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


內容摘要 農村宅基地是農民的生產基礎和重要財產,城鎮化推進也給農村宅基地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優化村莊規劃布局既能減少空心村等突出,問題又可以挖潛閑置土地。文章通過對農村宅基地管理現狀的研究,分析形成原因,最終提出優化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對策,以期優化村莊布局,助力經濟發展。
關鍵詞 農村宅基地管理 村莊規劃 空心村
1 引言
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是土地利用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是鄉村振興、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是統籌農民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農村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農業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有效措施[1]。但是由于規劃不科學、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造成了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難度增大。
2 農村宅基地管理現狀
沾化區土地總面積為2.116×109 m2,共有447個行政村,農戶數103 192,農村人口348 518,宅基地104 458宗,宅基地總面積5.510×107 m2,人均宅基面積158 m2。
根據沾化區實際情況選擇了3個不同的鄉鎮(辦),在每個鄉鎮中又分別選取了3個典型村莊作為案例。3個鄉鎮9個村5種問題百分比表如表1所示。
總體上看,沾化區宅基地管理比較規范,大部分村民都有主動申請、依法用地的意識,宅基地管理從申請、審查、審批、放線、復核、發證井然有序,審批速度得到加快、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更加規范,但仍存在“空心村”、超標準用地、歷史遺留等相關問題。
3 規劃情況
鄉鎮村宅基地目前在規劃實施過程中以控制外延為主,大部分村莊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都是以現狀建設用地邊界為規劃邊界,口至村莊外延,近年來,隨著增減掛鉤政策的實施,個別村莊還實施了增減掛鉤項目,農村建設用地更加節約更加合理。
4 村莊改造情況
增減掛鉤項目情況,近兩年來,沾化實施了增減掛鉤項目試點,共拆舊村莊657 333.333 m2,新增耕地578 666.667 m2,結余指標527 333.333 m2。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有力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堅持把方便農業生產、改善生態環境放在突出位置。通過遷村騰地、土地平整等措施,同步實施環境整治、鄉村綠化、建設農村新居,提升村民生活質量,新農村建設大為改觀。通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結余的建設用地指標,有效緩解了全區建設用地的供求矛盾。
5 農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本區冬棗產業的強勢崛起,農民收入增加、建房熱情高漲,宅基地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1)村莊外擴現象嚴重,“空心村”逐漸成氣候。①村莊規劃較晚或不執行規劃,村民不愿在村內部建設新住宅,長期以來就形成了現在的“空心村”。②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建新房選址偏好交通方便,環境好的地理區位。從調研情況來看,農民致富之后有建沿街房經商的欲望,因此,公路兩側的土地成為先富起來的農民追逐的“香餑餑”,造成公路兩旁的大面積耕地被違法占用。
(2)一戶多宅的現象比較常見。走訪中發現農民宅基地獲得方式多種多樣。①老年人的去逝形成一戶多宅的局面;②因村民農轉非等原因造成原有宅基地閑置不用而轉賣或贈予給他人形成一戶多宅;③建新不拆舊形成一戶多宅。
(3)超標準用地問題普遍。這個問題多存在于老宅基用地中:①同宅原因造成,由于老人的去世或其他原因形成了階段性的超占面積;②規劃原因,按照法律規定用地面積則將打亂原本的村莊現狀,無法合理利用土地,從而形成了超標準占地現象。
6 宅基地管理對策與措施
宅基地改革步入深水區,利益調整整合難度加大。針對沾化區宅基地管理存在的問題,應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
(1)加強村莊規劃管理,提升村內居住環境質量。做好村莊規劃:①可以瓦解空心村,有了村莊規劃,村內街巷布局合理、村容整潔,空心村正在被瓦解;②解決了超標準用地問題,制定長遠詳細規劃,使村莊建設有據可行,合理布置。調研的9個村中,郭劉村、東平村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規劃,空心村、超標準用地等問題很少?,F在已經富裕起來的郭劉村充分利用城鄉接合部的區位優勢,建設農村社區興建樓房,引導農民居住進公寓、經營進市場、生產進園區,節約出來的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用于發展鄉鎮企業,已經走出了一條工業帶動農業的致富道路。
(2)運用經濟杠桿,有效解決超標準用地、一戶多宅、宅基地閑置等問題[2]。針對超占現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可以進行合理的收費,其收費標準可參照土地承包費用標準執行,收取的費用應進行專門管理,由村委會統一用于公益事業;②實行宅田掛鉤制度,也就是將宅基地面積與個人承包地面積實行掛鉤,超占宅基地按比數與農田折抵。以上兩種方式本質相同,可結合使用。
(3)充分發揮政府在舊村改造中的引導作用。為了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政府有責任引導村委會制定村莊規劃,實施舊村改造,整理空閑地,合理安排宅基地[3]。
針對當前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沾化區自然資源局多措并舉,既要解決農民正當宅基地需求,又要疏導結合,建立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長效機制,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東風,奏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和諧樂章。
(作者系濱州市沾化區自然資源局 工程師)
【參考文獻】
[1]高圣平.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演進與走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33(1):23-33.
[2]吳爽.農村宅基地退出實踐的法律反思[J].學習與實踐,2019(8):17-24.
[3]劉同山.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演進、成就與挑戰[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8,17(6):707-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