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各大初中開始重視英語閱讀教學。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不斷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本文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王海濤,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澤庫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類別:一般課題? 課題名稱:核心素養下優化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與研究? 課題編號:1904074。
核心素養是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點,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實現育人的關鍵。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貫徹落實教學目標,增加適當的英語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語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的滲透
在核心素養下,英語語言能力主要包括四大關鍵點:聽、說、讀、寫。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還要與聽力教學、寫作能力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考察,以此來更好地豐富閱讀教學的課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結合初中生多動、好奇的特點,在閱讀的這個環節中開展小組活動,對閱讀文章的主題進行探討,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文章的內容產生深入的了解,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pre-reading的環節中,可以適當加入有關文本內容的視頻、音頻,其視頻資源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合理性。讓學生可以直接在聽音樂和看視頻的過程中加強練習聽力,以此來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閱讀環節中,還要將重點問題列舉出來, 并引導學生對問題逐步地解答。最后,選擇適當的小文章讓學生進行練習和解答,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在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文化意識在閱讀教學中的滲透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為了更好地達到升學率的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文章的文章背景和文化價值的講解,導致學生對英語的一些文化背景和文化理念無法真正地理解,無法完整的看懂一篇英國的文章,無法對文章的疑問進行正確的解答。例如:在講解“English Day”這一課程時,學生需要對英國的地理位置和習俗進行理解和運用,可見背景知識在閱讀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了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掌握,為了使文化意識可以更好的滲透在教學中,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先對文章的背景知識進行介紹,在介紹的過程中要適當地設計一些問題,并放幾張相關的背景圖片,讓學生在對主題進行猜測的過程中,還可以發散思維對教學的背景進行猜測。這樣在問答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傳授與文章有關的背景知識和文化意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散學生的思維,以此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中的文化意識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學習能力在閱讀教學中的滲透
據調查發現,部分地區非常貧苦,學生缺乏閱讀的經驗,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就會感覺到閱讀非常枯燥,而且學習的反應也非常遲緩,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無法掌握閱讀的技巧。面對這種情況,就要教師配合學生認真完成閱讀,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也讀習慣,激發學生們的潛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合理的滲透核心素養不僅僅要停留在教材上,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籍,例如:在課堂上滲透與課內有關的段落,定期組織學生對課外閱讀進行交流和探討,并開展讀后感的寫作比賽,以此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生讀更多的書,才可以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發散思維。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學方法的創新,只有教師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教學內容和文章背景進行深入性的理解,才可以真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永芝.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促進核心素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02):P.143-143.
[2]潘慧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10):174-176,179.
[3]玉采靈.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