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意蘊及其創設反思

2020-05-08 08:29:24曾漢君伍婷婷
高教探索 2020年4期
關鍵詞:公共空間思想政治教育

曾漢君 伍婷婷

摘要:公共空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疇和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屬性,它既是育人主體,也是育人場所,作為一種持續的精神源泉,它通過其空間內涵和外在表征向學生主體有意識地映射和散發著強烈的思想政治導向,成為影響和引導學生思想與行動的現實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凝聚著生活空間、文化空間與教育空間的有機統一,建構著一種主客體雙向對象化的效應場,既體現了大學特有的文化氣質,也蘊涵著大學人文精神的獨特價值。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價值意蘊

隨著大學公共空間教育價值意蘊的日益彰顯,從空間轉向的視野維度審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益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向實踐轉換的“空間轉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既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活世界和物質空間,也是人的精神信仰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一種常態化固定符號,即著重從環境設計和建筑規劃的角度塑造一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正是利用不同的空間場域和具體環境中實現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價值引領和思想導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以下簡稱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的公共載體和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內涵解析

空間作為人的一種社會存在方式,一直與人們的價值觀念或意識形態領域相聯系。公共空間在具備某些特定的社會功能的同時,已然成為人們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空間問題是人類認識領域的重要問題。公共空間的形成與發展歸根結底離不開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參與,這是因為人們總是通過從事實踐活動的內容以及自身素質等因素影響并改變著公共空間的結構屬性和社會功能。公共空間不僅為人的觀念體系和道德行動的良性互動提供客觀環境,而且空間的結構與內容、空間范圍的延伸與拓展規約并維系、解構并重構著特定的人倫社會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蘊涵著豐富的內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既是社會生活的媒介,又是文明發展的產物;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既是外顯的,又是潛隱的;既是當下的社會空間,又為創造性空間演變提供前提條件,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概念兼具復雜性和綜合性的特點。

傳統意義上,人們認為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內涵解讀,更側重于對“物”展開研究,諸如公共空間存在物的大小、體積、結構、布局等,這顯然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內涵解讀的一種直觀化、片面化、簡單化的狹隘認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源于人為主導的實踐活動,活動中離不開教師、學生的共同參與,這就要求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概念的理解也要從過去一味關注“物”的研究,轉換為現在的關注“人”的研究。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一個涵蓋人和人之間以及人和物之間關系的多重要素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從功能角度來看,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在結構、用途、形態和規模等方面部分地承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屬性,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的一般公共空間,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外形莊重威嚴的建筑物——政府及司法機關大樓等;一類是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即在結構、功能、屬性、用途等方面專門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空間,包括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關的紀念館所、紅色遺址、主題公園等,如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等;與一般的公共空間內涵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更加突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和政治屬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基于建筑技術專業和政治價值內涵基礎上,集教育價值與政治意義于一體的統一體。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受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的影響,天然地承載著主流意識形態導向。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與公共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顯然的差異,雖然二者都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功能,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指那些必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屬性的公共空間,而公共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則是指偶然的被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性質、屬性和功能的特殊公共空間,與經過加工、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所具有的價值功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一種能積極傳播正能量的物質表現形式,也是一種以空間形式來強化價值信仰、集體記憶和群體身份認同的有效方式,更是政治價值和精神信仰積淀的物化表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意指的一種顯像和載體,具有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指向性和價值性。[1]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構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通過對學生進行價值辨識和思想引領,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從而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一種以三維立體來標志和度量的實踐場所與空間場域。

1.物理空間

物理空間是我們通過目測手段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空間,也是人類社會最為熟悉的、認識時間最長的空間存在形式。物理空間是營造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基礎條件和物質保障,依靠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方位和距離標識著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客觀存在。

物理空間既可以通過建筑物的方位、大小、體積、位置、距離等客觀形式展示出來,也可以通過物與物之間的自由組合來表現,改變空間布局,轉換新的空間結構,不斷衍生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教學載體,滲過空間內部具有的空間具象物形式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育人性和創造性。例如課堂空間里,課室座位的編排方式不同,也會影響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使每位學生的空間分布組合成了一個縱橫交織,如秧田般清晰的空間。這是學校最為常見的課堂桌椅擺放形式,這種公共空間的陳設與布局,有益于增強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和紀律觀念,益于學生接受思想品德知識的灌輸;而在圓桌型的課堂學習空間里,師生則以一種合作平等的學習理念共同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

一般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于物理空間的選用,往往其層次越高,頻率越多,則更能體現和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以凸顯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和重要性,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之,選用的物理空間層次越低,頻率越少,則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單一性以及教育內容的簡單性,教育效果也會不盡人意。

2.心理空間

心理空間與人的心理意識都是基于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里,心理空間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第一,心理空間是物理空間呈現的主觀映象。例如,當我們步入一所高校,通過對校園建筑、雕塑、宣傳畫等多種客觀實在物的目測和觀察,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感受,從而形成截然不同的心理空間。當身體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保持較近距離時,就能從中獲取更多的心理感受和體驗,形成高質量的心理空間,反之則形成低質量的心理空間,制約個體思想道德的形成。第二,身體是心理空間的起點。盡管心理空間沒有明確且清晰的邊界,但是現實中的空間實在物及其所衍生出來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各種信息材料,卻能為人所刺激和感應,通過符號化的分析過濾,最終生產出屬人化的空間語義以及抽象的空間,例如,不同學生對于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的認知會形成不同的心理空間。有的一進校門就能體會到學校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有的感受到校園處處充滿活力與生機;有的則能感受到學校歷史積淀的深厚;可見,由于思維的不同、情感的差異、認知的高低、想象的大小,從而使學生產生了不盡相同的心理空間,也清晰見證了學生依靠情感認同、思維能力、邏輯推理對各種積淀起來的心理材料進行綜合構建的創造能力。第三,,心理空間有助于提升并涵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增強心理空間的育人職能,實現育人效果。

3.社會空間

社會空間是指能夠被人們所體悟和感知,且存在于社會之中的關系空間和行為空間。社會空間把物質和精神、真實和想象借助于現實的社會關系和具體行為實現了人與空間的巧妙對接。因此,社會空間更側重于闡述和揭示人與空間衍生出來的各種辯證關系。

社會空間彌漫且滲透著思想觀念的建構與行為實踐的意志。法國社會學家亨利·列斐伏爾認為,空間并不是某種與意識形態和政治保持著遙遠距離的科學對象。相反,它永遠是政治性的和策略性的。空間一向是被各種歷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鑄造,但這個過程是一個政治過程。空間是政治的、意識形態的。空間,看起來好似均質的,看起來其純粹形式好像完全客觀的,然而一旦我們探知它,它其實是一個社會產物。[2]社會空間總是通過其自身屬性規約并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空間不是簡單意味著的幾何學與傳統地理學的概念,而是一個社會關系重組與社會關系的建構過程。[3]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里的方位形態要素、物質形態要素,還是文化形態要素;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自身,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里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語言和思想表達方式,從而將社會意識形態和思想道德規則,以關系、隱喻、價值的形式,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對學生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陶冶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情操。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通過借助于網絡媒體宣傳、先進事跡報告會、廣播電視宣傳、櫥窗宣傳等多種形式,將社會先進人物和群體榜樣(包括教師榜樣和學生榜樣),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空間,向學生們予以重點宣傳,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再次,通過客觀的物質環境、具體的活動情景和現實的社會氛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中的內涵要素與社會空間中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文化現象進行物質和精神、信息和能量的交換,以幫助學生形成并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本質屬性

從內涵和外延范疇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公共空間的特殊表現形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不僅具備一般公共空間的基本特性,而且還具有有別于一般公共空間的的本質特性。

1.教育性

教育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根本屬性。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與人們的觀念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互相形塑的關系。人的觀念指導著公共空間的營造,而營造出的公共空間又會幫助他們形成和內化觀念。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持續的精神源泉,通過其空間的意蘊內涵和外在表征向人們有意識地傳遞和滲透著強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形成影響和規約人思想與行動的現實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對人的教化作用主要通過空間意蘊的精神內涵進行價值引領,其中亦包含了觀念的培育和境界的提升,使在學生自身與空間的觀照中,領悟和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中的內涵與價值,這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思想基礎。

從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度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施教者與受教者雙方進行價值對話和精神交往的重要工具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一種觀念的物質形態化。施教者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與價值性內涵糅合于統一的公共空間之中,,而受教者則往往通過具體的公共空間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價值,實現個體日常生活世界的此岸走向精神信仰世界的彼岸。

2.政治性

政治性是區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與一般公共空間的關鍵特性,也反映了一個國家主導的主流核心政治價值觀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特殊蘊意。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承載的政治目標的具體彰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系統的政治目標熏陶和培養。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蘊意著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性的社會存在物,諸如城市景觀本身就蘊涵一種價值觀,也是信仰力量的維系系統,由此,成為一種現代共同體。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通過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專業技術手段融入國家層面的戰略意志、意識形態導向以及國家治理等觀念要素,將國家意志闡釋和標注為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意蘊的空間形態和意義符號。國家意志在生活世界的空間符號化,將為其個體化和社會化提供富有成效的育人環境和育人主體。[4]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只有樹立明晰的政治導向才能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階級性、政治性和意識形態性。國家政治目標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相互融合,既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豐富和政治信仰內容的升華,體現和弘揚了國家政治目標的崇高與神圣。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進行政治性的加工和塑造,以其凸顯政治意圖個體化、政治目標生活化。政治性是國家政治意志和政治主張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物化形態。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意蘊

“價值的本質是現實的人同滿足其某種需要的客體的屬性之間的一種關系。”[5]教育價值是指教育作為一個具體事物的存在對于他物的意義,是“教育作為客體對教育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6]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內部結構和特定形態,蘊涵著特定的抽象精神標志,傳意象征啟發的作用,發揮著定向的價值引領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工具性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工具性價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在滲透和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促進社會進步,維護社會安定的特殊功能。從空間的角度認識與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有意義的現實命題。當公共空間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就會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育人空間,其空間承載的意義遠遠超出場景和地域本身所附有的單一內涵,從而疊加了微妙且復雜的教育屬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彰顯獨特的價值光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應該是大學教育需要密切關注的一個重要的理論維度與實踐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大學教育實施中不可忽視的生態元素。英國地理學家R·J·約翰斯頓認為現代人類生存的最重要的事實,是社會的空間差異,而不再是自然界的空間差異。教育與空間密不可分,即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通過空間設置來完成其設定的培養目標,由此空間也被賦予了教育的“角色”。錢穎一和黃達人在對話中一致認同營造一種優良的環境對于培養具有良好素養的現代文明人和養育杰出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甚至認為杰出人才主要不是依靠“培養”,而是依靠適宜環境的提供。[7]教育空間的時空轉向,可以使我們更清晰地理解公共空間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密切互動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可以升華成一種教育的磁場,這種磁場兼具文化滋養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工具性價值占據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教育價值構成中的主導地位。工具性價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教育價值實現的基礎環節。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目的性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具有社會性與權力性、主觀性與客觀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穩定性與發展性的特點,這些都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存在提供全面保障,也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空間,既體現了一所大學營造人文精神的空間主導和一種精神永恒的價值存在,也嵌入了教育的“空間性”和空間的“教育性”等多元素的相互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目的性價值在于其滿足個體學生發展的需要,在于能夠引導學生的具體行為,是“一種根植于其成員能力的理智能力和道德能力”。[8]“目標要求高于學生的現實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內在依據,兩者的矛盾運動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動力”。[9]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目的性價值詮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即促進學生的自由發展是它的價值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發展的最終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工具性與目的性價值的辯證統一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不斷互推、彼此共進的原因在于社會要求與價值實現之間總是保持一定的張力。社會目標的提出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是隨著既定目標的實現進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目標為適應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做出及時的同步回應。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人的世界是共同世界,人在世界中就是與他人共同存在。德國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提出,正是公共領域的公共性,才能在綿綿幾百年的時間里,將人類想從時間的自然流逝中保全的任何體系都融入其中,并使其熠熠生輝。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政治價值和精神信仰積淀的物化表征,凸顯了價值的內容和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兼具文化的價值意蘊和育人的磁性氛圍。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屬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與一致性。正確處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中的兩種價值,使其協調統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內。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創設的現狀審視進入20世紀之后,引人注目的“空間轉向得到了”西方社會科學學界的關注和重視。這種“空間轉向”使得曾被學界忽略的具有神奇魅力與學術價值的空間露出了真容,這也是對線性的“歷史-時間”的局限性認知的重大突破。當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到今天,我們反思過去僅僅強調對于教育傳統的傳承而忽略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關注。這種反思也是十分必要的。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創設的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功能偏頗

從邏輯上講,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功能隸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這種從屬關系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要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提供物質保障,主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需要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和舒適的公共交往空間,體現現代化大學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校園物質文明建設以及校園文化的內涵。審視大學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現狀,富有文化內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卻很少。例如,在大學校園擴建或建設新校園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斟酌與規劃,一般情況下只是委托設計公司進行結構方面的專業設計,然后又委托建筑公司進行具體的施工建設,這些都是基于建筑工程的空間角度去考量空間的設置,卻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結構優化與資源配置,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內涵創意的缺失。試想,沒有經過精心建構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生產,最終只能歸結為一種落后的空間生產方式,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功能釋放,而事實上,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應該集高度、溫度、厚度、廣度于一體,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創設中應該追求的功能轉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結構失衡

公共空間的根本含義是由于人的參與和行動,其價值維度是以人為中心和取向的,公共空間才具備公共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應是生活空間、教育空間和文化空間的共同指向。生活空間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空間的價值意蘊對學生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現實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大學校園的圖書館外觀氣派,但卻讀不出學術探究的敬畏和自覺,使得空間顯得落寞的同時也散發不出應有的書香韻味;有的校園建筑空間亦無風格與審美可言。如何營造生活空間,使學生對公共空間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創設亟需升級的現實命題。試想,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承載的價值意蘊空白乏力,無文化可言、無教育屬性,這樣的空間又如何能教化出具有文明教養的現代人?假如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文化韻味淡漠,文化氣息游離,這樣的空間又何以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應體現生活空間、文化空間與教育空間的有機融合,如此方能兼顧教育教學活動與學生教化養成、學術生活與非學術生活的辯證統一。

四、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創設的現代轉向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范圍和結構規制并維系特定社會的倫理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不僅為人倫關系以及道德行動提供客觀環境,而且通過公共空間范圍的擴展和延伸逐漸瓦解傳統的倫理關系結構、重構新的倫理關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得到足夠營造和優化之后,大學就會彰顯神秘的空間色彩和魅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要激發學生的價值共鳴

空間的教育性和載體性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既是一種育人實體,也是一種教育載體,更是社會現實的一種存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及其創設的教育場域,是一種普遍存在于社會各處固定的能從外部給予個人以約束的物質性社會事實,具有普遍共在性、政治特殊性和教育現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承載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素材和生動教材。在這樣生活場景和背景世界中,學生深刻地認知主流意識形態的實體化世界承載的蘊意與價值,并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或行為模式中,使自己不斷地被主流意識形態同化;如果出現個體自我認知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價值意蘊之間的不平衡,個體就會調整原有認知結構或行為模式,以適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約制,實現自我認知與公共空間要求的平衡,通過這樣的不平衡與平衡的螺旋上升過程,學生不斷順應主流意識形態的導向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公共空間符號的標識和創設要注重契合學生內心深處的的價值企盼,激發學生的價值共鳴。

(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要滿足學生的社會化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在育人主體由空間向人的置換場景中,傳遞和散發著獨特的規訓與教化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是育人過程和育人機制的科學詮釋和具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要致力于通過公共空間的教化,激發學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喚起學生的主體意向,使這種置換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成為學生自主建構思想政治教育意識的自覺行動。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特性內蘊著一定的價值取向、人際關系規則以及人際交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學生的政治、道德等社會化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要遵循學生社會化的成才需要,將校外公共空間中新型且有效的教育方式注入課程空間乃至大學校園中來,力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和校園中模擬出一個新型、微型的社會公共空間,讓學生在這個擬態化的公共空間中踐行與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相吻合的觀念和行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在生活敘事和闡釋中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重要的社會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創設要為學生提供發展契機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是國家的政治導向在公共空間中的物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場地屬性、設計內涵、建筑風格、情景氛圍等要素能夠實現一種正向的精神激勵和懲罰預期,通過形成思想和觀念上的規約與限定,矯正雜亂與非理性,澄清思想的迷茫及價值混淆的偏差,進而鉗制反主流的思想意識形態及行為。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場域開展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通過形塑學生的意識、認知、態度、個性甚至身體行為,使學生被公共空間規范化、主流化。例如,在愛國主義教育場館中,每位身居其中的學生會被空間場館內的教育內容和特殊氛圍所影響、所感染,從而形成統一認識和共同規約,即愛國主義的思想觀念和行動的主流化、同質化形塑。需要突出強調的是,這樣的主流化和同質化是在尊重學生個性基礎上締結的共同倫理價值和規范。公共空間是育人主體的空間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密切關聯性,這就要求在公共空間的創設上,既要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也要積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對學生的引導性和塑造性。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的設置與優化,追求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性和公共空間的教育性的深度融合,使學生在公共空間里能夠享受追求真理的愉悅,體驗文化的深度涵養,提升個人的志向和情操,獲得思想的崇高和精神的超越。

參考文獻:

[1][4]展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間及其本質屬性[J].教學與研究,2016(8):59-64.

[2][法]列斐伏爾.空間政治學的反思[M].陳志梧,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2.

[3][法]列斐伏爾.空間與政治[M].李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7-20.

[5]哲學大辭典(修訂版)[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619.

[6]楊志成,柏維春.教育價值分類研究[J].教育研究,2013(10):18.

[7]錢穎一.大學的改革(第一卷學校篇)[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6:230-231.

[8]朱志萍.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視域中的積極公民身份培育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66.

[9]顏旭彪,孔琳.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趨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7):90.

(責任編輯賴佳)

收稿日期:2019-12-01

作者簡介: 曾漢君,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伍婷婷,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廣州/510515)

猜你喜歡
公共空間思想政治教育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間:香港舊城華人歷史街區的保護發展經驗
中國名城(2016年12期)2016-12-07 18:18:02
關于漢畫像石圖形符號在公共空間中的作用摭談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14:25
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使用狀況評價
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49:29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像素藝術探究
“物”化的空間
儒學轉型與民間社會的新維度
江淮論壇(2016年5期)2016-10-31 16:43:08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52:19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8:09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a天堂视频在线|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午夜视频www| 无码丝袜人妻| 1级黄色毛片|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网|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 国产区在线看| 九九热在线视频| 五月激情综合网|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欧美在线伊人|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熟妇丰满人妻| 婷婷成人综合| 国产在线第二页|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不卡影院| 欧美性精品|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不卡|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美女毛片在线| 国产屁屁影院|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国内视频精品|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9资源在线|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高清不卡毛片|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日本国产在线| 在线无码九区|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99精品在线看| 天堂网国产|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精品视频网|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