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緣 張翔南 劉帥君 朱城煜 倪偉倫
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養老金融在不斷地發展,中國的中青年人也逐漸關注起了養老問題。本文主要通過研究分析當前養老金融市場的現狀;并適當結合市場上的現有產品,以南京地區為例,剖析該地區中青年人群對養老產品的需求與建議;分析市場上現有產品的風險,綜合國內外的養老金融模式與產品的成功經驗,得出如下結論:人們對于養老產品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該產品所能帶來的長期穩定的收益,因此創新出一套包含了基礎型、進階性、超越型金融產品的資產組合。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截至2019年末,南京市戶籍人口已經達到648.72萬人,65歲以上人口99.6萬人,預計2020年,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會超過123萬人次,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南京作為長三角重要的一環,是全國唯一的“世界文化之都”,居民平均素質較高,經濟收入在國內處領先水平,養老意識超前。所以我們選取了南京作為研究目標。
我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頒布了《勞動保險條例》和《國家工作人員退休條例》,上世紀九十年代,逐漸建立了多層次的養老體系。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的現行部分個人累積制。目前我國養老金融主要依靠國家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金融這三大支柱,但是現行養老金有3000億的缺口,且企業年金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都落后于國外,創新較少,很多企業出于營業利潤等方面的考慮不愿開設年金。以南京為例,2019年12月南京市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僅為3063元,據現代快報報道,2018年上半年南京人均消費在15396元,結合經濟增長,再算上買房買車等大型資產的購置,養老金未來遠遠無法滿足在寧生活消費需求。因此,未來養老金融產業特別是個人養老金融的發展空間和潛力較大,而目前的商業養老體系還沒有進入到一個比較完備的階段,面臨著相關養老產品種類匱乏、老年人的養知識普及缺乏、養老產業的從業人員不足等等問題。
二、養老金融現狀
(一)產品市場(供給市場)
目前,在南京乃至全國的市面上,養老金融產品以中長期養老保險和養老基金為主。大眾較為熟悉且購買率較高的是普通型養老保險,即在一定期限內繳納足額保額,就能在合同約定日起獲取養老金的產品。盡管該種類型產品風險較小但無法抵御系統性風險,通常中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故市場上該種產品獨占鰲頭;基金以混合類基金為主,該類型產品收益更高,但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比較適合年輕人對高收益的追求。
(二)需求市場
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南京地區乃至全國的養老金融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屬于賣方市場,是生產者導向的市場。市場上可供各個年齡段人群購買產品本身就種類不多,能完美適配的幾乎寥寥。保險公司在市場上占有相對有利的地位,其針對客戶可從7天大的嬰兒到59歲的中年人。大部分的投資者不滿意于養老金融產品的原因,主要在于選擇養老方面的金融理財時往往更看重穩定的經濟收益。其次,作為一項金融產品,養老產品的投資周期過長,相比股票、債券等流動性強的產品,養老產品需要承擔更多通脹風險。
三、研究分析
(一)投資者需求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及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六成(61.8%)的居民認為應該在 40 歲以前就開始以購買養老保險或進行其他投資儲蓄等方式進行養老儲備,其中,26.4%的居民更是認為應該在 30 歲以前就開始做好養老儲備;但是仍有 14.8%的居民認為 50 歲以后才需要開始進行養老儲備。根據數據顯示,大部分居民更愿意在中青年期做好養老儲備,同時中青年人風險承受能力更強、在產品保值的情況下偏向于更高的收益。
(二)產品分析
1.商業養老保險
傳統型養老保險,適合人群較廣,是大眾購買最多的養老產品。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相關合同約定領取養老金的領取時間、領取額度。市面保險公司同類產品較多,以中國人壽2018年升級推出的國壽康寧定期保險為例, 這款保險投保年齡為0-60周歲,大部分人都可以購買,保障期限至60/70/80周歲,繳費期限為5/10/20年,覆蓋十類大病,最終可以返本。
分紅型養老產品,是一款普通型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每年保險公司提出部分利潤分配給投保人的產品。通常有預定的利率,較傳統型低,但是每年還有不確定金額的分紅獲得,其分紅的金額與保險公司的效益掛鉤,有一定的風險性,理論上可以一定程度地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
投資連結型養老產品,是一種普通型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加入基金,構成一種特定的產品組合。現在線上線下售賣的連結型保險,分為進取型(偏股型)和避險型(貨幣型)。該險種能夠在一定程度滿足中青年投資者對產品收益性和適配性的要求,同時兼具普通型產品的優點,靈活、風險高。
2.銀行養老理財產品
養老理財產品的期限從短的3-6個月到長至10年以上都有很多,就招商銀行金頤養老系列之養老分紅1號理財計劃(產品編號:107100)而言,成立日為2016年8月22日,到期日則在2046年8月22日,就風險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基本分為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激進型這五種級別,但對于養老理財產品而言,幾乎都是低風險,以穩健增值為主要目的,本理財計劃不保障理財資金本金,但風險評級屬于穩健型,托管費率0.15%/年,固定投資管理費率0.50%/年。
3.養老基金
養老基金分為養老主題基金和養老目標基金,養老主題基金指的是權益資產類別下的主題投資,不具備特定功能性,且其標題中禁止出現“養老”字樣;養老目標基金分為目標風險基金和目標日期基金(即生命周期型基金)。目標風險基金旨在將基金的風險水平維持恒定,主要通過固定權益和債券資產在基金資產中的占比實現。目標風險基金的名稱往往含“保守”、“平衡”、“激進”等用語,從而為相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一站式的資產配置方案。
生命周期型基金,是一款長期養老目標基金,能夠隨著投資人的年齡變化、風險偏好、投資需求等的改變,對該產品的資產配置比例、風險收益比率進行調整。其優化了投資中的風險管理,并在適當的風險下,獲取相應的回報收益。但是國內生命周期性基金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只有大成和匯豐晉信兩家基金公司為數不多的幾樣產品,而且在國外多數成熟生命周期性基金為FOF模式的情況下,國內生命周期性基金還多為混合型基金。
四、結語
綜合中青年的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根據不同種類產品的風險收益程度和市場的成熟度,我們提出如下組合設想:
(一)基礎型產品:傳統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產品產品等,此類產品發展較為成熟,作為產品組合的基礎產品,旨在保障投資的穩定性,用于風險對沖,占投資組合的50%。
(二)進階型產品:普通基金產品和投資連結型養老產品,此類產品風險較高,用于滿足中青年人群對于風險的追求,追求更高利潤,占約40%份額。
(三)超越型產品:養老目標基金,推薦FOF,該類產品相較普通基金收益率高,風險略低,但市場發展較為不成熟,適用于中青年人群對于產品創新風險的挑戰,彌補基礎型產品的風險不足,占10%。(作者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