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雪



鋼鐵產業是河北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但近年來卻被認為是“大而不強”,鋼鐵生產處于較低水平,鋼鐵結構性產能過剩。2014年,國家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此大背景下,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本文基于熵權TOPSIS法,選取2007年至2016年的相關數據,對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水平進行測度。
一、引言
河北省由于豐富的資源能源儲備、便利的區位條件和多年積累的產業發展基礎,不僅成為我國鋼鐵產業規模最大的省份,甚至也成為了“世界鋼鐵第一大省”。但過去十幾年以來,河北省鋼鐵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也日漸凸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為了配合國家頂層設計,更為了河北省經濟長久穩定的發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二、指標選取及評價方法
本文采用熵權TOPSIS法,即以熵權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利用TOPSIS法對現有的對象進行相對優劣評價。通過搜集和整理河北省近十年(2007年—2016年)的相關數據,從經濟效益、技術創新、企業結構、生態效益和抑制產能五個方面來構建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水平的一級評價體系。二級評價指標詳見表1。
三、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水平評價
通過熵權法確定的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評價指標體系的各項權重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的權重,其中經濟效益所占權重最大,企業結構所占權重最小。進一步運用TOPSIS法對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水平展開測度,其綜合水平評價值如表2所示,變動趨勢如圖1所示。
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綜合水平處于上升趨勢,產業轉型升級的質量有所改善。如圖1所示,2007年時由于河北省鋼鐵產業有著良好的經濟效益,導致其轉型升級綜合水平指數較高。但鋼鐵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使得產業鏈處于低端,產業質量偏低。2008年以來受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影響,河北省鋼鐵產業供過于求,產能過剩嚴重過剩。加之原先顯著的經濟效益優勢也變得不明顯,河北省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水平持續走低,鋼鐵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經濟效益低下、市場競爭混亂等問題不斷凸顯。但進入2010年以后,國家加大對鋼鐵產業的整治力度,關停不合格的中小型鋼鐵企業,同時提高鋼鐵行業的環保水平,河北省鋼鐵產業不斷優化。
2014年,國家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規劃,為了配合國家發展規劃,更快的加入到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中,河北省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其中,鋼鐵產業作為河北省的支柱產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河北省制定一系列措施改善鋼鐵產業的產品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環保水平,加大對鋼鐵產業的科技創新投入,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綜合水平指數顯著提高。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綜合水平不斷提高,產業鏈得到優化,鋼鐵產品由中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的進程加快,轉型升級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結語
綜上可知,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仍需各方的共同努力。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進河北省鋼鐵產業產品結構優化;第二,調整鋼鐵產業布局,減少中小型民營鋼鐵企業數量,提高河北省鋼鐵產業集中度;第三,大力推進“互聯網+鋼鐵產業”戰略,優化河北省鋼鐵產業的資源配置,促進鋼鐵產業鏈的整體優化;第四,充分利用外資,優化金融信貸結構,為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需要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各方主體協同助力,才能使得河北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進入到新高度。(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