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青鳳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文華上品幼兒園 廣東 深圳 518116)
瑞典在20世紀初已有關于現代讀書會的相關研究,現今歐美等國已普及讀書會。我國在20世紀初期開始出現“讀書會”一詞,并因為文化學界自發性的救亡圖存而于20世紀30年代達到讀書會的高峰。20世紀80年代后,讀書會在我國港澳臺及內陸開始發展。[1]我國關于讀書會的理論文獻發表起于21世紀初,2008年到2012年內呈持續上升的趨勢,2016年出現了小高峰,相關文獻發表多見于圖書館閱讀推廣、圖書館情報檔案等核心刊物,可知專家學者們逐步重視讀書會的理論研究,且相關研究的質量較高。
從讀書會的舉辦主體來看,我國現階段的讀書會多由高等院校圖書館、市民公共圖書館、社群、民間公益組織等發起;從讀書會的應用研究來看,現階段我國讀書會多用于高校文學分享、推廣市民閱讀及親子閱讀等方面;從讀書會的實現手段來看,現階段我國的讀書會已逐步擴展到線上,利用新媒體舉辦讀書會的形式已經嶄露頭角;從讀書會的內容來看,當前我國的讀書會主要有學習具體的知識技能、發散思維、主題報告、文學欣賞等幾大類。[2]近年來,班級讀書會悄然崛起,但此類讀書會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幼兒讀書會則常見于圖書館發起的親子/家庭讀書會。2009年,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銀河幼兒園的王靜老師在《當代學前教育》期刊中發表了《讓童年洋溢書香——淺談班級讀書會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影響》一文,指出幼兒教師在讀書會中應發揮的具體作用;2016年,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副研究員段梅老師在《圖書館建設》中提出了“微讀書會”的概念,介紹了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微讀書會的前期準備、建立、實施狀況以及相關特色,為本文關于“區域讀書會”的實踐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
1999年,朱紅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及其創設指導》一文中對“區域活動”做出了解釋:“指在一定的時間內,設置各種活動區,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和方式。[3]”著名學者馮曉霞認為,“區域活動是以活動材料和活動類型為依據,將活動時的空間相對劃分為不同區域,讓他們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在其中通過與材料、環境、同伴的充分互動而獲得學習與發展。[4]”仇雅琳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研究》中提出,區域活動是教師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考慮其興趣愛好,將班級活動室劃分為豐富、有趣的不同的區域,在區域中為幼兒提供具有層次性的、多樣化的活動材料,使幼兒能夠根據自身需要和興趣自由自主地與環境、材料、教師和同伴互動,實現幼兒自身發展的活動。[5]本文所說的區域讀書會,是指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在語言區或閱讀區組織部分幼兒圍繞幼兒自選的讀物開展的師生互動型讀書會。
經過實踐驗證,區域讀書會具有了一套可行的實施操作方法。
3.1 實施方式。幼兒依托班級活動室語言區或閱讀區的幼兒讀物,在區域活動時間內,自由選擇一到四本圖畫書,教師根據圖畫書內容為幼兒朗誦,在師幼互動、同伴互動過程中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分析及理解圖畫書內容。
3.2 實施環節。區域讀書會的實施共有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區域計劃環節,即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及需求作區域計劃,選擇包括語言區在內的各個區域;二是幼兒自由選擇繪本環節,即幼兒從語言區或閱讀區里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繪本作為讀書會的主要媒介;三是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閱讀的環節,即教師以幼兒選擇的繪本為媒介,以幼兒為朗讀的主題,采取講述、解釋、設問、觀察、表演等方式幫助幼兒進行閱讀;四是分享及討論環節,即幼兒向同伴分享閱讀繪本后的主觀感受,或提出疑問,教師與同伴們共同探討、解決問題;五是觀察記錄環節,即教師將幼兒在區域讀書會過程中的行為、神態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
3.3 實施狀況。此次區域讀書會實踐活動以筆者所在的SP幼兒園小三班為案例,從2019年4月開始,持續到2019年6月,教師根據幼兒需要隨機選擇日期開展區域讀書會。實施狀況如下圖所示:

2018—2019年第二學期SP幼兒園小三班區域讀書會的開展情況
區域讀書會由幼兒自主發起,每次每名參與讀書會的幼兒自由選擇圖畫書,由教師擔任領讀者,講述圖畫書內容的過程中進行提問互動。每次區域讀書會的時間由幼兒所選圖畫書及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決定,如幼兒表現出不耐煩、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時,會提前結束區域讀書會。
從時間安排、幼兒的積極性、閱讀載體等方面考慮,在幼兒活動室內日常開展區域讀書會具有可行性。
(1)時間自由靈活。從區域讀書會的實施時間段來說,區域讀書會在區域活動時間內進行,時間選擇相對自由,教學形式相對靈活,不受限于教育目的與教學目標,能夠為教師與幼兒提供充足自由的閱讀時間。
(2)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從參與區域讀書會的人數限制來說,語言區每次能夠容納的人數有限,一般不超過8人,符合微型讀書會的特點,能夠使得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更加充分,領讀者能照顧到每位參與區域讀書會的幼兒的個性,幼兒更能發揮閱讀的主體性,認真觀察、傾聽與思考。
(3)準備條件充分。從區域讀書會的準備來說,在空間方面,以班級活動室的語言區或閱讀區作為讀書會的主要場地;在讀物資源方面,幼兒園、教師每學期采購故事、詩歌、散文以及知識類圖畫書,幼兒家庭定期實施圖書漂流為幼兒提供區域讀書會所需要的讀本;在認知經驗方面,幼兒學齡歲前在家庭生活及幼兒園學習生活中所獲得的直接或間接經驗均可作為讀書會的知識經驗準備。
(4)領讀者容易獲得。在領讀者方面,區域讀書會是在幼兒園活動室的語言區或閱讀區開展的,幼兒教師能夠隨時為幼兒誦讀繪本。“給孩子朗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6]”幼兒教師作為領讀者,能夠幫助幼兒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
實施區域讀書會以來,筆者在實踐中進行反思,提出幾點建議。
4.1 圖畫書的選擇。在書籍的選擇上,幼兒會優先自主地選擇教師或成人曾經講過的圖畫書,喜歡針對已經講過的圖畫書進行反復閱讀;在眾多類型的圖畫書中偏好故事類/故事情節明顯的圖畫書,并能夠根據故事的脈絡,在觀察圖畫書畫面的同時進行回憶,對有趣的故事情節記憶更加深刻;其次,幼兒對自己或好朋友帶來的圖畫書會更具有好奇心,如在區域讀書會過程中,一名女孩從眾多的圖畫書中翻找了許久,找到她的好朋友帶來的《優雅小公主》,而這本書為一頁一幅圖,伴有大量的文字,插圖色彩瑰麗,該幼兒曾夸贊此圖畫書中的公主“衣服真漂亮啊”;部分幼兒會隨機選擇圖畫書,如隨手拿起書柜最上層的一本圖畫書,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和盲目性;部分幼兒會有一定的目的性,能夠在眾多圖畫書中找到曾經感興趣的圖畫書,請老師為其講述。總體來說,幼兒對待自己選擇的圖畫書時會更加專心、認真,即使圖畫書中插圖相對其它圖畫書較少、文字較多,也會端坐著認真觀察書中的圖畫,并傾聽教師講述。
4.2 讀書會的參與人數。在參與讀書會的人數上,當參與區域讀書會的幼兒人數少于2名時,幼兒更容易被周圍的事物所吸引,如看見旁邊的小朋友在玩指偶,會頻頻看向一旁,又如只有兩名幼兒參與時,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會更頻繁地觀察另一名幼兒的神態,更加注意同伴的情緒,如果同伴中途離開了讀書會現場,他也會不自覺地站起來,看向同伴離開的方向猶豫。幼兒閱讀的興趣會受到所坐位置的影響,如在一次區域讀書會中,有三名幼兒盤腿端坐在教師面前,另外一名女孩子看了看教師手中的繪本,一分鐘左右后站到旁邊的小沙發上,自己玩“蹦蹦床”的小游戲,偶爾往圖畫書的方向看一眼。讀書會結束后,教師問她:“你為什么不坐下來聽老師講故事呢?”她答道:“因為我沒有位置啊。”幼兒閱讀的興趣同樣受到同伴/好友的影響,如在幾次區域讀書會進行的過程中,益智區、美工區等附近區域的幼兒看見自己的好朋友在參與讀書會,他們也會站在旁邊偷偷地跟隨閱讀,并逐步靠近自己的好朋友,有時會在好朋友旁邊坐下跟隨閱讀。一般而言,當參與讀書會的幼兒人數達到4名時,幼兒的對圖畫書的興趣、閱讀過程中的專注程度較為穩定。
4.3 幼兒教師在區域讀書會中發揮的作用。教師在區域讀書會中扮演的角色對幼兒閱讀的效果同樣具有重要的效果,教師采取何種神態及語言展現圖畫書內容會影響幼兒專注的程度。如,幼兒隨機自選了一本關于“汽車標識”的圖畫書,而圖畫書中沒有情節,只有世界各地著名汽車的標識,幼兒在傾聽的過程中很快就喪失了興趣,快速地翻到圖畫書的后面幾頁,不再關注畫面的內容,這時教師提高轉變語氣,做出驚奇的樣子:“哇,這個汽車標識真特別。”幼兒的好奇心會被激發,從而更加專注地觀察畫面。或者教師提醒幼兒:“等你學會了這個標識,下次在路上遇到這種車,就可以告訴媽媽,你認識這種汽車的標識。”幼兒為了達到教師為其設立地目標,會下意識地坐得更端正,眼睛也會更長時間地停留在圖畫書上。
4.4 避免不必要的干擾。“幼兒注意發展的特征是無意注意占優勢地位,有意注意逐漸發展……在幼兒的活動中,無意注意是大量存在的。[7]”幼兒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容易被旁邊的玩具吸引注意力,或者被附近不同區域的情景或小朋友們所吸引,從而在圖畫書閱讀上表現出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如在區域讀書會進行的過程中,幼兒不經意間看見附近的益智區小朋友玩“磁鐵釣魚”的玩具,目光被玩具所吸引,開始左顧右盼。
開展區域讀書會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非參與式觀察發現,幼兒參與讀書會閱讀,長時間地閱讀同一本圖畫書時,更容易被周圍地事物所干擾,左顧右盼的次數也會增加。但如果教師及時更換繪本,幼兒出現這一現象的機率會大大減少。一次超過40分鐘的讀書會,幼兒在閱讀的中途注意力分散,但兩分鐘后又回到了圖畫書上。科學研究表明,幼兒注意的穩定性比較差,“3歲幼兒能夠集中注意3—5分鐘左右,4歲幼兒注意可持久10分鐘左右⑧”,一般認為,長時間持續進行的單調的活動、沒有規律的作息制度和無關刺激的干擾等外部因素會造成幼兒注意力分散,而提升注意對象的生動和鮮明程度、促進活動的游戲化以及使幼兒在活動中多動手進行操作等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幼兒保持注意力。
以讀書會的形式組織早期閱讀活動,能為幼兒提供師幼互動、同伴交流的閱讀平臺,而在每日區域活動期間開展的微型讀書會對于幼兒教師而言是一種既切合實際、簡單可行,又能與幼兒進行高效互動的活動,它能為幼兒提供一個“每日閱讀”的舞臺,同時使得幼兒教師真實地觀察幼兒閱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便于幼兒教師總結幼兒讓學生們健康發展。早期閱讀的普遍規律,為進一步推進早期閱讀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值得學前教育一線工作者實施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