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俠
摘要? ? 林業發展對于國家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促進林業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經之路。本文對林業苗木成本核算的難點進行分析,并提出明確苗木成本核算對象、重視林業苗木資本成本賬務處理、完善苗木成本核算工作責任制、加強出入庫管理等建議,以期為相關行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 ? 林業苗木;成本核算;入庫管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 ? F326.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14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發展目標,改善生態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并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強化林業苗木的建設效果,促使其始終保持最優的發展狀態,對林業苗木進行成本核算尤為關鍵。
1? ? 林業苗木成本核算的難點分析
1.1? ? 會計科目的設置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中的規定,林業苗木是一種生物資產,具有消耗性的特點,而與之相類似的資產非常多,因而加大了管理難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對資產性質進行明確。按照性質可以將林業苗木分為多個種類和群別,以保證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在使用時如果缺少對苗木性質和種類的了解,則無法滿足苗木成本核算的需求,最后導致成本核算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比如:在林業苗木成本核算過程中需對紅葉石楠進行核算,但財務部門對該苗木信息知之甚少,只知道該苗木是二級科目,從而影響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進行[1]。
1.2? ? 苗木成本分攤問題
合理分攤苗木成本是困擾林業部門的重要難題,究其原因,主要是苗木的獲取方式存在差異,具體分為自主培育和外購。一部分林業單位自主培育和外購的苗木不被林業行業認可。當這些苗木在林業市場上使用后,方能在成本核算中對自主培育或外購所支出的成本進行記錄。如果林業單位所培育的苗木中途死亡,所造成的損失由其自主承擔;如果苗木培育順利,那么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在考慮外購成本的同時,還要關注苗木的培育成本,并且不同生長階段的培育成本存在差異。林業部門在進行苗木成本核算時,需要予以強調,如果沒有計算不同生長階段的培育成本,則會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1.3? ? 苗木成本賬實相符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林業苗木與普通商品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果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很難保證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為了確保苗木成本賬實相符,加大了財務人員核算苗木成本的難度,如果財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了解苗木的實際情況,就會使會計成本信息質量受到不利的影響。
2? ? 林業苗木成本核算工作建議
由上述分析可知,林業苗木成本核算工作難點較多,很容易影響苗木成本核算的結果。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2.1? ? 明確苗木成本核算對象
林業單位在進行苗木成本核算時,應該注重苗木核算對象的選擇。據了解得知,目前有許多單位以苗木種類為核算對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將苗木種類作為核算對象可以保證核算過程的穩妥性。為降低苗木成本核算的難度,林業單位應組織成本核算人員參加培訓,促使其了解單位現有的苗木種類,并掌握相應的信息,以保證苗木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此外,部分苗木種類雖然相同,但是其在大小和規格上有所差異。因此,其成本指標的不同會影響成本核算的結果,成本核算人員需要對上述內容予以關注,并樹立相應的意識。還有部分林業苗木的成本與培育時間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培育時間越長,其價格越高,比如相同的苗木種類,培訓時間90 d的苗木價格必然會高于培育30 d的苗木。因此,成本核算人員需要加強對苗木各類情況的掌握,最終實現對苗木成本的準確判斷,以確保苗木成本核算的質量[2]。
2.2? ? 重視林業苗木資本成本賬務處理
以《企業會計準則》中對生物資產的規定為依據,可以對苗木資產賬務處理的特殊性進行判斷,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2.1? ? 初始計量。會計準則規定在進行生物資產成本核算時,初始計量不可或缺。苗木作為一種生物資產具有特殊性,其獲取方式可以分為外購或自主培育。在進行外購苗木初始計量時,需要計算保險費、運輸費等相關費用;在進行自主培育苗木初始計量時,應計算培育苗木所花費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費用。
2.2.2? ? 后續計量。通過上文分析得知,苗木屬于一種生物資產,而生物資產在不同的生長周期其公允價值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建議林業單位在后續計量階段,應該將生物資產的歷史成本作為標準。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確定了自主培育林木的生物資產,其組成部分包括設施費用、試驗費用、撫育費用、造林費用和調查費用等。林業單位需要在資產成本中體現上述的費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核算內容的完整性,核算結果也會更加準確。
林業資產折舊和減值同樣是成本核算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苗木屬于經濟林,其價值會隨著時間增加而不斷下降,如橡膠樹和果樹。在對經濟林進行折舊的過程中,首先,應對其使用壽命加以確定,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獲得,如種植時間20年的果樹與3年的果樹產量間的對比。其次,在判斷殘值率時,需要將市場行情作為依據,同時考慮到額外的費用,如恢復費用和處置費用等。再次,成本核算人員可以根據苗木和林地的類型,選擇加速折舊法或平均年限法。對于一些具有較強生物性的林地苗木,使用加速折舊法效果最佳。在賬務處理上,則可以選擇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等科目。
2.3? ? 完善對苗木成本核算工作責任制
在林業苗木核算時,如果每個工作人員都能明確自身的責任,那么就會使核算工作更加順利。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林業單位應該通過教育和培訓等方式增強他們對成本項目的敏感度;與此同時,還要分解成本核算工作,將工作任務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只有這樣,成本人員才能夠各司其職,從而提升苗木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準確性[3]。
2.4? ? 加強出入庫管理
想要提升林業苗木成本核算的效率和質量,在實際核算階段,核算人員應該重視出入庫數據的成本核算。究其原因,主要是林業單位出入庫數據中含有大量重要的信息,如外購苗木的費用、培育苗木的費用、出售苗木的費用等。故在成本核算時,需要對出入庫數據予以掌握。此外,還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將苗木成本變更情況作為依據,對成本加以記錄,使成本核算工作覆蓋的范圍更加全面,以降低林業苗木成本核算的難度。
2.5? ? 做好清查核算工作
與普通資產相比,林業苗木作為一種生物性資產,具有較高的損壞率,如病蟲害、天氣惡劣、培育方法不科學等因素都會對苗木生長造成影響[4]。如果在成本核算時未對庫存進行清查核算,就會影響苗木成本核算的質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于林業單位來說,其庫存的苗木一般只出不進,成本核算難度較大。一些單位在核算后,會發現成本核算金額不符合實際情況,其原因就在于該單位未對苗木受損情況進行考慮。比如:某林業單位花費2萬元購入了1 000株苗木,但由于管理不當,苗木全部死亡,導致單位產生了支出費用,卻沒有產生收益,林業企業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沒有將其納入到核算范圍之中,成本核算結果也因此受到了不利影響。
3? ?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國家強調了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苗木成本管理也受到了重視。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林業單位在進行苗木成本核算工作中尚存在諸多的不足,制約了林業苗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建議林業單位借鑒國內外優秀經驗,采取有效的策略解決問題,以保證核算結果的準確性。
4? ? 參考文獻
[1] 楊麗麗.林業苗木成本核算的難點與改進措施研究[J].現代營銷,2019(5):227.
[2] 欒書庭.林業苗木成本核算的難點與改進對策探討[J].經濟師,2018(10):289-290.
[3] 鄧紅.林業苗木成本核算難點與改進措施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5(9):132.
[4] 董思言.關于園林綠化行業撫育種植苗木成本結轉方法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