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濤,董 思,呂志剛
運動員身體素質是保障網球比賽獲勝的基本條件。功能性動作篩查 (FMS測試)包括一系列的動作模式測試,它既能識別出存在的各種缺陷,并且FMS測試結果還能夠預測運動員受傷概率和風險,因此各項測試得分對運動員有重要參考價值。由于網球運動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網球愛好者也與日增多,相對應的專業的教練員卻相對緊缺。據調查發現在我國從事網球教練員工作的除專門院校外的老師和職業退役運動員外,絕大部分都是由專門體育院校網球專項學生來執教。這就意味著我國絕大部分網球啟蒙教師是由專門體育院校的學生來擔任,這其中又以男子占絕大多數。這就要求在平時訓練時專項老師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不應該一慣的只對身體素質和技戰術的鍛煉,更要通過功能性動作能力測試來檢測運動員是否個體功能受限,避免不均衡發展造成的運動損傷。本文主要利用費爾曼等級相關系數對體育院校運動員功能性動作能力和身體素質之間存在的相關性進行分析,以此降低網球專項學生因不適宜的日常訓練所造成的損傷概率,為我國大眾網球的開展儲備優秀的師資力量。
本文以武漢體育學院10名網球專項學生作為調查研究對象,10名網球專項學生運動等級均為國家二級網球運動員,并對這10名網球專項學生實施六項專項身體素質測試與功能性動作測試。排除標準:學生在測試前一個月內出現急性運動損傷患者因為長期慢性運動損傷所造成的無法參加常規訓練和比賽。
1.2.1 FMS 測試
FMS (功能性運動檢測) 目前已經成為國際網球協會ITF和ATP所使用的身體整體能力評估標準的重要參考之一。如今國內外各項運動都有不少相關的研究成果。FMS通過制定一系列檢測方式,來發現運動員和教練員在平時訓練所忽視的危險動作模式,通過識別運動員個體功能受限和不對稱發展,可以通過矯正和定向排除,來降低運動員受風險的概率。從而保證運動員的健康發展,延長運動員的在役時間。
FMS測試由3個疼痛篩查測試和7個基本動作模式測試,總分為21分,評分共分為四個等級,0分:測試中運動員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疼痛現象;1分:運動員無法完成指定動作;2分:運動員完成整個動作的質量相對較低;3分:運動員能正確的完成整個動作。
測試人員根據被測者完成動作的質量情況進行量化打分,被測者必須嚴格按照測試人員要求依次進行上述動作,每個動作由一名專業人員根據被測者完成質量情況進行量化打分并做好記錄。如果在測試期間出現左右兩側肢體不一樣的情況,則此時取得分最低值為最終得分。
1.2.2 網球專項身體素質表現測試
根據現有的網球技術平,特別是在一些重大賽事上要想打好一場網球比賽,網球運動員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網球專項身體素質:臨場反應速度和全場折返移動速度;能堅持長時間的體能消耗;各項技術蹬轉有力,爆發力強而且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具備良好的柔韌性在救球時能充分協調肌肉和關節,驟停和啟動轉換快以降低受傷的風險性。
身體素質包括一個人所有身體狀況,分為六個部分,本文設計了6項網球專項身體素質表現測試進行測試分析:
(1)耐力素質:800米,繞標準400米跑道兩圈,起跑到串道的分離線前必須在自己的跑道里,通過串道的分離線才能搶占內道,記錄員記錄各運動員最終所需時間。
(2)速度素質:扇形跑,將5個網球放置在球場中對應的測試位置,測試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勢準備,在聽到起跑口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在右側取回1號球,接著以逆時針方向依次取回球場上放置的網球,記錄所用時間。
(3)力量素質:二級蛙跳,二級蛙跳是由兩次連續不間斷的立定跳遠組合而成。記錄員記錄各運動員最終其距離遠度。
(4)靈敏素質:左邊線折返沖刺跑,左邊線折返沖刺跑運動員從底線開始到網前,以手觸摸球網為準,并以最快速度跑完一個來回,記錄員記錄運動員最終所用的時間。
(5)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受試者坐在墊上,兩腿并攏,膝關節保持伸直狀態,腳尖向上,上身和雙腿成90°坐好,將一個三面箱體架在雙腿上方,雙手伸直,身體前傾并緩慢推動箱體。根據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成績表進行判斷得分并做好記錄。

表1 體育院校男子網球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結果(x ± s)
如表1所示10名體育院校男子網球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的結果為14.9±0.49,由于運動損傷高風險的臨界值為14分,所以最后總得分越高受傷風險越小,這個得分高于運動損傷風險的臨界值14分,則顯示網球運動員在理論上發生運動損傷風險的概率較低。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專業院校男子網球運動員與高水平運動員在身體功能性動作能力之間存在差異,雖然總得分高于運動損傷風險的臨界值14分,理論上發生運動損傷風險的可能性較低,但是在平時訓練特別是競賽期因為不合理的訓練導致其運動損傷風險會大大增加。特別是有些運動員本身自我沒有正確意識到損傷風險的嚴重性,這也為以后從事教練員工作時埋下安全隱患。
在上述7個基本動作模式測試中可以得知,專業院校男子網球運動員的深蹲、過欄架步、前后分腿蹲、肩部靈活性、旋轉穩定性得分相對較低,特別是旋轉穩定性和肩部靈活性得分低于2分,顯示運動員訓練時過于注重網球專項技戰術意識,忽視了運動員核心力量與功能性力量訓練,忽視背闊肌力量訓練導致孟肱關節活動受限。專業院校網球運動員由于起步晚,平時更加注重網球技戰術訓練,從而忽略身體均衡發展,訓練完也不注重自身的肌肉放松和恢復,這樣就會造成肢體在外觀形態上左右兩側成不對稱現象。

表2 網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表現測試分析(x ± s)
如表2所示10名體育院校網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表現測試的結果。運動員身體素質結構模型主要是表現其身體素質的一種數學模型,通過反應運動員身體素質從而盡可能的反應其競技水平。運動員身體素質特征模型還能夠有效反應其身體素質水平,以此分析和結石身體素質特征,為其訓練提供參考依據。
作為體育院校網球運動員特別是作為未來大眾網球的師資力量,運動員本身除了加強自身對專項身體素質鍛煉,更要學會每項專項身體素質所相對應鍛煉的是哪項素質。如表2專項身體素質中的耐力素質:800米,耐力是一個網球運動員支撐一場比賽完成的基礎,特別是在職業比賽中耐力素質有時候起決定作用。力量素質:二級蛙跳,力量是網球運動員在發球,正反手等各項技術能否做到有質量的回球的基礎,它是網球運動員自身技術水平高低的決定因素之一。靈敏素質:左邊線折返沖刺跑,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和協調測試:1min雙搖跳繩,靈活的步伐與靈活應變能力對優秀網球運動員非常重要。
3.2 專業體育院校男子網球運動員FMS測試與專項身體素質之間有部分顯著性相關關系,而專業體育院校男子網球運動員FMS測試總分與專項身體素質之間無顯著性相關關系。因此,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只能簡易的識別個體的功能限制和不對稱發展,而對于預測運動員現有的競技水平和運動員潛在的競技能力缺乏一定的效度和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