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要:學校管理的宗旨是促進師生發展,師生發展的最高境界是自主發展。宿遷市鐘吾國際學校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積極踐行自主發展理念,學校自主管理實現自治、自理,教師自主發展遵循自尊、自強,學生自主成長聚焦自育、自立,著力讓師生更具教育幸福感。
關鍵詞:自主管理;自主發展;自主成長;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的宗旨是促進師生發展,師生發展的最高境界是自主發展。自主發展源自發展主體的內部需求,具有強烈的內生性;自主發展基于發展主體的價值定位,具有自我約束力。“內生”而有“約束”是師生自我發展的客觀需求和內在規律,也是現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理念。
一段時間以來,學校管理工作“管”得太多、“理”得太少,師生被動發展的現象比較突出。自主發展就是強調師生是學校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就是營造師生自主發展的氛圍,為師生自主發展搭建平臺,提供機會。宿遷市鐘吾國際學校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積極踐行師生自主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師生自主發展的實踐路徑。
一、學校自主管理:自治·自理
1.學校決策民主
民主科學的管理理念是學校一切決策的靈魂,只有不斷傾聽教職工意見,不斷吸納師生觀點,不斷自我反省、反躬自問,才能打通自主管理、民主決策的“任督二脈”,保證決策的科學性、長遠性。師生自主發展的訴求必然要求管理理念的根本轉變,即從“一言堂”轉向“群言議”,從“以管為本”轉向“以人為本”,積極實施民主管理。
學校不斷強化領導班子建設,保證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提高決策的質量,建設了民主和諧校園,促進了學校可持續發展。學校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把工會打造成學校教職工與校長室溝通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工會機構設置、年度工作計劃、任期目標、經費收支、總結表彰、規章制度等均須經工會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涉及會員的大事,如會員福利、活動內容以及對會員的獎勵、處分等問題,由全體會員或會員代表充分討論后再做出決定。遵循工會章程,及時回應教職工正當關切,讓工會成為全校教職工的“心靈港灣”。
2.校園氛圍和諧
學校尊重教師,重視學生意見,一切以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為根本。學校領導深入一線,與教師、學生平等相處,真誠相待。為緩解辦學規模擴大與師資不足的矛盾,學校實行編制內教師與聘用制教師雙軌并行的管理體制。教師雖然編制有差異,但同工同酬,考核時實績為先。在干部聘用、評優評先、績效考核、職稱申報、課題研究、教學競賽等方面,不同類型的教師享受同等待遇。這種管理體制形成了編內教師、聘用教師既相互競爭又和諧相處的工作氛圍,教育教學工作呈現比學趕幫超的喜人局面。
3.教師管理分級
學校對教師實施分級管理,促進教師對照標準,拾級而上,主動量化,自我作為,逐步提升教學素養。對在備課驗收中已達到合格水平的教師提出“六個回看”要求,即回看備課是否充分、教學理念是否有新意、課堂是否有實效、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是否到位、教學手段是否有創意、教學是否體現藝術性。回看是二次備課,是教師專業素養主動提升、能動發展的“深度視域”,無須行政干預,教師皆能主動有為。對備課驗收不合格的教師與新上崗教師提出課堂要做到“九大認同”:一是課前3分鐘候課,二是上下課有儀式,三是用普通話組織教學,四是學生作業及時訂正,五是作業面批,六是課后有反思,七是學生課前有準備,八是學生回答問題有規矩,九是學生聽課注意力集中。認同的過程既是教師行為內化、師生合融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過程。學校還通過評師評教、師德問卷調查等方式,加強師德監督,引導教師樹立責任意識、認同意識、歸屬意識。學校堅持每年評選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在教師群體中樹立榜樣,以此不斷推進教師自我管控、自主約束、自發成長機制的良性循環。
二、教師自主發展:自尊·自強
鐘吾國際學校作為宿遷市初中教育的窗口學校,以質量為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重點打造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助推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積極弘揚敬業、擔當、團結、創新的校園文化,激發每位教師的激情和活力,拓寬了教師主動成長、快速成長的通道。
1.在價值重建中實現自主發展
在價值多元的社會背景下,有些教師自我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一些教育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吃老本憑經驗,教育教學理念相對陳舊;一些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年輕教師,教育教學經驗與技能相對薄弱,又不善學習,發展較慢;一些教師缺乏事業激情,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極少數教師參與有償家教,甚至外出兼職。
為改變教師的負面心態,學校黨總支結合學校黨建“一校一品”影響力工程,發揮學校“道德講堂”作用,不斷強化教師職業操守,不斷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傳遞正能量,發揮正效能。近幾年,學校組織了十余場教師“凡人瑣事”宣講活動,充分發揮了身邊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還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業績考核、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學校召開“拒絕有償家教”教育大會,組織全體教師簽署“拒絕有償家教承諾書”,填寫“有償家教情況自查表”,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
2.在教學改革中實現自主發展
學校全力推進教學改革,全面推行李庾南老師“自學·議論·引導”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實踐“三學”教學法,即“學材再建構,學法三結合,學程重生成”,制訂教學改革“行走路線圖”。學校以課堂改革為抓手,引導教師更新理念,改革“滿堂灌”“滿堂問”陳舊課堂,讓課堂充滿溫馨,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有溫度的學習。教師在自學、互研、共讀《自學·議論·引導教學論》的基礎上,開展“三學”比武、理論測試、技能展示。通過教學理念引領、實踐示范,教師在自主鉆研教材中形成個性化理解,在自主鉆研學法中形成獨特的教學智慧,在課堂自主生成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風格,逐漸成為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
3.在多元評價中實現自主發展
學校把評價落腳點轉移到學生的學習行為上,重視學生學力提升。制訂了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即在上課、聽課、評課中立足于學生視角,從學生層面看教學目標設計,看教學流程和教學效果,不斷強化過程管理。堅持每周安排“自學·議論·引導”教學研討課,包括新授課、復習課、示范課、講評課、閱讀課、綜合實踐課等。學科組全體教師聽完課后分析研討,教研組長綜合聽課教師評課意見寫出指導性意見,授課教師寫出反思或教學感言。學校成立教學督導組,通過聽課、查作業、查教案、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督導。督導后,及時召開反饋會,對每個教師的教學進行剖析,提出整改意見,備課組負責落實整改。實施管理人員、教研組長推門聽課制度,周五上報聽課記錄和評價等,并及時整理公布。
從課堂教學到聽課評課,從教學反思到督導反饋,教師專業發展逐步實現“點—線—面”動態發展局面,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藝術不斷提升,教學評價不斷走向科學與規范。
4.在課程開發中實現自主發展
學校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開發了8大類共30多門校本課程,包括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等大類。選修課的教師隊伍由學校全校教師、外聘教育專家、社區教師等組成。校本課程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讓教師的課程能力、學校的課程管理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在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學校的“基于初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獲二等獎。2018年11月,該成果經省教育廳推薦參加在珠海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教博會教育創新成果展,獲得同行、專家的好評。
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學校已經形成了教師自尊、自強的成長機制。自尊,就是每一位教師以自己的崗位為榮,以盡職盡責為榮;自強,就是人人比學趕幫超,人人成長,人人發展。2013年建校以來,學校已培養特級教師1名,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28名。
三、學生自主成長:自育·自立
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會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學校拋棄了傳統的“管卡壓”教育方式,將“自主”確定為學生成長的基調。
1.品質自育
學校以立德樹人為主線,通過課堂互學、課程自選、板報自制、“憲法晨讀”等多種渠道,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特別是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方面,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走上“道德講堂”,展示鐘吾國際學校德育“好聲音”。每學期學生走上“道德講堂”達1000多人次,學生的意志品質、精神力量不斷得到強化。
2.學習自主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和諧而有個性地發展。學校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讓有潛力的學生獲得應有的發展。教師指導學生選課,鼓勵學生跨班級、跨年級選修課程;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課程修習計劃。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了開闊的選修空間,讓學生激情洋溢,個性張揚。探索創新教學機制,集中一批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在師資、設施投入上給予傾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
3.生活自立
通過“安全教育周”“文明禮儀教育周”“環境衛生教育周”“班級文化教育周”等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促進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和班級常規管理水平的提高。
4.活動自強
學校重視學生集體榮譽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國家、省、市各類比賽,進一步促進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形成與強化。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青少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景劇大賽初中組優勝獎、宿遷市青少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景劇大賽一等獎、第四屆宿遷市中小學生節水演講比賽優秀組織獎等獎項。學校每年都有近200名學生在各級各類評優中獲獎。
學校始終認為;自育者才能自立,自立者還須不斷自育;不斷自育才能由“自我小立”走向“生命大立”,自育無止境,自立無極限。鐘吾國際學校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強,文明禮貌,積極上進,遇事有自己的判斷,逐步走上自立之路。
自主發展的管理理念,使得鐘吾國際學校師生和諧、人人上進,辦學業績突顯,辦學聲譽鵲起。學校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教師、學生,人人在自我發展中享受著教育的幸福。
責任編輯:楊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