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肖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關鍵字:四元教學設計;程序性信息;支持性信息;學習任務類別;再生性技能;創生性技能;電磁場;高中物理
工學一體化課改過程中強調四元教學設計,四元教學設計是基于學習任務進行教學設計的一種處方性教學設計方法,由全球頂尖教學設計專家荷蘭教育技術領軍人物范梅里恩波爾研究開發,反映了當代國際教學設計的最新研究成果,被譽為“當前國際教學設計轉型的重要標志”,適合職業教育教學設計采用。雖然它適用于職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但對于基礎學科的教學設計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這種思想和方法的引入也為基礎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我們在平時教學與課改過程應去尋找兩者之間的聯系。
普通教學在復習過程中,分為三輪復習,一輪復習側重知識點,二輪復習側重章節知識點間的聯系,三輪復習綜合復習。在復習過程中注重每一個知識點的理解。以人教版物理為例,從必修1的運動學和牛頓定律到選修3-5的動量定律及守恒都是零碎的知識點,但運動、力及能量動量是貫穿整個高中物理的基礎方法。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四元教學設計的思想和復習結合到一起?
典型性工作任務及學習任務類別設計舉例:
四元教學設計包括:學習任務、支持性信息、程序性信息、專項任務訓練。適合于復習綜合課,以人教版物理總復習為例。我們可以把電磁場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習任務,將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導體棒在電磁作用下的運動和線圈在電磁作用下的運動作為三個典型性工作任務。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為例。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可以作為一個典型工作任務。我們對任務類別進行分類,任務類別是用來界定學習任務從易到難的序列,引導選擇和開發適宜的學習任務。運用簡單條件法。通過確定限定性因素的難易程度,形成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任務類別的方法。

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簡單條件法
確定一系列在培訓中需要得到重點強調的組成技能,形成每一個任務類別。將一組復雜程度和知識掌握需求程度都相似的學習任務命名為一個“任務類別”。我們將電磁場中涉及到的運動類型由易到難進行分類,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這幾種運動形式囊括了高中物理全部的運動形式。通過組合構成了不同的任務類別。
支持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的應用及專項任務訓練的設置:
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學生們還屬于新手,傳統教學是先講知識點在將知識點綜合,這樣的過程無可厚非,我們可以試圖將四元教學的思想和傳統教學結合,在講知識點之前,先給出一個模型,通過模型讓學生知道學習了所有知識之后我們可以解決什么問題,舉例來說天體運動部分我們可以以天宮二號為例,天宮二號的變軌和繞著地球做圓周運動就是學生最終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可以作為兩個學習任務即衛星變軌問題和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規律。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我們就應當講最終的待解決問題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相關的內容。對于這個學習任務,黃金代換式、勻速圓周運動的基本規律、機械能守恒和受力分析屬于程序性信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從一個問題到另一個問題套路沒有太大變化,直接應用就可以,這些再生性技能可以貫穿整個高中物理的學習,所以在綜合復習過程中,可以不用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專題來復習,而是隨用隨復習。
將高中物理教學和3+4專業課程結合:
高中物理可以說是大部分工科專業的基礎課程,對于機械制造與應用專業的學生來說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在三年級學習電工和車工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試圖將傳統的物理教學進行創新,將與之相關的知識擴展,其中以電磁學和力學為重點,力學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在車工和鉗工的學習中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電磁學則在電工中一脈相承。這可以作為一個課程結合的點,將物理知識滲透到專業課中,靈活的調整一下課時,也不至于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盲目或者因其不是轉段考試內容而不重視。這個融合的過程需要反復的推敲和調整。在這里只是提出一個思路。同樣的物理知識可以作為專業課學習過程中的再生性技能,作為支持性信息呈現給學生。學生可以將物理的學習作為專項訓練進行訓練。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也將中職整改的思想和工學一體化的思想結合,做到有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既為專業課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也養成了學生善于思考變通的能力。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