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世祥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企業集團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財務資源配置的層級數量增加,對于財務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的財務核算模式存在一定的滯后,無法滿足財務發展的需求。在“互聯網+”時代下,財務信息化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而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使得財務運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為此,本文主要對“互聯網+”時下財務共享服務中的建設價值以及建設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一、引言
現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中,各個行業領域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技術,人類迎來了“互聯網+”時代。在我國的十三五規劃當中,將“互聯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次。在這樣的背景下,共享化發展已經成為了財務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互聯網技術的催化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管理模式應時而生。這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借助信息技術替代了會計核算過程中重復化、繁重化、標準化和事務化等會計環節,極大的提升了財務核算的效率。另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不僅能夠使得財務服務水平得到提升,在財務管控方面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加強對“互聯網+”時代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述
關于共享服務中心的概念,布萊恩·伯杰倫在《共享服務精要》當中是這樣進行定義的“構建一個新的半自主業務單元,將所有非核心業務進行集中。該業務單元會對外提供計費服務,對這些非核心業務進行專業化管理,以此來提升企業的業務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提升服務質量,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利用網絡化手段對傳統模式下的財務流程進行重組和再造,以此來提升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效率,創造更高的財務價值,實現財務戰略目標。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財務共享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當中已有一半已經實現了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而我國由于互聯網技術起步較晚,直到近年來才逐漸開始關注財務共享。
三、“互聯網+”時代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價值
在“互聯網+”時代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經成為了財務發展的必然趨勢,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具有以下顯著的優勢:
第一,順應經濟環境的發展趨勢。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需要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來補短板。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的同質化集中處理、專業化分工、流程與結構的簡化設計能夠使得有效提升財務管理和服務效率,節約成本。
第二,滿足網絡化發展要求。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具體表現為財務資源價值低、財務數據信息不對稱、財務數據缺乏可比性等。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則可以借助網絡化手段有效彌補這些不足,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
四、“互聯網+”時代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可行性分析
“互聯網+”時代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符合財務轉型趨勢。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為資源配置最優化、管理決策智能化、市場和財務活動地域統一化、管理機制高效化。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正好滿足由區域化向共享化發展的趨勢。
第二,技術支持。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催生出了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該平臺集財務處理、管理會計、數據存儲、風險識別、財務評估等功能為一體,能夠有效實現財務信息的協同和互聯。
第三,理論依據。目前500強企業已經有一半實現了財務共享,為國內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先進經驗。
五、互聯網+時代下適應財務服務共享中心的對策
(一)優化數據處理技術,強化共享中心競爭力
財務管理工作的實質就是對數據進行處理,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改變了財務數據處理的方式,同時也影響著財務共享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應當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優化財務數據處理方式,以此來強化自身的財務共享中心競爭力。首先,提升財務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在“互聯網+”背景下,財務信息數據呈現出復雜性、開放性、動態性和集成性的特征。云服務雖然為財務數據的存儲提供了便利,但是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需要面臨著較大的外部風險。因此,企業必須要加強對財務信息安全的重視,建立完善的風險狀況監測和評估機制,并定期開展全面的科技風險檢查。科技風險檢查主要包括共享中心信息科技治理、信息安全、信息科技風險管理、信息科技運行、信息系統開發及維護、信息科技外包、業務連續性管理等方面。其次,企業需要加強大數據分析能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出具的實時財務報告,共享中心管理人員和企業各高層需要定期查看。同時財務共享中心需要定期將最新的財務報告更新到企業系統平臺,接受各部門間的聯動監管。另外,企業需要對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完善,以此來提升大數據的價值,讓海量的數據成為企業決策的科學依據。最后,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最新技術的發展。云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是目前信息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而這些技術將會被逐漸納入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會計核算與會計處理將轉向云端處理,人工只需要進行非實時干預和事后干預。
(二)強化信息化監管,注重模式選擇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處于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環境下,強化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化監管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企業需要創新信息監管機制,即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架構信息科技聯動監管機制。企業可以搭建一個中心數據平臺,鏈接各個部門系統,以此來實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部門信息以及各業務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和對接,實現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監測和共享。
第二,企業需要強化風險控制管理。通過構建業務財務分類監管模型,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數據風險進行自動化識別,并及時做錯風險預警。
第三,加強對財務服務共享中心人員信息化監管。企業需要不定期對共享中心人員操作系統數據進行突擊檢查,對于違規人員,不僅需要加重問職問責,同時還需要進行相應經濟處罰。
第四,加強對財務人員教育培訓工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對于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傳統模式下的財務人員進行培訓,為他們補充財務理論、信息技術以及業務操作方面的知識,將他們打造成復合型財務人才。同時企業需要強化技術部門人才的引進,確保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持續優化升級。
第五,注重模式選擇。企業經營特征的不同,所采取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企業應當要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戰略,選擇合適的模式或開創屬于自己的模式。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業態”已經成為了各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財務行業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財務改革的體現。因此,當代企業應當要加強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研究,并積極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以此來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山西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