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贈歡
內容摘要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促進高校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緊密結合,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彼裕囵B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創業者,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迫切期待,也是當前高等教育事業的首要任務。傳統的學習共同體注重促進學習者的學業水平提升,忽略了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能力的培養,文章以信息化教學模式為背景,提出了建設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 創新創業 學習共同體
1 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認為,共同體的基本形式包括宗教、地緣、血緣共同體等,它們是有機地渾然生長在一起的整體,而不是簡單的各個部分相加。1995年,博耶爾提出“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他認為,在有效的學校教育中,首先要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日本學者佐藤學教授認為:學習共同體能滿足學習者的自尊和歸屬感的需求。在學習共同體中,學生、教師、企業員工、家長都是主角,每個學習者的學習權、尊嚴和學習方式都能得到尊重。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是知識的探究者,教師的職責則是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良好的探究環境和合作氛圍,而不是知識“成品”的傳遞[1]。
2 構建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完備、功能強大,隨著信息化教學系統等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推進,廣大教師積極開展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建設信息化教學資源、搭建信息化教學環境,大力開展信息化教學實踐。在這一前提下,急需提升傳統教學中的“學習小組”“興趣小組”的學習效率,構建更加符合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學習組織。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較為薄弱。長期以來,創新創業教育主要依賴《職業生涯規劃》《創業基礎》等教育部規定課時數的課程講授和創業導師指導,缺乏更為廣泛的學習交流平臺。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激發不夠,創新創業意識普遍不強。
總之,不論是從落實國家教育政策角度、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角度,還是實現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角度,都非常有必要對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建設展開思考并推動實施。
3 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構建學習共同體的積極作用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是一種以知識講解為主的課堂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專注于要知識的傳授,弱化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和成長的整體關照,學生被當成收納知識的器皿,而不是鮮活的生命體。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恰恰是阻礙培育創新創業精神的根本障礙。如何改變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的現狀,是教育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信息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常規教學的時空限制、身份限制和共享限制,為構建具有異質性、匿名性、脫域性、共享性的學習共同體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廣大一線教師既領略到了信息化教學模式帶來的新理念、新思路,又面臨一系列新問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在線開放課程的逐步普及以及學生不斷增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意識,都在急切的期盼一種全新的學習共同體。為此,應在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手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發揮信息化技術和設施對學習共同體的積極作用,構建新型的學習共同體。依此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推進信息化課程改革進程,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2]。
4 建設目標
(1)通過構建相互關愛、積極協作的學習共同體。將因共同的學習目標的學習者凝聚在一起,與教師、企業員工、成功創業校友等不同知識背景的學習者交流的過程中,共同探究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在實施學習共同體建設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輔助下,促進教師轉變教學方式,重塑教師角色。教師在教學上從知識傳授者逐漸演變為學習過程引導者、協作關系建設者和探究氛圍營造者,而不是規劃統一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節奏[3]。教師在引導和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與分析,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教學技巧等主體能力。
(3)構建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實施過程中,學習共同體模式可以為學習者提供自由平等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將他們從被傳統教學模式綁架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最大化地彰顯人性魅力和個性發展,鼓勵他們相互協作、自主探究,開展批判式的學習與實踐,促使學生有效地修正甚至超越自我意識,培育和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精神。
5 建設途徑
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應遵循由簡入繁、以點帶面的思路,在實施過程中始終將優質資源建設作為吸引學習者的核心元素。
5.1 “學習包”階段
在這一階段,在教學平臺、學生成長平臺、教師發展平臺等信息化平臺上有步驟地建設一批學習專題,形成一定的特色資源積累和學習者群體積累。此階段主要針對學習人才培養計劃、課程授課計劃等。例如,××專業新手包、××項目班學習包、智慧教室操作學習包、大學生成長知識包等。
5.2 “學習館”階段
學校部署職能部門著手建設相應的業務“學習館”。如校企合作專業學習館、現代教學學習館、汽車博物館、黨建學習館、會計技能學習館、創新創業學習館等。學習共同體中,逐步融入合作企業學習者、社會學習者等,制定相應的學習考核制度,指導和協助學習者制定個人年度學習計劃并按進度完成。
5.3 “學習體”階段
以專業為單位,依托信息化平臺和資源逐步構建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充分融入教師、學生、行企學習者、社會學習者、成功創業校友等。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環境和手段的優勢,徹底打破時空界限和身份壁壘,學習者既參與探究學習,又根據自身特色共同研究、共同建設多元知識背景的特色學習資源。共同體中的學習者既是知識資源消費者,又是知識資源生產者。如“××專業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中既有本專業的教師、學生,也有其他專業的教師、學生;既有行業企業專家,也有外校教師、社會學者;既有創業成功校友,也有創投公司代表等[4]。學校應及時制定相應的政策,扶持建設不同專業、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鼓勵和引導廣大師生跨專業學習、跨界學習,增強創新創業本領。
6 結語
學習共同體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系和共同愿景,是一個具有很強歸屬感、認同感的學習團體。在這樣的環境中,最能激發學習者展開辯論、互相交流,能夠最大化的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發揮學習效益。
創業團隊既需要專業教師的知識傳授,還需要企業專家和成功創業者的方向指引和能力培養,更需要資金的沃土和市場的呵護。而這些需求,在基于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創新創業型學習共同體中都得到了完滿的解決。
(作者系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講師)
(本文由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2018年院級課題(HQZYZK1801)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榮偉. 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蘇州:蘇州大學,
2006.
[2]崔建紅.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管理觀察,2019(36):104-105.
[3]何玉鳳.學習共同體促進課堂教學公平[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12):27-29.
[4]張素紅,繆海泓.信息化時代新型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2(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