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爭艷
摘 要:吉林省遼源市發生的王成忠案開創了刑事二審程序中指定管轄的先河,引發了諸多討論。其中不乏觀點認為,應該順勢建立二審指定管轄制度。結合我國刑事訴訟管轄制度,討論了二審指定管轄的種種弊端,對該做法應當予以否定。并且從理論和司法實踐層面,分析了一審指定管轄的正當性。最后呼吁我國應明確并完善一審指定管轄制度,以明晰審級關系,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實現刑事訴訟規范治理。
關鍵詞:刑事二審指定管轄;回避;審級關系
一、案情梳理
被告人王成忠,原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因涉嫌民事枉法裁判罪被提起公訴。2018年2月,經遼源市中院指定,遼源市西安區法院對此案進行管轄,并作出了有期徒刑三年的判決。被告人不服,上訴至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同年11月,二審開庭時,被告方提出,王成忠與該院全體司法人員都系同事關系,符合法定的回避情形,遂申請審判長史震,兩位審判員康丹晶、李志華回避,申請全部審判委員會委員回避。遼源市中院駁回了該申請。此后,遼源市中院報請吉林省高院,請求將王成忠、張大慶(林地糾紛案一審法官)涉嫌民事枉法裁判案指定其他法院審理。最后,吉林省高院決定,將該案指定通化中院依照刑事第二審程序審判。
二、文章立場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6條的規定,指定管轄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管轄不明的案件的指定管轄;二是管轄權明確,但因某種原因原管轄單位不適合管轄而由上級法院指定移送其他人民法院管轄。在這里本案屬于后者情形,遼源市中院雖然有管轄權,但是需要回避。本案出現如此情況,本質上是因為一審指定管轄的不合理,才在二審出現了指定管轄的爭議。
本案的辯護人徐昕認為,本案一審即管轄錯誤,不應該由遼源中院下轄的基層法院管轄,原因在于嚴重違反回避規定,而非一般的管轄違法;吉林省高院直接指定二審法院,在程序上意味著一審程序并無瑕疵,但一審法院應該回避,存在重大程序錯誤,與遼源中院二審的錯誤完全相同,此時,吉林省高院的指定管轄剝奪了王成忠的審級利益。在徐昕看來,本案應當發回一審法院重審,由一審法院逐級報請吉林省高院,其再指定遼源中院管轄范圍以外的法院管轄。筆者贊同徐昕的觀點。下文將一一展開論述。
三、二審指定管轄的弊端
(一)法律解釋的角度
《刑事訴訟法》第27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就法解釋學體系解釋而言,一審確定再談其余的意圖相當明顯。也即不能因為單個法條沒有明確規定 ‘一審法院而強行解釋為包括‘二審法院”。有學者認為,由于級別管轄與地域管轄是法定化的,那么指定管轄就是變通性規定。然而其只分析了指定管轄的前文,沒有分析指定管轄的后文。參照第25條至28條,除第27條指定管轄沒有明確規定一審法院二審法院外,其他法條都明確表示適用于第一審刑事案件。采取體系解釋的方法,如果27條既包含一審法院,又包含二審法院,應該放在25條前面的位置,而不是居中,既然處于27條的位置,則表明其同上下文一樣,都只適用于一審法院。因此,25條至28條都屬于“法定化”規定。
(二)有損于裁判文書司法尊嚴
一審判決書上記載的必然是,“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吉林省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比欢绻斒氯斯嫦蛟撝性禾崞鹕显V,便會出現本案中的情況:原本一審已經指定了管轄,回避了被告有一定利害關系的法院,結果二審上訴,反而上訴到了被告利害關系最明顯、最應該回避的遼源市中院。豈不是在象征著司法機關權威的裁判文書中,堂而皇之地違反了回避制度,背離了程序正義?
(三)違背我國管轄制度“系屬論”
系屬論即當一審管轄法院確定時,二審就隨即確定,將本應進行二審審理法院的管轄權進行移轉屬于指定管轄權的濫用。雖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7條,吉林省高院可以指定通化中院管轄,但存在法律的沖突矛盾。刑事訴訟法規定,不服一審判決只能向作出判決的上級法院提起上訴。通化中院以及其他中院并不是王成忠案的一審法院的上級法院。如果按照本案的處理,直接在二審程序中上報高院由高院指定管轄,本案的管轄關系實際上為:一審由遼源市西安區基層法院管轄,二審由通化市中院管轄。而遼源市基層法院的案子本應由遼源市中院管轄,并不在通化市中院的管轄范圍內,這樣就違背了我國審級制度中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的系屬性。
第一,“系屬論”強調管轄權的確定性和明確性,客觀上提高訴訟效率;第二,“系屬論”主要以一審法院為判定標準,較于牽涉利益分析的方法,可操作性顯然更強;第三,此前我國基本上只在一審程序中指定管轄,“系屬論”與我國多年的通行實踐相契合。
(四)不利于解決審理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如果通化中院認為案件應發回重審,由此引發的爭議問題即,應該發回西安區基層法院重審,還是通化市所屬轄區某基層法院重審?如果通化市中院將案件發回給遼源市西安區基層法院,則會出現以下問題:第一,本案再次出現跨轄區的情況,增加司法成本,拖延訴訟效率。第二,通化市中院與西安區法院并不是直接的上下級關系,不僅法律上無法可依,實踐中也不利于指導。但若是通化中院直接發回給自己的下級法院,不僅該下級法院的定位不甚明了,西安區基層法院作為本案的一審法院也處于尷尬地位。也有觀點認為,如果通化法院審理后覺得應該發回重審,最好還是由吉林省高院來指定一個法院進行審理。拋開再次上報高院的成本損耗不說,此做法將進一步混亂審級關系,一個案子竟然出現了三次指定管轄,最后一次指定管轄都不清楚將會“何去何從”??峙逻@是二審指定管轄的支持者也不愿看到的。
四、一審指定管轄的優勢
(一)有利于保證判決公正,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
“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被乇芮樾沃胁粦獌H僅考慮當事人與特定的任職法院的關系,還應考慮與該法院有上下級關系的法院。因為在工作中畢竟存在觀點差異,也會有關系好壞的問題,也屬于“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的回避規定范疇。誰也不能保證本案中被告人與一審法院工作人員此前從來沒有過工作中或私人中的接觸。
(二)有利于明晰審級關系,維護司法層級性
龍宗智教授認為,“需要明確指定管轄的層級關系,即縱向關系。鑒于偵查與審判機關的上下級層級關系,一般應當實行逐級上報然后由共同上級決定并直接明確偵查或審判管轄單位的方式。逐級上報和逐級下達,尊重并依循了偵查機構的行政層級性及審判機構的司法層級性?!庇梢粚彿ㄔ褐鸺壣蠄笫「咴旱淖龇ǎ粫霈F上下級關系混亂,法院定位不清的情況。有利于遵循審判機構的司法層級性。
(三)有利于減少實踐爭議,實現指定管轄規范治理
本案中應當考慮到當事人上訴的可能性,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由遼源市內部法院管轄。出現二審指定管轄,只是對一審考慮不周的補救。由此可見,二審指定管轄是在一審指定管轄不足時才引發的問題,由此,如果完善了一審指定管轄,自然也不存在二審程序的問題了。同時,根據法律規定,我國已經建立了偵查管轄和審判管轄同一的制度,可見案件管轄的趨勢是管轄權確立于立案偵查之時,而不是拖延到二審指定管轄的衡平救濟。所以,更沒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二審指定管轄制度。為了保證一審指定管轄,甚至是偵查指定管轄的原則性,為了維護審級關系的統一性,在出現管轄錯誤等重大程序違法時,應當發回重審,在一審程序重新指定管轄。表面上是拖延了個案的訴訟效率,實際上通過對個案的審慎對待,發揮了規范治理功能,有利于管轄制度的長期穩定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王成忠案中出現的二審指定管轄的做法應予以否定。我國應當堅持一審指定管轄,有利于保證判決公正,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明晰審級關系,維護司法層級性,減少實踐爭議,實現指定管轄規范治理。
參考文獻
[1] 法官涉嫌犯罪能否在本法院審判?吉林遼源中院自審原庭長案引關注[EB/OL].http://news.hsw.cn/system/2018/1204/1045395.shtml,2019-10-09.
[2] 到了二審再指定管轄, 刑訴法上說得通嗎?評王成忠案 [EB/OL].https://671251.kuaizhan.com/73/26/ p5781268234bd2f,2018-12-23.
[3] 單子洪.刑事二審指定管轄問題研究——以吉林省遼源市中院“整體回避案”為切入[J].西部法學評論,2019(03).
[4] 陳瑞華.看得見的正義[M].法律出版社,2019.
[6]龍宗智.刑事訴訟指定管轄制度之完善[J].法學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