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萍 水裕民 章志興 葉雪琴
摘要? ? 引進長優2號水稻在福建省進行試驗,以為水稻品種引種備案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長優2號在福建作中稻種植,產量較對照Ⅱ優明86增加10.1%,全生育期平均144.4 d,中感稻瘟病。栽培上應注意在播前做好種子消毒,加強對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周寧等高海拔區域不宜推廣種植。
關鍵詞? ? 雜交水稻;長優2號;引種試驗;福建省
中圖分類號? ? S5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03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長優2號系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華三才種業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用長粳1A為母本、恢KF2為父本配制選育而成的秈粳雜交水稻新組合,2017年4月通過浙江省品種審定[1]。為了在較大面積上鑒定評價已通過相鄰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審定的水稻品種在福建省同一生態類型稻作區的豐產性、適應性、穩產性及抗性,為水稻品種引種備案提供科學依據,2017年在福建省中稻區開展了引種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點共5個,分別為光澤縣良種場河邊片、周寧縣浦源鎮上陽村、寧化縣水茜鎮下洋村下塅、建甌市房道鎮房道村、龍巖市永定區峰市鎮信美村。試驗田選擇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狀規整、大小適宜、土壤具有代表性的地塊。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設在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寧化縣水茜農業技術推廣站、將樂縣黃潭、上杭縣茶地農技站等4個病鑒點。
1.2? ?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長優2號、Ⅱ優明86。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即長優2號、Ⅱ優明86(CK)。大區對比試驗,不設重復,小區面積333.33 m2。品種間留有走道,四周設保護行,田間管理一致,栽培技術按當地栽培習慣進行。
1.4? ? 試驗過程
按照當地正常生產季節適時播種,種子催芽前用強氯精或咪鮮胺消毒處理,大田用種量7.5 kg/hm2,秧田播種量120~150 kg/hm2。采用人工移栽方式,秧齡28~30 d開始移栽,大田行株距20.0 cm×26.7 cm,每蔸插1~2粒谷苗。施用45%三元復合肥750 kg/hm2作底肥,栽后5~7 d結合除草劑施用追施45%復合肥150 kg/hm2作分蘗肥,幼穗分化初期施氯化鉀112.5 kg/hm2,后期看苗補肥。淺水返青,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深水灌漿,后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 d斷水。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薊馬、稻飛虱等病蟲害。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當地大田生產習慣[2-3]。
1.5? ? 觀察記載
試驗安排專人負責實施,整個生育期間未出現旱澇及病蟲危害等情況,管理達到較高水平。在成熟期對每個品種進行測產,并考察記載全生育期、有效穗、每穗實粒數、千粒重等性狀指標,主要觀察記載各品種在生產上的缺陷,并對每個品種進行綜合評價。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試驗調查與評價均按照《國家水稻新品種試驗稻瘟病抗性鑒定與評價標準》執行[4-5]。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產量表現
在光澤縣、周寧縣、寧化縣、建甌市、龍巖市等地引種試驗,長優2號平均產量9 630.3 kg/hm2,較對照Ⅱ優明86增產10.1%。其中,光澤縣、寧化縣、建甌市、龍巖市等試驗點產量在9 148.5~10 095.6 kg/hm2之間,增產幅度為8.1%~20.5%;周寧縣試驗點產量9 351.0 kg/hm2,較對照Ⅱ優明86減產906 kg/hm2,減幅8.8%。
2.2? ? 生育期及農藝性狀
長優2號在福建省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44.4 d,較對照Ⅱ優明86長6.2 d;株高111.5 cm、穗長21.8 cm、有效穗173.25萬穗/hm2、穗總粒數290.1粒、穗實粒數253.6粒、結實率87.4%、千粒重23.0 g。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長勢繁茂,莖稈粗壯,劍葉長、卷挺,葉色深綠,穗大粒多,著粒密,稃尖無色,有短芒。成穗率高,群體抽穗整齊,結實率較高。
2.3? ? 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結果
長優2號對葉瘟的抗性表現為中感。其葉瘟發病率平均16%,變幅3.5%~38.5%;病情指數平均6.1,變幅0.83~16.6;對葉瘟的抗性表現為抗(R)~中感(MS),綜合評價為中感。長優2號對穗頸瘟的抗性表現為中感,病情指數0~14.4之間,對穗頸瘟的抗性表現為抗(R)~中感(MS),綜合評價為中感。
2.4? ? 米質
糙米率81.1%,精米率71.7%,整精米率62.9%,粒長6.0 mm,長寬比2.6,堊白粒率14%,堊白度1.5%,透明度2級,堿消值5.4級,膠稠度68 mm,直鏈淀粉含量15.2%,蛋白質含量8.3%。
3? ? 結論與討論
長優2號福建省引種試驗表明,長優2號在福建作中稻種植,產量較對照Ⅱ優明86增加10.1%,全生育期平均144.4 d,中感稻瘟病、感稻曲病。生產上應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加強稻瘟病防治,重點防治稻曲病,同時積極防治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高溫熱害和低溫冷害天氣可能會影響水稻結實率和產量,在孕穗、抽穗揚花期應加強田間肥水管理。周寧等高海拔區域發生減產,不宜推廣種植[6]。
4? ? 參考文獻
[1] 王凌志,潘宗東,龍凱珍.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示范初報[J].耕作與栽培,2019(1):16-18.
[2] 楊年寶,唐防健,劉國林,等.興化市優質水稻新品種(系)引種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8(24):24-26.
[3] 張羽,徐全,袁衛鋒,等.優質常規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報告[J].基層農技推廣,2018,6(6):10-12.
[4] 章志興,錢秋平,陳曉陽,等.秈粳雜交稻新組合長優2號對稻瘟病的抗性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8(5):96-97.
[5] 馬蕾,李發成.幾個雜交水稻品種在貴陽市烏當區的引種試驗[J].農技服務,2017,34(21):11.
[6] 曾友湘,黃小明,廖建凱,等.長優早1號高產穩產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J].湖南農業科學,1996(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