品時能展現出不一樣的風格特色,他們三人的版本在每一次改編上都是我國民族音樂一大進步,每一次創新都讓人耳目一新。
對《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陜北民歌不同演唱版本的比較分析有助于我們對歌曲的深入了解,了解不同歌唱家的不同處理方式、運用的不同演唱技巧、形成的不同風格。對這首歌曲研究、了解得越深刻,才能更好的演繹該作品,在今后的創新上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歌曲風格的不斷創新,才能使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飛速發展。
在此次的對比分析中,筆者學習到了很多,明白要正確了解歌曲的背景、內涵等等,并且投入自己深厚的感情,才能把握作品,為我國音樂文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曉霜.以《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為例——試析鋼琴曲中陜北民歌的風格特點[J].大眾文藝,2013,(22):149-150.
[2]孟穎.試論《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音樂特征和教學演奏[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08):228-229.
[3]張翠芬.淺談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藝術特征及演唱處理[J].商,2015,(07):123-123.
[4]于靜敏.試論陜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創作的時代背景及藝術特色[J].戲劇之家,2016,(16):75-75.
[5]胡友筍.陜北民歌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01):27-31.
[6]張璇.鋼琴改編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演奏分析[J].黃河之聲,2012,(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