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紅云
摘 要: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歷史的文明大國,自古被稱贊為“禮儀之邦”。傳統的禮儀文化在我國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國的每段歷史上都具有深刻意義。在我國歷史上,傳統的禮儀文化曾被尊崇和發展,也曾遭受舍棄和批判。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禮儀文化的價值也必將被再次審視。文章將以河北的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為例,分析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深刻內涵及發展現狀,論述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途徑。
關鍵詞:河北;傳統禮儀文化;當代價值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各國間交流逐漸頻繁,各國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在文化領域上,國家間的競爭也是如此。近些年來,國外文化的不斷滲透,使中國人認識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奪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文化正是中國文明的標志,其當代價值不容否定,對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及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意義。
一、河北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基本內涵
(一)河北傳統禮儀文化的特征
傳統禮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并不完全適合當代社會,面對傳統的禮儀文化,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并對其進行創新。在河北傳統禮儀文化中,家里來了客人是吉利的象征,要熱情接待,在飯桌上,不能出現盤子,上菜要用大碗,同時客人也要注意喝茶不能喝完,筷子不能插放在桌上,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不只這些,在河北境內,入座、道賀以及吊唁等許多事上都有禮儀講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體現著傳統的禮儀文化。
(二)河北傳統禮儀文化的內涵
河北的優秀傳統禮儀文化是先輩們在幾千年的漫長歷史中一點點積累、傳承下來的,是古人們智慧的結晶。傳統的禮儀文化不僅飽含古人們深刻的思想內涵,同時還表達著舊時代的價值觀念。比如人人皆知的“孔融讓梨”以及儒家的“禮之用,和為貴”都反應出了不同時代的社會價值觀念。我們每個人在小時候就接受著禮儀的熏陶,在家里,父母教育我們要懂禮貌;在學校,幼兒園的老師也會教我們要做懂禮貌的好孩子,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講禮儀。當今社會,禮儀無疑是判定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方面。
二、河北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經濟也隨之發展,我國在國際舞臺上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就導致了許多人忙于獲取利益而忽略了我國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學習及傳承發展。久而久之,社會上出現了許多違背傳統禮儀文化的現象,比如人情寡淡、誠信缺失。更嚴重的是,社會對傳統禮儀的傳承不夠重視,禮儀課程安排較少,課程內容中涉及到的傳統禮儀文化較少,高考制度使人們更關心學生的成績和分數,慢慢的,社會上形成了不重視傳統禮儀文化的風氣,而這種不良風氣更不利于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發展,不利于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建設。
三、河北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一)幫助塑造理想人格
在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格即仁義禮智信五個方面都表現突出的正人君子。首先,傳統的禮儀文化有助于提高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傳統禮儀文化的學習可以提高個人修養,改善個人性格,提升個人氣質,進而提高個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周圍的人;其次,傳統禮儀文化能夠表達理想人格。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觀念并且沒有人可以直接觀察出別人內心深處的想法,因此,人們只能通過具體行為來表達個人思想及價值,優秀的有禮行為便是表達個人思想價值的最好方式;最后,傳統禮儀文化能夠整合社會秩序,從古至今,沒有絕對的公平,社會上存在著許多不公平的人和事,傳統禮儀文化的秩序理念有助于社會安定,傳統禮儀文化教育人要嚴于律己,文明行為,維持著社會秩序的合理性,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同時,禮儀也是判定賢能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國家文化實力
文化實力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我國應該給予重視。
(1)增強國家文化吸引力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此,中國文化一直吸引著外國學者前來研究。改革開放更是推進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而中國文化要想穩固在國際文化中的地位,必須充分利用我國文化的價值,我國傳統禮儀文化正是提高我國文化實力的突破點。大力發揚發展我國文化傳統禮儀文化,用我國豐富深刻的禮儀文化吸引外國人探索追求,增強中國傳統文化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2)處理國際關系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所尊崇的平等、尊重、禮讓有助于構建維持一個安定和諧的環境,而世界正是最需要和平安定氛圍的,中國的傳統禮儀文化可以幫助解決國際間許多復雜的問題。作用中國傳統的禮儀文化有利于各國的安定,最終實現世界的和平昌盛。
(3)宣揚價值追求
不同于西方國家,我國宣揚誠信、尊重、平等的價值理念,這種和諧的精神追求有助于團結世界,為此,我們應積極的向世界宣揚這種“和諧友好,天下大同”的理念進而解決國家爭端,促進世界上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和平共處,最終實現世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
(三)助力和諧社會的構建
傳統禮儀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效的維護了和諧的社會體系,因此傳統禮儀文化在當今社會上對和諧社會的構建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1)傳統禮儀文化可以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當代社會,無論身處哪個領域,哪個環境,人們都可以感受到壓力,因為社會上充滿了競爭,人們過于緊張競爭關系,不懂得尊重對手,不重視雙方合作以至于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嚴重問題:人們壓力過大,缺乏安全感,過于利益化,社會缺少人情。而傳統禮儀文化中的“謙讓”、“合作”、“尊重”恰好可以平緩人們因利益而浮躁的心,讓人們放下利益,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看清對手,理智解決問題。不僅如此,傳統的禮儀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際交往原則,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多為人處世、與人來往的正確方法。
(2)傳統禮儀文化可以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經濟備受重視,自然環境卻遭到了嚴重的迫害。古時候,人們對大自然是極為敬畏的,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在進行開采、砍伐等重大的有損自然環境的行為前都要進行極為復雜的步驟。這種“與萬物和諧共存”的精神理念可以作為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指導。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
(3)傳統禮儀文化可以調和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伴隨著朝代的更替,人們思想逐漸開放自由,個人素質也都得到了明顯提高,過去的封建制度已經不復存在,當今社會人人平等。然而每個人的社會角色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比如年齡、閱歷、性別等等,這些使社會交往圈子更加復雜了。傳統的禮儀文化可以在人際交往方面提供更多準則,比如“尊老愛幼”,“尊師重道”等等。由此可見,傳統禮儀文化可以通過規范指導個人的行為使個人更能容于社會,進而調和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
(四)促進經濟發展
傳統禮儀文化已經可以直接或間接的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1)協助經濟管理
一個企業可以說是一個小社會,每個員工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管理員工不僅僅需要管理才能,還要能調和員工叫關系,理發員工積極性并能控制住員工,再這些工作中,處處需要禮儀。禮儀指導者制度的形成,制度中包含著禮儀。禮儀制度可以激發員工們的積極性,還可以維持員工間的良好關系,企業內競爭與合作并存,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不僅如此,有禮的員工隊伍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形象。由此可見,傳統禮儀文化可以從多個方面協助經濟管理,促進發展。
(2)創造外部經濟
如果企業能夠利用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來提高員工思想內涵,改善員工的精神面貌以及行為舉止,那么,企業形象也就隨之上升一個高度,企業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還可以實現外部性經濟,首先,企業能夠吸引到更多優秀的合作者,實現雙方的利益共贏。其次,表現優秀的員工可以給顧客帶來更舒適的體驗,進而可以留下更多的回頭客并吸引更多的新顧客,以此促進企業發展。綜上,傳統禮儀文化可以為企業帶來許多外部經濟。
四、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當代價值的實現途徑
(一)根據時代特征創新文化內涵
傳統的禮儀文化形成于舊社會,一步步傳承至今,雖然傳統禮儀文化中許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去發揚發展,但也有許多并不適應當代社會,為此,我們需要根據當今時代的特征,在傳承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同時做出創新。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應該沾上俗味,為此,我們首先要努力學習傳統禮儀文化,結合自身知識創新豐富其文化內涵,讓傳統的禮儀文化適應當代社會,服務當代社會,實現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二)重視傳統禮儀文化的教育與引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經濟,反而忽視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理應受到重視,然而現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的禮儀文化接觸甚少,對傳統禮儀文化很不了解,更談不上喜愛和傳承發揚了。不了解傳統禮儀文化,沒接受過禮儀教育也就導致了許多人唯利是圖、亂搞破壞、素質低下等等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破壞了社會風氣。為此,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傳統禮儀文化的教育和指導。首先,家長在家種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做一個有禮之人,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有禮之人,進而營造出一個充滿禮儀氣息的良好家庭氛圍;在學校,教師可以根據多媒體等技術像學生普及禮儀文化,同時還可以開設專門的課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推動禮儀文化的形式創新
在當今社會,我國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可以通過形式創新得到更好的發揚與傳承。傳統的禮儀教學模式太過生硬枯燥,不利于傳統禮儀文化的教學與傳承,創新傳統禮儀文化的形式可以更加有效的發揚傳統禮儀文化。例如,將傳統的禮儀文化與當今時代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用更多形式去表達傳統的禮儀文化,能受到更多人的接受與認可。真正的將禮儀文化發揚出去。只有緊緊跟著時代的步伐,結合新技術,創新存在形式,傳統文化才可能永遠流傳。但同時也應注意,傳統禮儀文化的創新不能違背其原來內涵,傳統禮儀文化的創新要緊緊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如此,傳統禮儀文化的創新才能滿足當代社會上人們的精神需求,促進國家發展以及國際文明和諧,最大程度上實現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五、結語
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對個人、社會、國家甚至世界都有些重要意義。為此,我們應積極傳承并發揚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并根據時代特征創新文化內涵,創新文化形式,重視文化教育,實現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進而塑造理想人格,提高國家的文化實力以及經濟實力,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許陽.探究中國傳統優秀禮儀文化對社會的重要意義[J].青年文學家,2017(12):195.
[2] 楊霞.論中國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9):103,105.
[3] 楊磊.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基本路徑[J].管理觀察,2018(13):112-113.
[4] 葉碧英.傳統禮儀文化進校園的現狀與對策 ——以高等職業院校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24(01):55-58.
[5] 康瑩瑩.當代大學生傳統禮儀文化觀研究——以鄭州大學為例[J].學理論,2019(02):176-177.
[6] 孔祥昆.淺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閾下大學生禮儀修養缺失及對策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7(29):142-143.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8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挖掘研究》 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803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