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媛, 李 菊, 王 燕, 石 軍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 安徽 淮南 232001)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是解決難產,挽救產婦和圍產期患兒生命的有效手段,相關研究顯示,自然分娩產生的疼痛會導致機體內緩解受到損傷,引起不良妊娠結局,較多產婦無法承受身體疼痛而選擇剖宮產,據統計,我國剖宮產率高達46%[1]。剖宮產術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功能障礙,延遲患者進食時間,延長住院時間,增加胃道梗阻的風險,因此維持胃腸道功能正常也是術后鎮痛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2,3]。目前,臨床多采用阿片類藥物復合麻醉藥物進行手術。羅哌卡因是一種阿片類藥物,是目前剖宮產患者首選麻醉方法,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但是其不良反應較多[4]。舒芬太尼起效快,親脂性與鎮痛效果較強,已有研究證實,羅哌卡因在剖宮產時復合舒芬太尼能增強麻醉效果,但是臨床關于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對剖宮產患者胃腸道功能影響的研究較少[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在剖宮產產婦中的鎮痛效果,并觀察其對胃腸道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進行剖宮產產婦60例進行研究,采用簡單隨機分組法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2例,年齡23~38歲,平均(27.52±3.52)歲,孕周37~42周,平均(38.21±1.13)周,體重52~83kg。平均(67.52±3.56)kg,ASA分級:Ⅰ級19例,Ⅱ級13例;對照組28例,年齡24~44歲,平均(27.63±3.67)歲,孕周36~41周,平均(38.17±1.06)周,體重55~82kg。平均(67.47±3.42)kg,Ⅰ級18例,Ⅱ級10例,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基本生命體征穩定;②足月妊娠產婦;③無椎管內麻醉禁忌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妊娠期糖尿??;②合并血液疾病者;③精神障礙者。
1.2方法:對照組術后鎮痛中選羅哌卡因硬膜外鎮痛方式,以0.1%羅哌卡因(規格:10mL:89.4mg,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國藥準字17033011)加入0.9%的氯化鈉溶液配置成100mL溶液,進行自控硬膜外鎮痛,控制時間為15min,持續泵注設定為每小時2mL;觀察組鎮痛方式同對照組,以50μg舒芬太尼(規格:1mL:50μg,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71A0526)復合0.1%羅哌卡因加入0.9%的氯化鈉溶液配置成100mL溶液進行鎮痛。
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自主排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有效鎮痛時間、哺乳情況、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一級:傷口無痛(完全無痛);二級:傷口輕微疼痛;三級:傷口疼痛減輕能忍受;四級:傷口疼痛難以忍受。一級+二級時間為有效鎮痛時間;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進行:0分表示無痛;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強;觀察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兩組術后臨床指標比較:觀察組自主排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有效鎮痛時間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臨床指標比較
2.2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12h、24h及48h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分)
2.3兩組哺乳情況比較:觀察組初乳時間低于對照組,24h哺乳次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哺乳情況比較
2.4兩組胃腸功能比較:術后,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肛門排便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胃腸功能比較
2.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產婦低血壓、心動過緩、惡心及嘔吐總發生率分別為9.38%、35.71%,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自然分娩疼痛時間長,增加孕婦氧耗,從而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及宮縮等不良事件,同時還會增加胎兒宮內呼吸窘迫等風險,較多孕婦難以承受精神壓力及疼痛,導致較多孕婦選擇剖宮產術[6]。剖宮產術后孕婦希望保持清醒,與新生兒互動并照顧新生兒,因此對鎮痛要求高,如何選擇麻醉藥物成為剖宮產圍術期的關鍵問題[7]。
目前臨床通常使用羅哌卡因用于剖宮產,有良好的長效性及較好的穩定性,但其鎮痛效果并不明顯,肌松效能不及同類麻醉藥物。有研究顯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在剖宮產產婦中有較高的鎮痛效果[8]。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鎮痛強效,脊髓及脊神經等均有著較高的親和力,還能通過協同作用使鎮痛效果增強,延長阻滯時間,提升術后鎮痛效果[9]。研究表明,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阻滯效果更快,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增強麻醉效果,是一種較好的麻醉方式[10]。本研究結果顯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的患者自主排尿時間、蘇醒時間均顯著低于單獨使用羅哌卡因的患者,肌松滿意度、有效鎮痛時間高于使用羅哌卡因的患者,提升,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國外研究顯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在剖宮產中有較好的鎮痛效果,能延長患者的鎮痛時間。本研究也顯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的患者術后12h、24h及48h疼痛評分也顯著低于單獨使用羅哌卡因的患者,與上述文獻報道基本相似,提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能減輕患者疼痛感。分析其原因是因為羅哌卡因有獨特的感覺和運動阻滯分離藥理學特性,對剖宮產術后鎮痛十分適用,舒芬太尼鎮痛效果強、起效快,且通過協同作用使鎮痛效果增強,延長阻滯時間,兩種藥物聯合增強麻醉效果。另外,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患者初乳時間、24h哺乳次數明顯改善,且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的患者改善程度優于單獨使用羅哌卡因的患者。
剖宮產屬于腹部手術,剖宮產術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疼痛、手術操作等因素對患者胃腸道功能影響較大,理想的術后鎮痛方法在完善鎮痛效果的基礎上,盡快恢復產婦的胃腸道功能,盡早恢復飲食,加速康復,但臨床上對于胃腸道功能恢復尚無統一評價標準。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肛門排便時間明顯改善,且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的患者改善情況優于單獨使用羅哌卡因的患者,提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可明顯改善剖宮產產婦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分析其原因是因為羅哌卡因抑制了脊髓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加胃腸道血流量和蠕動;舒芬太尼則能減輕胃排空,增加腸道張力,減少消化道分泌的作用,兩種藥物聯合麻醉,阻斷疼痛的傳入刺激,減輕了疼痛對胃腸功能的抑制。有研究顯示,麻醉藥物鎮痛效果久,能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減少低血壓、惡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11]。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也低于使用羅哌卡因的患者。孫軼娜[12]等研究認為,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有較高的安全性,能減少剖宮產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婦應用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鎮痛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腸道功能,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