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鋒 阮麗麗
摘 要: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也成了當前教育中的重點。誠信是小學生的基本教育內容,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必備條件。然而由于學生自身、部分家庭、部分教師的影響,學生存在一定的誠信缺失現象。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實現高素質、高標準的小學教育。
關鍵詞:誠信;小學生德育;教育方法
一、小學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失信行為的評判標準較主觀
當代小學生在行為上往往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自己做些什么,很少考慮自己應該為父母、為家庭、為社會做些什么。此外,當代小學生思維敏捷、思想活躍、具有較強的接受性和開放性,容易受道德價值多元化的影響,將一些社會消極現象當作社會本質,形成錯誤的價值觀。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生吃苦耐勞、敢于挑戰的精神逐日減弱,而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和享受卻在不斷攀升。尤其是部分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時表現出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選擇能力,易受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
2.家長對待失信行為存在“雙標”,家庭誠信教育方式較原始
部分當代小學生家長面對孩子撒謊行為,卻采用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此外,家長對自身失信總能找到借口,而孩子的失信行為卻需要嚴懲。存在這樣的雙重標準,使家長在孩子心中無法樹立言而有信的榜樣形象。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父母常會把孩子培育成理想中的人,更多地專注于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輕視了孩子良好的誠信品質的養成。在重利輕義、失信行為嚴重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即便具備良好的誠信認知,在與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也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失信。
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們通常以孩子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標準。因此,盡管在家長心目中很清楚誠信的重要性,但在他們心中只要沒有做違法的事情,其他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可以被容忍、被寬容的。顯然,父母的這種教育理念必然會使孩子形成片面追求重結果輕過程的價值取向,從而延伸和固化到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學習的動機以及與人交往的心態之中。
3.個別教師側重學習成績,對誠信教育不夠重視
(1)教育制度不夠完善。教師對誠信教育重視不夠,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教育的偏差、普遍地缺乏對小學生誠信缺失行為的監督與懲罰機制,使得學生的德育工作難以提升,最終造成了學生對于失信行為的嚴重性認識不清。
(2)誠信教育力度不足。中華民族誠信文化歷史悠久,想要擁有誠實信仰、誠實信用和忠誠信義等優良品質,就必須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者具備較高的文化內涵。然而,目前小學在品德課教育的師資方面還較為薄弱,一些品德課被語數英主科課或學生自習代替。這種重視知識學習、技能提高和智力開發使得德育課堂流于形式。
二、提高小學誠信教育效果的對策
1.激勵與規約,構建誠信制度
(1)建立切實可行的小學生誠信教育評價體系。當前誠信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青少年誠信教育評價制度,充分體現思想引導與利益調節、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統一的原則。每學年初,每個學生都要填寫誠信評價量化表、簽訂誠信承諾書,獲得100分的誠信基礎分。在班級設立誠信小組,誠信小組進行誠信評分,誠信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分,每個月月末教師根據得分情況對學生進行誠信評定。通過建立個人誠信信息系統,促進學生誠信意識的增強和誠信行為的養成。
(2)啟動對小學生誠信行為的獎懲機制。對符合及踐行了誠信的行為,教師、學校及有關教育部門應給予適當的鼓勵及獎勵。例如,在學校公告處張貼表揚信,在授予獎學金的辦法上考慮對符合及踐行了誠信行為的學生進行獎勵。對做出違背誠信行為的小學生,教師、學校及有關部門應在通報批評的基礎上,加強思想教育工作。當然,對小學生的誠信意識的培養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以及效果評估的,需要各界重視。
2.教師應將誠信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之中
(1)首先要發揮教師的誠信典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師應以講誠信為榮,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誠信榜樣。教師作為一個教育者,要以身作則,遵守誠信規范。同時,嚴格處理學生失信行為,只有這樣,教師的榜樣力量才能達到影響學生誠信的作用?!罢\信人”的培養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因此對學生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2)教師應把誠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學。語文學科教學要充分發揮人文教育的作用,在文學作品講評中凸顯人物、事件的思想性,寓教于樂。數學、英語課教學亦要挖掘誠信教學內容,在專業知識的講授中引導學生尊重客觀規律。班主任是誠信教育的“主抓手”,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誠信教育方案,幫助學生辨明是非。各學科教師要以身作則,根據不同專業特點,把培養小學生的誠信融入課程的講授和學生管理之中。
3.強化誠信校園文化教育實踐
(1)啟動對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機制。利用小學生自身的素質、知識、能力、情感、意志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對小學生的成長、發展有用的東西。學??梢酝ㄟ^開設專門的品德的課程,適當組織觀看一些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視資料,舉行誠信辯論賽、編排誠信小品等來加強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
(2)組織師生開展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和誠信品質的養成,不能靠簡單的道德說教和理論灌輸,應抓住關鍵環節,突出重點人群,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從基本的日常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具體抓,適時組織教師和學生自查自糾;開創“誠信標兵”評比活動,互幫互助送溫暖,表彰誠信師生,使廣大師生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3)創新形式,持續改進小學生誠信宣傳活動。針對小學生特點,設計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教材和宣傳讀本,開發趣味性強的宣教配套產品,提高小學生主動學習誠信知識和維護自身信用記錄的積極性。創新宣傳形式,利用互聯網平臺,豐富誠信宣傳的模式和內容,增加誠信知識網絡咨詢溝通的功能,提升宣傳活動參與人群的互動程度。
4.將誠信校園文化建設向外滲透延伸
誠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尊重多樣、包容差異,依靠家庭、學校、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這就要求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使其成為孩子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家長應主動與學校聯系,了解和掌握子女在學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現,使之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結 語
誠信是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助推器。只有以誠實守信為重點,誠信做事,才能實現全面發展,從而為我國和諧文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總之,小學生誠信教育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潤物細無聲,只有在學校、家庭和學生個人三方面共同努力之下,小學生誠信教育才能見大成效。
[參考文獻]
[1]鄒 新.芻議小學誠信教育[J].學園,2012(4):150.
[2]李旺平.中小學生誠信教育實踐研究[J].中學語文,2019(12).
作者簡介:徐文鋒(1977—),男,廣東清遠人,一級教師,本科,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東城街中心小學校長,研究方向:學校文化構建及學校德育。