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

內容摘要 數字貨幣在技術上相對于目前的法幣而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支付便捷、應用場景廣泛,以及安全可追溯等優勢,有利于解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諸多問題。具體而言,中國人民銀行計劃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可以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便捷的結算支付方式,以及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未來還有利于構建效率更高的清算系統,達成更廣泛的多邊合作。
關鍵詞 數字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 跨境貿易
1 引言
以2009年中國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完成作為起點,今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第十一年。從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總量中的占比變化趨勢上看,當前人民幣的國際化上升勢頭似乎有些“后繼乏力”。同時,當前中國與美國之間貿易摩擦不斷,美國在貿易和金融政策上頻繁“攻擊”中國,使人民幣國際化在既定的發展路線上迫切需要有新的轉變和補充。因此,文章在研究分析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所遇到“障礙”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通過數字貨幣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新路徑的可行性。
2 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所面臨的問題
今年是人民幣國際化啟動后的第十一年,在這十一年中人民幣國際化在國家安排、制度設計、系統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整體來看,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占比明顯不匹配。截至2018年年底,美國的GDP約占世界24%,中國的GDP約占世界16%,但是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差距仍然巨大,如表1所示。
綜合分析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相對緩慢,以及國際上對人民幣接受程度不高的原因,除了中國資本項目尚未放開管制、人民幣金融投資衍生工具匱乏等原因,人民幣國際化在清算系統、清算機構及交易場景等方面也存在著交易效率、成本、安全性和多邊合作等問題。
首先,人民幣的清算系統在適用法律和報文格式方面與現有的國際慣例不相匹配。其次,現階段人民幣跨境清算主要采用由26家人民銀行指定代理行開展代理的模式,但目前參加行的資格審批存在手續復雜、審批流程冗長等問題。最后,人民幣NRA賬戶主要使用在邊貿人民幣交易清算中,但是由于NRA賬戶屬于離岸賬戶,境外銀行到境內銀行開立NRA賬戶時存在開戶審查嚴格、手續復雜、使用效率低等問題,不具有普適性。
綜上可見,現行的人民幣國際化清算系統和運用中,存在明顯的效率、成本、安全性和多邊合作方面的問題,如果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優化和部分解決前述問題,則能有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3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優勢
2019年8月10日,時任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公開講話中表示,經過5年的研究,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架構已經基本成型?;诋斍把胄袛底重泿诺募夹g架構,其M0替代、雙層投放體系、賬戶“松耦合”,以及可控匿名等特點有效地解決了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一些“痛點問題”[1]。
3.1 央行數字貨幣能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消費和投資中的使用效率并降低使用成本
目前境外商戶和居民一方面很難開立人民幣賬戶,另一方面持有人民幣紙幣的成本很高,受限于分支機構和網點的匱乏,兌換和交易的成本也很高。由于央行數字貨幣采用了賬戶“松耦合”的投放方式,完全解決了人民幣賬戶綁定的門檻,且央行數字貨幣更注重于M0的替代,因此,極大地提升了境外商戶和居民持有和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便捷性。
同時,境外進口商戶也可以進一步降低人民幣匯兌的成本,在與中國外貿企業的結算中直接使用央行數字貨幣作為結算計價貨幣,而不需要通過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貿易結算體系,承擔多次幣種匯兌造成的損失。
3.2 央行數字貨幣有助于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消費和投資中建立起互信機制
央行數字貨幣的雙層投放體系和100%準備金的安排使數字貨幣的投放不僅不會對中國現行的貨幣政策造成沖擊,反而能更好地幫助央行了解貨幣流向,提升存量貨幣的周轉率,從而更為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這能進一步提升國際機構對人民幣穩定的信心,從而更愿意持有人民幣。
同時,央行數字貨幣當前對雙層投放體系并不預設技術路線,這有利于國際機構通過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與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建立一種新的基于技術路徑的互信機制,不僅能在現有美元主導的SWIFT清算體系之外建立新的清算方式,而且能推動境外居民和企業直接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消費或投資于人民幣金融資產。
3.3 央行數字貨幣能豐富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消費和投資中的應用場景
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特點決定了以往限制人民幣跨境小額支付和消費的“賬戶門檻”已經消失,大量境外企業和居民可以在沒有人民幣賬戶的情況下接收和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這無疑將極大地豐富跨境貿易、消費和投資中人民幣的應用場景。無論是“一帶一路”大型基建項目的本地供應商,還是面向中國游客的旅游品商店;無論是計劃到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還是在中國工作的外籍員工,都可以選擇央行數字貨幣作為跨境或本地消費和投資的結算和支付工具。
3.4 央行數字貨幣有利于人民幣跨境貿易、消費和投資過程中的信息安全保護和反洗錢合規性審查
央行數字貨幣當前“可控匿名”的技術特點很好地平衡了用戶隱私和金融安全兩個方面,為境外企業和個人在跨境貿易、消費和投資時提供了一個區別于當前美元體系的清算渠道和路徑。第一,央行數字貨幣的交易在用戶層面是匿名的,這保證了用戶使用的信息安全。第二,區別于其他非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結構,中心化的央行數字貨幣仍保障了中央銀行檢索每個數字貨幣單元的整個轉移歷史,并可追溯至第一層實名制機構,有效地保障了央行數字貨幣在反洗錢、反恐和逃稅等方面的合規安全。
4 結語
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深化”,大量中國企業面臨著在全球美元支付體系中的“不可抗力”風險,也在謀求新的清算和支付路徑,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區域范圍內的貿易和投資活動。根據目前中國公布的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特征可以在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搭建互信機制、豐富支付場景及提高信息安全保護等方面很好地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杭州分行 中級經濟師)
【參考文獻】
[1]姚前.理解央行數字貨幣:一個系統性框架[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7,47(11):159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