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然



摘要:《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是陳鋼的代表作,主要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的音樂,充滿了塔吉克粗獷豪邁的民族特色,在情感表達上充滿了美學價值,深受大眾的喜愛,其節奏也十分豐富多變,在充分發揮小提琴這類樂器特性的同時也具備較高的演奏難度,十分考驗小提琴演奏者的水平。
關鍵詞:小提琴曲? ?《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 ?節奏把握
中圖分類號:J622.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6-0072-02
《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運用了塔吉克民族的音樂素材。而塔吉克族的音樂融合了中國、阿拉伯以及歐洲音樂體系的特色。而該民族的音樂結構大都較為短小,音域較窄,大量采用五聲、七聲音階。節拍多是五八拍和七八拍的混合拍。而這首小提琴曲有著感情激昂的華彩段落,并且在七八拍、五八拍或是四八拍之間的節拍進行變化,這首地方都構成了《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一曲的獨特風味,并且也能代表新疆音樂的地域特色和濃烈色彩。并且通過速度變化、音區交替等技巧,向聽眾展現了塔吉克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圖景。
一、整體節奏
《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的這首曲子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在第一部分中的引子部分中,由鋼琴聲將聽眾帶入充滿異域風情的世界。在第二部分中,主要樂段都有著抒情歌唱的意味,并有自由節奏的華彩樂段。在第三部分中,則有著非常激烈的快板,為聽眾表現出一副塔吉克民族載歌載舞的畫面。主題音調貫穿了《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的始終,進行了很好的串聯,在速度布局上則是兩次自由節奏和小快板交錯后最后使用急板。
在節奏上,第一部分以7/8拍為主,由鋼琴演奏的第一部分的引子部分節奏相對自由,并逐漸由慢加快,而異域風情則展現在這快慢交替之中,讓聽眾仿佛來到了神秘而又朦朧的大漠。而隨后在7/8拍穩定下來后小提琴便參與進來,注意在第一部分的快結束時有彈撥弦的插部,速度較穩。最開始小快板的7/8拍和旋律相配合,并有著音區的變換,小提琴演奏者應當與鋼琴配合進行左右手拔弦,并且在逐漸變慢的拔弦中進入自由樂段,而在第二部分則應當注重7/8拍等不對稱節拍,并把握好長短實值,由此才能將樂段演奏好。
隨后樂曲又過渡到小快板部分,其中的氣氛也漸漸變得活潑熱烈,節拍也在中變換7/8拍、3/8拍、2/4拍中變換,給聽眾以幻化不定、熱鬧活潑的印象。該部分節奏較為密集且變化不定,具有一定難度,而小提琴演奏者可以在各種重音之中把握好樂曲的節拍變化,并適當加快演奏速度。為了營造不穩定感,在小快板節奏中既有抒情部分也快節奏的部分。而快板則在休止符下戛然而止,在突然變得緊張的氛圍中引起聽眾對于樂曲第三部分的期待,作為小提琴演奏者則必須停好休止符的實值,值得注意的是停頓則在較為少見的4/8拍、5/8拍。不過這樣休止符是曲子的點睛之筆,展現了塔吉克族的幽默風趣,并且也讓《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顯得更為靈動。
接下來的是抒情樂段,以2/4拍為主,旋律充滿了律動感,小提琴演奏者在這部分應當將節拍拉滿。而在這之后的樂段則是大概有80小節的急板,展現著塔吉克族歡歌熱舞的畫面,塔吉克族的人民十分熱愛音樂,為了表現這樣熱烈的氣氛,樂段的節奏非常密集,以16分音符為主,并在此過程中把樂曲推向高潮。
二、特色節奏
在《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中最常出現的是7/8拍,而7/8則在塔吉克族中被稱為朝普索斯,是該民族非常典型的節拍,并由此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音樂。在該樂曲中還存在著5/8等拍子的混合,并由拍子的混合表現不對稱性,小提琴演奏者往往很難掌握好這點,因此必須要對拍子進行分析。
樂曲中的符合拍子主要由二排子和三拍子混合,強拍和弱拍則進行著不均勻交替。分析節奏可知其中的強弱關系: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的等式看出拍子的組成以及在強弱上的規律以強弱弱強弱為主,并能夠推出7/8拍中的三個重音。而通過分析把握好了這樣的節奏長短,便可以在演奏中避免出現錯誤。例如在5/8拍和7/8拍中,演奏者可以在奇數拍子中把弓子拉短,避免錯誤地演奏成對稱性拍子。這首樂曲充滿了塔吉克族的典型節奏,他們常常會用達甫鼓演奏,這樣的典型節奏能讓他們的拍點更加明了。
除此之外這首樂曲的節奏處于不斷變換的狀態,例如5/8拍變為4/8拍或者2/4拍。小提琴演奏者應當對該樂曲中的節奏組合進行分析,并在聆聽的過程中分析掌握樂句形象,找到節奏中的平衡點,并注意不對稱節奏和對稱節奏的區別。
三、彈性節奏
小提琴演奏者應當注意該樂曲中的情緒,以其中抑揚頓挫的表達來確定節奏的安排。演奏者還能根據具體樂段和旋律適當調整節奏,以此賦予這首小提琴曲更多的靈動活潑感,不過在此之前必須對整首樂曲的節拍進行整體把握。在彈性節奏中速度是可以變化的,能夠進行由快變慢、由慢變快、忽快忽慢等處理。然而要進行彈性節奏這樣靈活的變化,則需要演奏者依照樂曲的具體旋律。
譜例1展現了一個非常嚴謹的2/4 拍(加爾德索斯),由一段激烈的快板引入,這個樂段前段在e弦而之后的部分在g弦,并且突出了在音區上的對比。而為了讓樂曲的情緒有所轉化,前段和后段則由 4/8拍和7/8拍變為2/4拍。小提琴演奏者應當注意在此處要做一個節奏漸慢的處理,隨后在由慢漸漸變快,由此塑造出一種漸漸活潑熱鬧起來的氛圍。對于《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而言,情感有所變化的地方是必不可少的,正是這些樂曲情緒有所變化的地方增加這首小提琴曲的韻味。
四、自由節奏
在《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中主要是華彩樂章部分存在自由節奏。小提琴演奏者要在自由節奏中把握速度,主要是根據自身對于這首樂曲的感覺和理解,這說明演奏者必須對《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中的內容以及感情做好充分理解,隨后按照自己的感覺對樂曲進行二度創造,并對自由節奏部分的演奏方法進行設計,盡可能地讓這一部分能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又因為音樂這一無形的藝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憑借這一特點便能有效地營造出“曲終意未盡”的韻味,給予聽眾留白的藝術美感。
在譜例2中的樂段呈現出了塔吉克族人歌舞活動時的場面,且一開始是一名塔吉克族的男性在進行獨舞,以“山鷹”般剛勁且沉穩的姿態進行舞蹈。與此同時譜例2中的樂段主要是由小提琴獨奏完成,而此處樂曲的音區也較高。小提琴演奏應當在e弦的高音區中完成最開始的幾個音,隨后音區降低,其余部分都在g弦的低音區完成,而高音區和低音區的對比不僅豐富了樂曲,同時也展現了塔吉克族人歷史厚重的一面。這部分的節奏由慢轉快,音調由高轉低,并且主要由16分和32分音符構成。而在高音獨奏的部分,g弦的音能夠自由地延長,同時小提琴演奏者也能將節奏密集的演奏放在同一小節的3連音部分。這是在展現塔吉克族人用“鷹舞”慶祝民族的統一的畫面,而在這歡快熱烈的慶典氛圍中音樂的節奏也逐漸加快,最后以長音結束華彩樂段。
五、結語
總而言之,《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的作者有效地將我國的民族特色和西法技法結合起來,即鮮明地體現了塔吉克族的風情與音樂藝術風格,又充滿了創新性。這首曲子的節拍則在5/8拍、4/8拍、2/4拍之間不斷變化,充滿了不對稱節拍。而小提琴演奏者則應該格外注意彈性節奏部分的變化,把握好樂曲的情感和旋律變化。
參考文獻:
[1]宋始強.論《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小提琴與中音薩克斯管兩個版本的演奏對比——學位音樂會畢業設計[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6年.
[2]劉暢.淺談演奏移植作品對二胡技法的突破以《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流浪者之歌為例》[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19年.
[3]于書正.高原風情的畫卷 民族團結的頌歌——簡論小提琴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的藝術魅力[J].大眾文藝,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