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雙



摘要? ? 鵝痛風病自2015年首次在安徽省報道以來,之后迅速傳播。本文主要介紹2019年秋季合肥某養殖場出現疑似雛鵝痛風病情況,之后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測確診為鵝痛風病。并根據診斷結果做出相應治療和預防,使發病率得以控制。
關鍵詞? ? 雛鵝;痛風病;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
中圖分類號? ? S858.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231-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鵝痛風病于2015年首次在安徽某鵝廠的1周齡雛鵝中暴發,截止到2019年該病已經在江蘇、福建、山東和廣東等我國大部分養禽業發達地區連續被報道,已經對我國養鵝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鵝痛風病常在春、秋季暴發,臨床表現為排泄白色或綠色稀便,關節出現腫大并伴有尿酸鹽沉積和癱瘓[2]。尸檢時,在膽囊、關節剖面、輸尿管和心、肝、氣囊、氣管、腺胃的表面以及膽汁內發現尿酸鹽沉積,腎臟腫大發白[3]。該病歷時7~10 d,發病率高達80%~90%,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較高,可達20%~70%。存活的雛鵝生長緩慢,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的侵襲。
目前引起鵝痛風病的病原尚未清晰,但根據之前的研究表明,雛鵝痛風與使用大量高蛋白飼料喂養有很大關系[4];除此之外,鵝星狀病毒也可能是引起鵝痛風病的一個重要病原[5]。2019年秋季,安徽省合肥市某養殖場出現雛鵝痛風病。現將鵝痛風病的診治情況報道如下,以供參考。
1? ? 發病情況
該養殖場共有4 000余只鵝,平均分為2個棚養殖,每個棚大約養殖2 000只。該群鵝均為13日齡,發病已有3 d,每天死亡30~40只,累積死亡100余只,死亡率已超過2‰;采食量總體下降1/3;病鵝排泄白色稀糞,有呼嚕聲,表現癱腿、啄羽,個別出現抖頭等神經癥狀。
2? ? 臨床癥狀
發病的雛鵝排泄白色稀糞,精神和食欲不振,被毛凌亂稀疏;趾關節腫大、變形,關節腔有尿酸鹽沉積,呈現明顯的白色,如圖1所示。部分雛鵝伴有跛行、癱腿的情況,同時有部分雛鵝出現死亡情況。
3? ? 病理變化
挑取個別臨床癥狀非常明顯的病鵝和已經死亡的雛鵝進行剖檢。如圖2所示,剖檢可見,胸部皮下有白色石灰樣物質,且胸部皮膚難以剝離;心包、肝臟的外膜上有白色覆膜性病理變化;個別病鵝肌胃和腺胃有白色尿酸鹽沉積物質;膽汁略稠,內里含白色顆粒狀物;腸漿膜有大量白色沉積物覆蓋,腸道不阻塞,不出血;腎臟發白腫大,兩側輸尿管尿酸鹽沉積明顯;喉頭氣管有白色尿酸鹽沉積,口腔有黏痰;個別有明顯神經癥狀的鵝剖解后發現腦膜上有輕微出血點。
4? ? 實驗室診斷
無菌采集多只發病雛鵝的心臟、肝臟、腎臟,接種于普通培養基,在37 ℃條件下培養24 h,未見有細菌生長。對無菌取出的肝臟,加入PBS研磨,之后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提取病毒核酸。使用鵝星狀病毒檢測引物進行PCR檢測,電泳結果顯示目的條帶大小為928 bp(圖3),目的條帶大小與預期結果相符,表明該發病鵝群中存在鵝星狀病毒的感染。
5? ? 診斷與治療
結合臨床癥狀、剖檢結果和實驗室檢測結果,可以確診為該鵝群發生鵝痛風病。
由于目前對于該病的發病機理并不是十分清晰,故暫時對于鵝痛風病沒有明顯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只能從調整飼料營養結構配比方面進行治療,對于雛鵝應加大青綠飼料的投喂,減少高蛋白飼料的攝入,同時單獨向發病群體飼喂含有0.1%碳酸氫鈉的水,促進病鵝體內尿酸鹽的溶解排出;在育雛階段注意溫度控制,不要過早地降低溫度,注意棚內通風,減少氨氣的蓄積,改善雛鵝的生活環境,提高飼料營養比[6-7]。
6? ? 結語
經過調查,該農戶從購入鵝苗之后一直飼喂小雞飼料,其中高蛋白成分過多,而青綠飼料攝入不足,導致鵝群蛋白比例失調,更容易患雛鵝痛風病。其次,在育雛階段,棚內溫度比較低,為28 ℃,不能提供一個良好的育雛環境,導致弱雛增多,鵝群整體抵抗力下降。鵝是一種以素食為主的動物,在日常飼養過程中應該加大青綠飼料的攝入,保證青綠飼料的攝入至少占飼料比的2/3,減少使用含高蛋白的雞飼料或鴨飼料是避免雛鵝痛風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措施[8]。除此之外,雖然在該鵝群中發現了鵝星狀病毒的感染,但是鵝星狀病毒是否是使雛鵝患上鵝痛風病的關鍵因素,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7? ? 參考文獻
[1] ZHANG X Y,REN D,LI T F,et al.An emerging novel goose astrovirus associated with gosling gout disease,China[J].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2018,7(1):153-157.
[2] 晉茂勝.肉鵝痛風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9(18):186-187.
[3] 劉冬.鵝痛風病的病因、臨床癥狀與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7(4):105.
[4] 李曼曼,丁雪東,榮雪路,等.高蛋白飼糧致雛鵝痛風的臨床病理學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9,40(1):46-52.
[5] 姜曉寧,田家軍,楊晶,等.導致雛鵝痛風新型鵝星狀病毒的分離鑒定[J].中國獸醫學報,2018,38(5):871-877.
[6] 周曉蔓,丁潤峰.鵝痛風病的診治及預防[J].養殖技術顧問,2012(10):86.
[7] 田龍.規模養鵝應防仔鵝痛風[J].畜牧與獸醫,2005(12):40-41.
[8] 王學遷,齊永悅,程素彩,等.鵝痛風的發病原因及防止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8):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