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伍 劉聽報

摘要? ? 根據新野縣墑情監測數據,對2019年春花生生育期氣象條件和土壤墑情進行了分析評價。結果表明,2019年春花生從播種到成熟,降雨總量308.3 mm,較常年同期少42.7 mm。播種出苗期干旱;齊苗至開花期旱澇交替發生;開花至結莢期土壤墑情由前期的過多逐步發展到干旱;結莢至成熟期旱情持續加重;整體屬于干旱災害年份。建議發展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抗御旱澇災害能力。
關鍵詞? ? 春花生;生育期;墑情;降雨量;河南新野;2019年
中圖分類號? ? S565.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03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新野縣地處豫西南邊緣,屬于大陸型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和降水資源比較豐富,常年降雨量平均783 mm,適宜花生生產,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旱澇災害發生年份較多。新野縣是河南省產油大縣之一,花生常年種植面積在3萬hm2左右,其中春花生約1.3萬hm2。本文根據新野縣墑情監測數據,對2019年春花生生育期氣象條件和土壤墑情進行了分析評價,以期對花生生產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1? ? 播種出苗期氣象條件與墑情分析
新野縣春花生的適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2019年4月26日至5月10日,全縣平均溫度18.4 ℃,較常年同期低0.7 ℃;日照總時數79.3 h,較常年同期少11.8 h;降雨量4.6 mm,較常年同期少27.3 mm。降雨偏少,導致土壤含水量不足。2019年4月26日至5月10日,全縣土壤0~2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平均值44.9%,大多田塊旱情為重旱,依靠自然降雨無法進行適期播種,人工造墑播種或播后灌溉增加了生產成本[1]。
2? ? 齊苗至開花期氣象條件與墑情分析
2019年5月11日至6月10日,全縣平均溫度24.75 ℃,較常年同期高2 ℃;日照總時數168.1 h,較常年同期少31.3 h;降雨量107.9 mm,較常年同期多16.1 mm。此階段降雨總量雖然比較充沛,但降雨時間分布不均,5月中下旬降雨日數較多而雨量稀少,95%以上的降雨集中在6月5—7日。據2019年5月25日監測結果,全縣土壤0~2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在25%~38%之間,屬于全縣性重旱。2019年6月10日監測結果,全縣土壤0~2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在69%~98%之間,70%以上耕地墑情過多,其余墑情適宜。5月11日至6月4日期間,旱情逐步加重;6月5日以后,旱情解除,但墑情過多。
3? ? 開花至結莢期氣象條件與墑情分析
2019年6月11日至7月10日,全縣平均氣溫26.3 ℃,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日照總時數139 h,較常年同期少33.8 h;降雨量36.6 mm,較常年同期少89.5 mm。據2019年6月25日監測結果,全縣土壤0~2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在68.55%~92.31%之間;20~4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在60%~99%之間,墑情適宜或過多,主要是因為前階段強降雨產生的后效作用。7月10日監測結果,全縣土壤0~2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在47%~55%之間;20~40 cm土層相對含水量在50%~67%之間,輕旱、中旱、重旱均有發生,不利于花針下扎和結莢[2-3]。
4? ? 結莢至成熟期氣象條件與墑情分析
2019年7月11日至8月25日,全縣平均氣溫28.5℃,較常年同期高1.8℃;日照總時數257.2 h,較常年同期多11.7 h;降雨量159.2 mm,較常年同期少7.1 mm。降雨時間特點是,7月下旬至8月中旬初期降雨日數頻繁,8月12日以后缺少降雨。據2019年7月25日、8月10日、8月25日3次監測結果,全縣土壤0~20 cm土層平均相對含水量52.41%,20~40 cm土層平均相對含水量68.41%。其間7月25日監測結果,約60%面積發生輕旱或中旱;8月10日監測結果,約80%面積發生中旱或重旱;8月25日監測結果,約80%面積發生重旱,嚴重影響了花生莢果形成和飽滿度。
5? ? 氣象與墑情綜合評價
由表1、圖1可知,2019年春花生從播種到成熟,降雨總量308.3 mm,較常年同期少42.7 mm,減幅12.17%;日照總時數643.6 h,較常年同期少65.2 h。播種出苗期降雨稀少,不利于夏花生搶時早播;齊苗至開花期降雨總量充沛,但降?雨時間分布不均,導致旱澇交替發生[4];開花至結莢期降雨稀少,致使土壤墑情由前期的過多逐步發展到干旱;結莢至成熟期降雨不足,旱情持續加重。整體屬于旱災年份。
6? ? 結語
新野縣自然降水雖然比較充沛,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春花生生育期內常發生旱澇交替危害,干旱多于澇災。建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抗御旱澇災害能力[5-6]。
7? ? 參考文獻
[1] 孫繼梅.淺談土壤墑情的及時監測預報對農業生產的意義[J].農業與技術,2019,39(23):112-113.
[2] 管廷存.基于農田灌溉監測管理技術應用[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9(5):81-85.
[3] 張維.統計土壤墑情監測采樣優化布局研究[J].吉林農業,2019(6):62-63.
[4] 鄭志陽,陳文煌,汪婉娥.福建省惠安縣春花生生產的氣象條件分析[J].北京農業,2011(3):66-67.
[5] 何云.春花生高產栽培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9,37(10):44.
[6] 王蘭蕓,楊智媛,丁立,等.白城市氣象條件對花生生產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9(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