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媛 王愛鳥 蔣麗君
濟南智慧旅游的發展落后于煙臺(第一批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和青島(第二批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更比不上國內其他知名旅游城市,如北京、杭州等。在網絡技術的革新和大數據建設下,濟南智慧旅游的發展呈現建設水平低、協調難度大、技術支持不夠、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本文針對性的提出了發展策略,即加強大數據建設、政府領導主導、推進技術創新和培養專業人才。
2011年, 國家旅游局兩次提出發展 “ 智慧旅游 ” , 提出爭取用 1 0 年左右的時間在我國初步實現 “ 智慧旅游 ”。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首次系統提出積極推動“互聯網+旅游”,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游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定、信息推送等功能的全覆蓋,在全國打造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游鄉村。
一、濟南智慧旅游發展概況
山東省智慧旅游建設開始時間是比較早的,早在“十二五”規劃提出時,山東省的十七個城市就依據自身的旅游特點開始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工作。2014年,濟南市旅游局完成了《濟南市智慧旅游總體規劃》,出臺智慧旅游景區、酒店、旅游社子規劃。2018年,濟南市旅發委提出加強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措施,提出完善濟南市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省市級數據聯審工作平臺和產業數據采集平臺、做好網站以及新媒體 的運營管理工作、推進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建設等。濟南智慧旅游從智慧管理、智慧營銷、智慧服務三方面分析如下:
智慧管理方面:濟南雖然也有相關文件法律的頒布,但是政府并沒有很好地對濟南旅游管理方面進行統一規劃、合理開發;旅游景區方面濟南旅游景區并沒有完全實現智能化管理,仍存在許多管理問題:如:門票管理方面、景區衛生等。
智慧營銷方面:雖然濟南開發了各類網站、APP等進行旅游產品的營銷,但經調查發現網站存在主動問題,例如沒有能夠及時更新旅游相關信息、旅游信息不完善等。其次,網站和 A P P 在全省的普及度不高 , 甚至在本市的知曉率也并不高,數字化的發展方式就如同虛設,難以達到智慧營銷的目標。
智慧服務方面:濟南大部分景區都沒有實現智能化,除A級景區天下第一泉景區,其他景區信息化建設水平均處于初級階段。雖然濟南對智慧旅游服務軟硬件設施進行投資,但對智慧旅游的發展和需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二、濟南智慧旅游發展問題分析
(一)協調難度大
長久以來,濟南多地旅游景區、景點存在著多頭管理、職權交叉等現象,智慧旅游體系的構建以及數據整合平臺的建設涉及到多個管理部門以及眾多合作企業,資源難以實現統一協調和共享,這使得智慧旅游的建設具有很大的難度。
(二)建設水平低
總體來看,濟南市景區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然呈現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除天下第一泉景區,其他景區信息化建設水平均處于初級階段。且沒有完全實現智能化管理,仍存在許多管理難題,如:門票管理方面、景區衛生等。從總體上看,濟南市景區行業整體建設水平低,跟不上同級城市或同級景區的建設步伐。
(三)技術支持不夠
智慧旅游體系的架構中主要包含“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景區”這三大模塊。在系統建設中運用到很多前沿的位置定位、實時監控、安全預警、人機交互等方面的技術,需要以大數據為基礎理念,將這些技術與濟南旅游進行有機結合,后期進行跟蹤服務和改進。顯然,濟南智慧旅游體系建設或資金原因或技術原因,沒有相應的完善的技術開發和支持。
(四)專業人才缺乏
智慧旅游是隨著現代信息化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旅游建設方式,必定會缺乏智慧旅游的專業型人才。目前,雖然濟南市擁有許多高等院校,專業技術人才10萬余人。但專針對智慧型旅游專業技術的卻相當缺乏,濟南旅專等相關院校也沒有專門開展有關智慧旅游的課程,旅行社也沒有對現有導游人員進行再教育。濟南急需智慧旅游專業相關的人才,以支持乃至完成濟南智慧旅游管理、服務、營銷這三大方面的建設。
三、濟南智慧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一)加強大數據建設,整理基礎信息
信息收集、數據處理是智慧旅游的基礎。旅游大數據建設,需整合與匯聚旅游局、旅游景區、旅游企業等行業內部數據及市政、交通、公安、工商、氣象、國土、建設、運營商、OTA、搜索引擎等行業數據。首先建設旅游數據中心,支持跨部門、地域、層級旅游信息共享。滿足旅游星系縱向、橫向、景區、旅游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為旅游產業的運行監測、公共服務和旅游營銷等提供數據服務。其次,采集旅游景區、飯店、旅行社、旅游企業、從業人員、旅游廁所、旅游咨詢服務點等基礎數據,與省局、涉旅橫向部門、景區等數據交換接入。第三,建立旅游產業監測中心,全方位動態監測旅游產業數據,提供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旅游產業信息服務以及基于大叔的信息發布服務。
(二)政府領頭主導,多方聯動合作
智慧旅游的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在起步階段,需要各級政府、社會企業、廣大群眾統一思想、密切配合、積極聯動、共商共建,合力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首先,充分發揮政府牽頭作用。從政府部門來看,智慧旅游的建設就涉及了旅游、廣電、電信、交通、住建、國土、水利等多個行業和部門,需要各個部門密切配合、形成聯動。濟南智慧旅游發展省級政府牽頭相成員單位,成立專門領導協調小組,形成“統一指揮、層層負責”的工作格局。第二,充分協調企業合作共贏。“智慧旅游”相關項目的投資建設企業或相關行業的企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交叉矛盾和糾紛,可能會影響各自的部分利益,這時候就要及時協調企業間的利益關系。第三,充分調動社會共同參與。要通過多方正面宣傳,鼓勵社會各界基于共同發展和進步的出發點,共同加入到智慧旅游的建設隊伍中來,推進旅游與吃、住、行等其他產業有效融合,促進智慧旅游系統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最終共同促進智慧旅游的和諧發展。
(三)推進技術創新,突破技術壁壘
智慧旅游的發展需要智慧旅游體系的完善,包括智慧管理模塊(包括信息發布管理、OA協同辦公管理、投訴管理及旅游監管管理、統計分析管理、移動政務管理),智慧服務模塊(包括旅游信息服務、旅游電子商務服務、電子門票服務、定位導航服務、自助導覽服務、個人移動終端APP服務),智慧景區模塊(包括景區門票網上預訂、景區實時流控告警、平安景區監控、運營車輛調度、網上觀景、停車場管理、應急廣播)。智慧旅游體系的構建需要得到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 咨詢服務等方面的知名企業關注和參與,圍繞政府、企業、旅游者的需求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通過技術創新形成適用的解決方案。
(四)多舉措并用,培養專業人才
智慧旅游的發展需要人才,濟南市政府、企業、高校以及培訓機構應共同打造智慧旅游人才交流平臺,完善對人才的激勵、崗位培訓、考核和監督機制,提升信息人才隊伍的整體專業能力。根據調研,專業人才的缺乏主要分為開發類和管理類兩種。
首先,對于開發類人才,最直接的,就是分別尋求與髙校和企業合作,通過聯系對接信息技術方向的相關院校,依托學校強大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實驗環境幫助培養“智慧旅游”技術開發相關人才,同時,也可以探索與國內“智慧旅游”、IT等相關成熟企業合作,建立政府與學?;蚱髽I的共建基地,組建專門的開發人才隊伍。其次,對于管理類人才,可同時采用引進國內旅游管理優秀人才和培養當地干部的形式,引進的旅游管理人才要求具有旅游從業資格等相關證書,要有相關旅游景區、景點工作經驗,同時,也要從當地鎮、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離退休老專家、老教師等隊伍中培養旅游管理相關人才,這些人對當地民俗風情較為熟悉,同時又能長期服務當地,具有天然的優勢條件和良好的社會資源,能積極推動“智慧旅游”的建設發展。(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項目來源:2018年度山東協和學院校級科研計劃項目,山東省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研究(項目編號:XHXY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