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宇
摘 ? 要: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于建筑的需求在不斷的加大,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高層建筑在不斷的增多。文章分析了高層建筑外墻滲漏的主要原因,并對防漏工程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高層建筑的外墻如果產生滲漏現象,有可能會對其功能造成影響,而且會減少使用壽命,增加養護的難度。造成高層建筑外墻滲漏的因素是多樣化的,施工企業應當重視外墻的防水設計,并在施工時重視質量控制,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科學應用防水工藝,并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以減少滲漏現象。
關鍵詞:高層建筑;外墻;防漏工程技術
1 ?引言
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人們對于建筑物的質量要求也在逐漸提高。而房屋建筑工程的外墻是主體結構,對于整個建筑的質量存在直接的影響,所以需要提起足夠的重視。從目前建筑結構來分析,建筑外墻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溫、防火、防燥、抗載荷等,如果外墻存在嚴重的問題,必然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應該加大力度進行外墻的防滲漏處理,選擇合適的防滲漏施工技術,從而可以大大提升工程的質量水平。
2 ?高層建筑外墻滲漏的原因
2.1 ?墻體自身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造成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重要原因是墻體自身問題。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和不合格的施工技術,致使在房屋建筑使用過程中外墻出現了裂縫,進而導致外墻滲漏。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在進行混凝土建筑時,沒有對混凝土進行充分振搗,混凝土實際密度無法滿足澆筑密度標準,以至于在使用過程中,外墻出現了裂縫問題;第二,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同時進行了板和墻的施工,外墻澆筑的混凝土沒有得到充分沉實,也會造成外墻裂縫;第三,在對外墻進行后期養護管理工作時,沒有充分澆水,特別是在溫度較高且光照充足的夏季,由于房屋建筑的內外溫差較大,進而外墻出現了裂縫。
2.2 ?實際施工過程方面的原因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方便,通常會在外墻結構中預留相應的孔洞,在施工結束后對其進行填補。但是如果這些預留孔洞在后期得不到科學合理的填補處理,則會直接導致房屋外墻結構出現滲漏現象。同時,在房屋外墻裝修過程中,如果外墻裝修缺乏科學合理性,則極易引發外墻裂縫現象,從而導致房屋外墻滲漏問題。另外,在房屋外墻進行門窗安裝環節,墻體結構的砌筑環節,混凝土材料的振搗環節以及后期的養護管理環節等,同樣會引發房屋外墻滲漏問題。
2.3 ?工藝設計原因
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領域中,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沒有系統化的技術指導說明,設計方案的水平也相對較差,所以外墻的整體防滲漏的專業性與技術性比較差。在建筑工程實施環節,很多設計和施工人員過度的關注外墻結構的美觀性,選擇使用細縫的拼接施工方式來進行裝飾面板的施工,導致密封材料無法嵌入到縫隙內而造成滲漏問題的存在。此外,砂漿和混凝土材料的制作沒有按照技術方案來進行,導致透水性比較強。房屋建筑中,門窗、窗臺坡度、滴水槽等結構部分的接縫要采用合理的設計,保證其密封性達標,任何設計不合理的情況都會導致滲漏問題的出現,甚至造成嚴重的危害。
3 ?高層建筑外墻防漏工程技術的應用要點
3.1 ?框架結構墻體的施工
(1)在開始施工之前,應當確保砌塊的質量符合要求,使用抗壓強度5MPa、干燥收縮值則不超過0.5mm/m、出釜后能夠保證28d養護期的砌塊。加氣砼砌塊在施工的過程中水分含量應當始終低于15%。(2)在砌塊進場之后,應當規范堆放措施,并采用防雨手段,而且要科學布設構造柱、梁、墻體拉結筋等構造措施。(3)使用揉壓法進行砌筑,確保縫砂漿密實程度符合要求,并在開始施工以前對磚采取潤濕措施。(4)在砌筑的時候,不得采用混砌的方式,應區分砌塊的干密度以及強度等級。(5)在施工過程中,框架結構墻體每天砌筑的高度不得超過1.4m,砌筑到梁底約100mm時應當應停止7d,等到砌體變形處于穩定狀態之后,再使用相同材質的實心輔助小型砌塊成60°~70°角擠緊頂牢。(6)對于柱邊、梁底等交接位置,應當先去除灰疙瘩,清理完畢后再使用干硬1∶1的水泥砂抹5mm厚,并使用漿填嵌密實,防止在交接位置出現開裂。(7)針對不同材質的交接位置,為了改善抹灰層的拉結效果,應當在交接位置附近增加一層寬度約400mm的金屬網,并使其和結構面之間維持3mm~5mm的距離。
3.2 ?在房屋外墻保溫層方面的應用
在房屋外墻保溫層中應用防滲漏技術時,需要嚴格控制保溫材料的質量,特別是鋼絲網材料的質量和玻璃纖維的質量尤為需要重視。在具體的施工環節,要做好材料之間的充分連接,提高材料的防腐功能和防潮功能,特別是房屋墻體的邊角位置和窗腳位置,需要利用鋼絲網進行特殊處理,避免引發滲漏現象。同時,在進行保溫層抹灰操作時,需要嚴格按照具體施工技術的相關要求與標準,規范施工行為,避免外墻出現開裂而引發滲漏問題。例如,將抗裂劑應用在抹灰層與保溫層之間,當第一次抹灰凝結后利用鋼絲網進行加固處理,待鋼絲網處理穩固狀態后再進行第二次抹灰施工,保障抹灰施工的均勻性并預防外墻開裂現象,降低外墻滲漏的概率。
3.3 ?防滲漏處理外墻裝飾
(1)在外墻施工前,需先對基層進行清潔處理,在把影響粘結度的浮沉與污物進行完全消除以后,再濕潤處理墻面,進而有效提升墻面的含水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處理墻面拉毛時,可利用水泥砂漿,進而有效加強結構層和抹灰層之間的粘結程度。(2)在貼磚外墻裝飾面前,需對面磚進行完全清潔工作,在面磚完全浸濕以后,需進行晾干處理,以便備用。想從根本上消除裂縫和空鼓,需仔細檢查鑲貼利用的底灰。若已出現較為嚴重的空鼓裂縫情況,需先進行處理,然后進行下一步的工作。(3)在施工過程中,需提升粘結砂漿的飽滿程度,需在快料周圍留有6mm~10mm的縫隙,然后利用勾縫起進行處理,再把素水泥漿摻入其中。(4)由于涂料飾面屬于公共環節,因此需對膩子的實際規格和封底涂料嚴格把控,進而有效提升其和飾面涂料的匹配程度,進而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的質量。
3.4 ?預防穿墻孔洞滲漏
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對于穿墻孔洞部分的防滲漏處理也是非常關鍵的。對于該位置的防滲漏處理,最為主要的措施就是在孔洞內部填充必要的塑料材料,然后通過水沖洗的方式來進行抹平處理,這是有效的消除滲漏問題的主要方式。封孔完成之后,需要有質檢人員來進行必要的防水檢測,從而可以確保該位置的密封性是達標的。此外,對于外墻管道的周邊部分進行有效的處理也是預防穿墻孔洞滲漏問題的關鍵性措施,可以避免這些部位出現滲漏的問題??傊诮ㄖこ淌┕そY束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穿墻孔洞的處理,以提升其防滲漏效果。
4 ?結語
高層建筑的外墻如果產生滲漏現象,有可能會對其功能造成影響,而且會減少使用壽命,增加養護的難度。造成高層建筑外墻滲漏的因素是多樣化的,施工企業應當重視外墻的防水設計,并在施工時重視質量控制,按照規范進行操作,應用有效的防水工藝和材料,以防出現滲漏現象。
參考文獻:
[1] 張祚亮.高層建筑外墻防水施工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8(6):163.
[2]王建忠.高層建筑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技術[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3(7).
[3] 倪亞星.高層建筑外墻聚氨酯防水保溫系統的應用和研究[J].施工技術,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