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明 任亮

摘要? ? 本文驗證了不同覆蓋材料在馬鈴薯上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待測的降解膜生育期內未完成降解,無明顯破損,增產作用不明顯,成本較高,材料工藝有待改進提高,待測膜中以5#、11#覆蓋效果較好。
關鍵詞? ? 馬鈴薯;降解膜;降解程度;覆蓋效果
中圖分類號? ? S53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053-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為了驗證不同覆蓋材料在大田的應用效果,于2017年在會寧縣漢岔鎮設置不同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馬鈴薯田覆蓋處理,研究旱作條件下不同材料降解程度及其對馬鈴薯產量、單株生產力和單位面積經濟目標的影響。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選擇在位于會寧縣西北部,距會寧縣城67 km的漢岔鎮進行,海拔1 900 m,年平均氣溫6.2 ℃,≥10 ℃積溫2 300 ℃,常年降雨量320 mm左右,無霜期160 d左右,在旱作農業上具有典型代表性。試驗地塊為旱川地,成土母質為沖洪積黃土母質,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質地中壤,前茬作物為玉米。
1.2? ? 試驗材料
供試地膜:6#、7#、8#、9#、11#、5#降解膜,天壯生物降解膜,普通除草膜。天壯生物降解膜由山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余降解膜材料均由蘭州鑫銀環提供。供試作物:馬鈴薯,品種為青薯2號。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8個處理,即每種地膜為1個處理,其中以普通除草膜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33.6 m2(4.8 m×7.0 m),每個處理種植馬鈴薯4帶8行,區組間距80 cm。
1.4? ? 試驗過程
3月26日整地施肥,施農家肥45 t/hm2、馬鈴薯專用肥(12-19-16)1 200 kg/hm2、尿素300 kg/hm2,旋耕機耕翻后起壟覆膜,并機械覆膜,5月4日播種采用M型集雨寬窄行地膜覆蓋種植,總幅寬120 cm,壟寬75 cm,高15 cm,壟脊中間開10 cm的淺溝集雨,溝寬45 cm。其余管理同當地大田[1-2]。收獲時取中間2帶4行計產,并連續取樣10株進行考種。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產量
經方差分析,重復間的F值=0.451 2.2? ? 單株生產力 從表2可以看出,單株結薯數以9#降解膜覆蓋最高,為8.2個,較CK多3.3個,11#膜次之,為8.0個,以7#膜最低,為4.8個,較CK少0.1個;單株結薯重以11#膜覆蓋最高,為961 g,較CK多236 g,5#膜次之,為910 g,以7#膜最低,為568 g,較CK少157 g。商品薯結薯數以11#膜覆蓋最多,為3.3個,較CK增加0.3個,天壯生物降解膜次之,為3.2個,7#膜最少,為2.5個,較CK減少0.5個;商品結薯重以5#膜最多,為749 g,較CK增加133 g,11#膜次之,為735 g,以9#膜最少,為441 g,較CK減少175 g。由此表明,新型降解膜較黑色除草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結薯量,但總體來說對馬鈴薯單株生產力的提高無優勢[3-4]。 2.3? ? 經濟目標 由表3可以看出,所有試驗材料商品率均低于CK,較 CK減少2.7~27.5個百分點,以CK最高,為84.97%。 鮮薯產量以天壯生物降解膜最低,為23 625.00 kg/hm2,較CK減產1.68%,其余處理均較CK增產,以11#膜最高,為26 672.62 kg/hm2,較CK增產11.00%,差異不明顯,增產幅度在10%以上的有6#、5# 2種膜,產量分別為26 559.52、26 458.33 kg/hm2,分別較CK增產10.53%、10.11%,增產在0~10%之間的有7#、8#、9# 3種膜,所有處理差異不明顯。商品薯產量以5#膜最高,為21 777.85 kg/hm2,較CK增產6.66%,其余處理均較CK減產,減產在10%以內的有11#、7#、6#膜,商品薯產量分別為20 399.22、19 657.17、18 668.69 kg/hm2,減產在10%以上的有9#膜、8#膜、天壯膜,商品薯的產量分別為13 919.79、17 254.29、17 917.20 kg/hm2,分別較CK減產31.83%、15.50%、12.25%;產值以5#降解膜最高,達到21 474.0元/hm2,較CK增加1 651.5元/hm2,11#降解膜、6#降解膜次之,分別為20 868.0、19 959.0元/hm2,較CK分別增加1 045.5、136.5元/hm2,其余均較處理CK減少,以9#膜最低,產值為16 645.5元/hm2,較CK減少3 177元/hm2;收益以5#最高,為20 208.45元/hm2,較CK增加2 158.5元/hm2,其余處理均較CK減少,以9#膜減少最多,減少7 230.6元/hm2。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所有參試降解膜生育期內未完成降解,無明顯破損,降解程度以9#膜、8#膜最大,地膜脆化,5#膜比較薄,較柔,其余均表現為韌性降低。產量差異不明顯,以5#膜表現好,產量較高、產值最大、收益最多,分別為26 458.33、21 474.0、20 208.45元/hm2,分別較CK增產10.11%,增值1 651.5、2 158.5元/hm2,商品結薯重、多,為749 g,較CK增加133 g;11#膜表現較好,鮮薯產量多、產值較大,分別為26 672.62 kg/hm2、20 868.0元/hm2,單株結薯重重、單株商品薯多,分別為961 g、3.3個。由此表明,現有的降解膜不能降解,增產作用不明顯,成本較高,材料工藝有待于改進提高,待測膜中以5#、11#較好[5-7]。 4? ? 參考文獻 [1] 田慧慧.旱地馬鈴薯覆蓋與植株分布方式技術效益的比較[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8. [2] 張琳玲,諸亞銘,戚自榮,等.覆蓋方式對彩色馬鈴薯紅美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9,60(12):2245. [3] 胡新元,謝奎忠,陸立銀,等.不同功能地膜覆蓋對旱地馬鈴薯土壤水熱效應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馬鈴薯,2019,33(3):146-151. [4] 何曉明,黃芳,蘆峰,等.不同地膜覆蓋對冬作中晚熟馬鈴薯宣薯2號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19(2):21-25. [5] 徐彥菊.馬鈴薯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2019(3):48. [6] 李雪松,馬舒筠,劉永紅,等.不同地膜覆蓋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增刊1):41. [7] 冉平.干旱半干旱旱地黑色全膜馬鈴薯壟上微溝高產栽培技術規程[J].中國馬鈴薯,2016,3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