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渝鱗
(重慶市武隆區白云鄉中心小學校 重慶 武隆 408500)
兒歌能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兒歌,還能幫助學生快速提高學習興趣,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看圖列式》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重點內容和難點知識,利用多媒體設計成有趣的課件再加上巧妙的兒歌,將兩者搭配在一起,有聲、有色、有形,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快速開動腦筋,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如課件內容是:左邊跑出三只小雞,右邊又跑出三只小鴨,這時一個大括號將它們包在一起,然后一只問號蹦蹦跳跳跑了出來,圍著被大括號包起來的小雞和小鴨轉圈。這時,兒歌聲響起:“疑問號,真調皮,繞著問題到處跑,同學們,快快來,大家一起抓住它,將它問題解出來,看它服不服?!痹谶@首兒歌中,就包含了所有教學重難點,要求學生根據圖畫列出算式,這需要學生找出疑問號所求問題,在進行列式計算,求解。就像有一條線將整個課堂教學串聯起來,將動畫畫面巧妙銜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開展進一步的探索和求知。學生各個興趣盎然,一臉求知欲和探索欲,爭先恐后,各抒己見的進行列式求解。可以發現,通過兒歌的巧妙應用,全面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們完全投入到自主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所有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度迎刃而解。
教師這時候就有必要在班級內部形成若干個的合作小組,營造出濃厚的小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們在這其中都有機會表現自我,不會的題目可以拿出來進行共同討論,互幫互助,保證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促進小組全體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可以受益。比如,小學數學廣角中有一個“植樹問題”,這一問題不像那些抽象的內容,所以小學生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耙谛@兩側一條長為100m的小路上進行植樹,每間隔5m栽一棵,那么一共要有多少棵樹苗才能夠完成小樹的種植呢?”這道題對于學生們來說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候學習較好的學生就要帶領其他的組員進行探討交流,來完成這一問題的解答。
學生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尋找自己在小組中的定位,找出一個最合適當小組長的人,小組長再來給每一個人分配任務,保證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定的任務分工,都有效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來,學習任務要落實到位,然后小組成員們通過合作,來實現教學任務的進一步完善進行。比如,教師如果在課后留下了小組合作的任務,那么每個人都必須參與進來,不能找借口不參與小組活動。“雞兔同籠”這一問題,每個學生都要發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見解和看法,“雞有幾個爪子,兔子有幾條腿”等等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在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最后有效的得出結論。
面積和體積圖形法主要是在分數計算中應用,因為在分數進行加減運算時通常會遇到不同的分母,不能直接進行運算,這時就需要利用圖形進行轉換。小學生剛接觸分數計算時,感到很難理解,但是將分數表示的數值轉化成面積大小進行表示,在計算過程中找到整體面積變化情況即可,如此將復雜的分數加減轉換成面積計算,直觀形象。而且利用數形結合方式對小學數學進行教學,不僅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通過反復的計算和練習,學生運算能力也在穩步提高。在這過程中,學生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轉換為直觀的線段長短、數量、圖形面積、顏色變化等,形象展示各個參數變化情況,將每個問題的因果關系表現的淋漓盡致、清清楚楚,幫助學生邏輯思維得到啟迪。利用畫圖法解決數學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解題方法,但在利用畫圖法解題之前,教師先要教會學生如何畫圖。利用圖形可以將數學應用題中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和所求解問題簡單直觀的表示出來,幫助學生形成一個直觀形象的解題思路。


總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要和日常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轉變課堂教學理念、塑造和諧課堂氛圍,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大幅度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